政治 首先要明確一點,川外進入復試雖然不考察政治分數,但并不意味著這門課就可以掉以輕心,還是要盡己所能力求高分,為了以防萬一在調劑時也能給自己多一些籌碼。關于政治需不需要報班這個問題,我個人是買了肖秀榮老師的網課全程班,沒有報那些考研機構的班,因為由于個人學習習慣問題,更喜歡自己安排自己某一時段的復習科目。個人覺得馬原部分較難理解,網課馬原主講老師講得很不錯,思路清晰,受益頗深。所以這個問題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個人習慣問題再決定吧。政治這門課所用的書籍,我自始至終只認準肖秀榮老師,包括命題人知識點精講講練+命題人講真題+肖8+肖4。 建議大家有余力的話多刷幾遍肖老師的1000題,雖然我自己沒有做,因為當時覺得題量大。但是有很多身邊的朋友做了好幾遍1000題,確實選擇題正確率平均都在95%以上。所以還是建議基礎較為薄弱的朋友選擇刷一下選擇題。我個人的話,關于政治復習基本上是從7月多開始,每天保持看1到2小時的精講精練,鞏固復習一些知識點,今年由于19大及兩會的召開,2019考研政治也一定會添加許多新內容,所以不能掉以輕心,打好基礎再去做題才能事半功倍。由于我自己沒有做1000題,所以當別人在刷題時,我還是在重復看精講精練,還有配著講真題,感受了一下真題的出題風格,個人認為,做一做真題很有必要。政治前期的話就是刷題,等到肖8、肖4陸續出來,就要有緊迫感了,因為這兩套題集里都是最熱最新的考點,從選擇題到分析題都要多做多看多溫習。當然肖4的分析題建議是一定要背下來。等到上了考場真的覺得自己背了那么久的肖4終于派上用場了。 復習時間前期可以保持2個小時,到后期尤其12月一定要多給政治一些時間,政治不過線即使專業課再高也無濟于事。還有建議關注肖秀榮教授微信公眾號,肖老師常常會發布一些每一階段的復習建議。市面上關于政治的復習資料以及老師都比較多,希望大家能有選擇的借鑒學習,不要給自己平添煩惱,只需認準一個老師就好,無論是報班還是不報班都是一樣的,選擇哪個老師就要選擇信任他。自己心里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宏觀的復習計劃,每個人習慣不同,所以這份計劃就見仁見智,自己考慮清楚就好。 基礎英語 首先要看真題了解考察題型。看過川外真題的朋友想必都大概了解了其考察重點,主要就是要有較大的詞匯量。我本人所用的書籍是**專八詞匯+GRE再要你命三千+星火專八閱讀(橘色)+華研專八閱讀+星火專八作文+英語專業考研考點精梳精煉基礎英語+部分雅思閱讀。 這門課踏踏實實背單詞做閱讀練作文的話,想拿高分并不難。專八詞匯是基礎詞匯,GRE詞匯個人認為背了還是大有裨益。每天至少抽出一個小時背單詞,要有一個計劃,看看總共有多少個List,自己心里列個計劃,每天要完成多少。而且背單詞一定要堅持到考試前一個月,到12月大概就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了,每天只需要花碎片時間溫習一些還是記憶不牢固的單詞。當然背單詞是個很枯燥的過程,建議堅持“車輪戰”反復記憶,當你的詞匯量有了明顯的提升之后,這份辛苦也就值得了。 閱讀的話建議先做星火。因為大家都公認星火的比較難,所以就先把難的部分放在前面,用于提升自己。星火閱讀一個unit一般是4篇閱讀,可根據個人時間安排選擇做幾篇,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單詞建議整理下來,每天記憶,也是擴大詞匯量的一種方法。閱讀積累一定基礎之后,要盡量有時間觀念,自己計時,鍛煉下自己的做題速度,當然也要兼顧正確率。華研閱讀也要做,要保持手感。精梳精煉那本書里面有很多學校的真題,做做里面的詞匯部分,也是不錯的選擇。然后要根據自己個人的復習進度,就要好好研究分析真題了。 總之,基礎英語這門課,好好背單詞,做閱讀,做真題的時候再順便熟悉一下雅思的題型,以防萬一。在差不多考前一個月,盡量每兩天整理一下比較熱點的作文素材,主要積累其中的觀點,可以保證每兩天寫一篇作文,字數要求至少400字,保持手感。真題的價值不言而喻,要好好研究分析,其中不認識的單詞也要整理記憶。在考前的一到兩周,就要做真題找找感覺。前期背單詞練閱讀這個打基礎的過程很重要,一定要踏踏實實做好。 翻譯基礎 川外近幾年的考察類型為非文學類翻譯,翻閱真題發現前幾年有考文學類翻譯。根據近年來MTI的發展趨勢,考文學類翻譯的可能性不太大了。題型為30個詞條翻譯(分別為15個英譯漢和15個漢譯英)+一篇英譯漢+一篇漢譯英。 關于詞條翻譯,建議關注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微信公眾號+盧敏微博+翻碩黃皮書的詞條書+翻吧微信公眾號。中國日報的公眾號,每周六都會更新大概30多個熱詞,建議手抄下來,每周背誦,還有聽說今年還有很多微博大大更新的熱詞,因為我個人當時只背了中國日報的熱詞和詞條書,所以考試時詞條得分應該不太高,其中有好些不知道。所以建議大家除了中國日報和翻吧的熱詞一定要背之外,還要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多多積累熱詞。關于翻譯練筆素材的話,推薦書籍為:三筆實務教材+政府工作報告+三筆二筆歷年真題+跨考黃皮書翻譯基礎。官網給的參考書目,個人覺得連淑能英譯漢教程很不錯,有很多翻譯理論和翻譯方法及例句,還有推薦看一下莊繹傳的《英漢翻譯簡明教程》。 其實對于翻譯小白來說,建議可先看武峰十二天,內容簡單易懂,可以教你斷句、分析成分、怎樣翻譯等等,是上手翻譯比較好的教材。三筆實務教材也是很不錯的翻譯素材,每單元后面都有翻譯技巧,可以仔細看看,也會有所收獲,跨考黃皮書翻譯基礎主要是各個學校歷年真題,也可以作為翻譯素材。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風格也非常值得學習,建議可以在有余力的情況下背誦。翻譯切記總結規律,不要一味追求大量的翻譯,還要及時回過頭看看自己翻譯過的譯文,能不能找出更好的表達方式,還有要盡量獨立完成翻譯,不要過于依賴譯文(太過依賴譯文,考試的時候心里會很沒底),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每天堅持練習翻譯。遇到瓶頸期的時候,停下來好好想一下,想想問題所在再繼續出發。 百科 今年題型為:25個選擇題+10個判斷+一個新題型(下文詳談)+大作文。今年的題型與往年不同點就是沒有考應用文寫作,換成了10分的判斷題(10個)和一個分值為30分的新題型,具體就是將一小段論語中的文字換成了繁體字,去掉標點符號,要求加標點符號再翻譯成白話文。關于這種題型,平時對于文學比較敏感的話,也可以不用刻意復習,因為自命題比較隨意,誰也無法預料下次會考什么,所以不必在此浪費太多時間。重點當然是中國文化要略+中國文化概論+漢語通識教程+中國文學史習題集。中國文化要略是重中之重,還有漢語通識教程,因為會考察病句以及一些拼音的發音方式。建議有計劃的將幾本書先過一遍,了解大體框架,再去看真題,分析真題里面的考察重點。這樣可以過濾一部分不太重要的章節,節省精力。 個人建議,在第二遍看書(分析過真題后)時,可以自己動手將重要的知識點摘抄下來,以便于到后期復習時,只需看自己整理的精華部分,當然可能會有一些電子版的筆記,可以作為補充。今年作文素材是很令人痛心的江歌事件和班主任鮑某被殺事件。所以建議平時多多關注熱點事件。根據個人文學功底選擇是否在考前進行大作文練筆,建議復習時稍微看一下應用文的格式,以防萬一。 小結: 關于初試,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礎,前期工作雖然瑣碎但是卻很重要。分析真題(把握好復習方向)+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充足的睡眠+堅持努力+積極的心態(最重要)。給大家推薦一個公眾號:貿學長翻譯碩士考研,里面有直系學長學姐的初復試備考經驗和考研干貨,對大家學習很有幫助。學累的時候允許自己休息一下,不必因為一兩個小時沒有學習就心存愧疚與不安。重要的是復習效率,沒有狀態的時候就停下來反省一下,因為偶爾短暫的停留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總體來說,考研復習采用的策略就是不貪多,求扎實。不求每天學的量有多么大,學習材料有多么豐富;但是學了就一定學好,認為重要的東西就一定要背扎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