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受到過很多學長學姐的幫助,因此這篇經驗帖獻給我堅持的一年零一個月,以及想要實現夢想的你們! - 1.上財應統 專業及考研 概況 (不打小廣告(?”? ?)?)
- 2.我的基本背景以及選擇原因 (堅定本目標的可以跳過,這只是為還在猶豫的同學提點建議)
- 3.初試復習帖 (本校的請略過)
- 4.復試復習帖 (同上建議)
1.上財應統 專業及考研 概況1)專業概況:據統計,上財的應用統計碩士在2017年學科排名中雄踞第一,可能與畢業生的豐厚待遇以及校內建立了應統研究中心有關。事實上,上財因為院校的財經專業的優勢,金融統計是很強的,大部分導師都是這個方向。但是也許因為最近幾年人工智能和ML大勢所趨,所以近幾年新開了兩個方向:商務統計與數據科學(做算法,做金融,做BI);人工智能與金融統計(今年剛開,還沒有吃螃蟹的人,靜待下一年的經驗帖)。而做這方面的導師并不多,但都是博導一類,甚至院長,所以往往一個導師帶很多學生,當然了,選這個專業之前一定要認識到,考研+專碩+應用統計 = 讀研多實習。所以導師的選取方向很重要,但和你以后工作關系或許不大。如果要申phd另說。 上財應統的主要培養方式也是鼓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金融,統計,算法)項目或者公司實習,有時是晚上上課(方便實習)。就我所知的商務統計方向,一周5-8結課左右。 2)考研概況:報錄比前幾年穩定在1:10左右(或許是大數定律的鍋吧 哈哈) 報考的學生有蠻多本校的,也有西安交大,華中科技,甚至哈工大這樣的老牌工科院校的學生,所以直到復試后,我才意識到我的本科一中上211真的競爭挺大的。 說起本科,坊間流傳上財最為公平,匿名復試。我個人只有一個感覺,上財的考研信息非常公開透明,也很照顧考生的信息不對稱的弱點,所以上財研究生院官網有幾乎全部的考試題型,考試分值分布,考試分數線以及報錄比的信息。請自行查看。 2.我的個人背景及選擇過程1)學校背景本科帝都中上211(能上川大),統計本科,前兩年荒廢學業,大三專業課拾起來,得了個學習獎學金。 2)選擇過程其實一開始我是想報華東師大(沒錯,很多人的帖子都是換過學校的)因為華師的統計非常好,巨擘茆詩松老師就是華師統計學的鼻祖。事實上,財大很多老師都是這里畢業的本科然后深造的。 并且感覺作為網紅滬上學校,上財的競爭難免有點過大,我想著能不能考慮華師。幸好二者是相似的考試題型(我以為是,因為前些年確實是,這兩年顯然獨立了招生考試方式),于是我就猶豫著,到了九月份吧,還沒專門復習專業課(本科的專業課還在上,要認真學),我同學鼓勵我考上財,加之我得到一些華師的專業課復試題18年的,我看了一眼其中40分完全無頭緒,所以放棄了,然后了解到上財的復試也不簡單,要編程(42),筆試(18),專業課面(20),英面(10),綜面(10)。但我看了看前兩部分的真題還算能接受,所以權衡之下還是報上財。 后續補充一點:在初試后,我了解到今年華師分數線非常高(因為專業課太簡單),而上財則稍低(專業課里有建模題,但除了少量大佬其實都不會,盡量寫吧,雖然可能壓完分我這題其實25分一分不剩,可是做好基礎題保證不出錯也是一種王道) 3.初試復習帖(又到了數學英語專業課政治的分類舞臺了哦) 1)數學:我數學并不高沒上140,但是不能低于130,否則很危險。所以我這算是中庸的數學學習方法。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筆記本(精簡為佳) 基礎刷張宇,李永樂全套; 加強做了同專業學長的筆記本錯題本; 最后沖刺是各種模擬卷全做,并且反復重刷,一旦有錯漏的知識點,返回去重新刷基礎以及加強里面的對應章節。 2)英語二這個我確實有心得,但是不知道表達得怎么樣。 首先,從三月起每天背詞匯(我用‘不背單詞’APP蠻好玩的,也能記住,到九月以后我就用星火的詞匯書了,可以記錄個形近詞的筆記等等),然后每日老蔣閱讀理解一篇雷打不動,因為現在做真題是浪費,即便英語基礎很好,但考研不是考英語水平,而是理解能力與概括能力(換句話說,最好以中文思維串全篇,我后來才發現每次閱讀都應該自動將文字基本在心里翻譯成中文再做題,而我之前過六級都是以英語形式在做英語理解)。 之后真題:我是從英語一真題到英語二真題,做完兩遍才九月(!!強烈提醒大家:不要全做完,按等間隔留個幾套卷到后面自測水平,模擬,因為模擬卷千萬別做,就拿真題練手,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解釋,反正沒問題) 所以之后我抽了一段時間,每天輪流背APP或者自己的積累單詞頁,刷刷蔣軍虎的英語二的完型,練練語感,也積累一些,但每天一篇足矣,記住:每天還是要重新做之前做過的英語二真題里面的錯題,反復揣摩(用唐遲的英語二閱讀講解視頻對應理解),每天我還會在重刷過程中以及背單詞時積累我的近義詞,形近詞的list,以待每天早起翻一遍。 而我一直以為我的英語就會這樣不溫不火到考研那天,然而考前一個月左右吧,我突然意識到,我并沒法保證我的正確率在一個或者兩個之內(不是說看之前的正確率,而是因為我感覺自己沒有抓住要害,很多真題的錯誤原因我沒法真正解釋出來),于是我想可能這些東西還不夠,我臨時買了一本已經出了的20考研的何凱文的題源外刊來看,一方面也是想了解全球時事,一方面想積累詞匯與閱讀。于是每天早上起來先讀一篇,不認識的標著,過兩天晚上再看看這些標記的,回憶一下(就是不要求都記得,但得有個印象)。此外,我也開始注意讀完一篇后,要求自己能按邏輯結構每段用一句話總結文章內容,串起來以后自行理解作者究竟如何開展寫作邏輯的(這些都不要白天花時間做,太費),加之之前的自己的小半本筆記,就最后考到了88,(閱讀錯了1個,完型錯了1個,小作文好像偏題了,之前寫作文我的基礎算還不錯,考過BEC高級。因此側面說明,客觀題可控是多么重要) 3)專業課432這個就比較坎坷了。原因就是上財的真題(最近幾年吧)風格就是毫無風格。 我做過人大的(今年稍有變化),南開的,華師的,央財的,相對比較穩定,難度也不大。 聽說18年真題挺難,平均分低,我也做了,感覺和我學的專業課正好匹配(回歸分析的證明,多元分布等等),所以雖然覺得它考得挺廣,但還在知識范圍內,而今年應該不能那么低的均分了。沒成想,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最后出了一個關于漸近水平的題(10),一個時間序列的建模題(25,純數學方法建模的那種)。還有個題是多元正態的計算題(我之前因為擔心所以把茆書上所有有關二元正態的定理和題都刷了,所以鍛煉了計算量),由此可見,面對這種風格的考試,最好不要抱僥幸,如果你不是本專業,能寫多少統計有關的有特色的題就寫,見過也不錯(書單附后),最后我自己的專業課分數大概在復試名單里排12. 我自己參考過的一些書: 陳希孺—數理統計(與茆內容互為補充的部分的習題挺有拓展價值,是中科院同專業考研教材) 浙大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書與習題一套) 茆詩松—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書+習題至少2遍精寫,三遍粗寫) 統計推斷(中山的指定教材,看看定理和講解即可,不用刷課后題) 李賢平—概率論基礎(配套的數理統計和概率論部分習題,書也看過一些部分,很有利于增強對概率論的理解和統計學理論知識的拓展) - 統計應用方面:(看一下,例題會了即可,近來財大愈加重視時間序列和應用回歸分析)
以下全是人大出版的(能看細就看細,甚至有興趣就去深入查一查數學上到底怎么實現這些方法,最后復試我被坑了) 應用回歸分析 時間序列分析 多元統計分析 統計學 央財的見識一下應用類的分析題 華師,南開的練一下統計理解及計算 上財的題好好做,找知識盲點對應以上書補一補 4)政治這個就是跟肖大大,除了馬原不用聽課。時政不用買書,找電子資源背背,記好做的模擬題就OK。然后多總結知識點,構建常錯點積累,以及知識結構就行。肖秀榮1000題刷個4遍,早點開始七月份,慢慢刷,別太快。 4.復試復習帖占比已寫過,所以重要性也決定了復習時間,我自己是從2月開始到三月考試,因為1月份全在寫畢業論文。 1)編程MOOC的北理老師的python基礎,python數據分析(一部分) 菜鳥編程python100例(對應其PY3版本可以找到一個博主的博客里有,具體請百度或CSDN) 這些可以多刷 然后pythontip 最后有時間可以LeetCode一下,就刷過dp和array,應付考試的話最多中等難度。 2)筆試還是茆書,這書我重刷的時候又忘了一些難題的思路,就記錄了少數的難題,二刷就刷這些。復試刷兩遍夠。不過今年考試考到怎么找umvue且不是茆書或茆題上的經典做法,而是一個統計學定理的應用,這我幸好在初試之前刷過陳希孺老師的數理統計那本,里面有很多相關的方法。我記到了錯題頁上,復試考前大概刷了一下,就考到了。所以刷其他書的題還是有用的(只要是數理統計相關就行,別的就算啦) 3)面試這個真心坎坷了,我準備了數分高代實變,最后只抽到兩個統計學題,兩個英語題。規則是每次抽完一個后如果不會可以換一個,但是不能再換。 統計題1和2我都答出來了,很簡單,多看看茆書上的統計學的有關定義和定理,直到能完整表述。但就是因為太簡單,老師覺得不太過癮,讓我直接接著做抽到的題下面一個題,計算題,有草稿紙,但是我當時反應慢了,老師很好心引導和提醒,終于有一個答回去了,還有一個答錯了。 英語也是很慌,我準備了很久的自我簡介一個不用講,給我抽到了異方差性,幸而考前有次好奇查了一下它的單詞,不然真的不會認識。然后我開始答 ,老師覺得我應該答出來具體的數學實現方法,但我只看過人大那版應用回歸,所以就按上面的方法講,老師提出了質疑,所以只能承認我不太會。然后又問到研修計劃,我一個留神講到做過SVM,于是老師說SVM和LS區別,我之前看了知乎上一篇文章簡介svm的算法原理,就侃侃而談,結果另一個老師接話說這不是二者區別,當時挺慌,然后老師說沒關系,直到這些也很不錯。最后一個統計老師問到logistic回歸與LS區別,我又剛好在考前一段時間發現這個盲點,細看過,回答起來,然后老師覺得這不是最大的區別,給我講解了一遍,我這榆木腦袋終于想起來了是兩者假設不一樣。但終究講出了logistic回歸的原理,內容還是沒錯,就是不全面,這個沒關系,老師會慢慢引導的。 其他人的綜合面試就有問到一些基本的馬哲原理等等。大家差距不大,英語也會問一些你的計劃。有人要自我簡介。 附復試的其他事宜:賓館的話附近的豪生很近,有公眾號訂單,大概在出復試線后的五分鐘內全都搶完,所以看手速咯。沒搶到,燕園也不錯,至少比較靠譜安全。 考點最好提前一天去看看,熟悉一下路線,上財的校園不非常大,但有點繞。 因為上財的人不多,校園相對空曠,所以就餐直接在校內不會排長隊。 最后,我覺得中午可以去操場溜達一圈,放松一下。午休可以找個附近教室休息就行。 總之,財大的老師都很nice,下課鈴也很好聽(the big country 0’38’’) 希望大家努力呀!!! 5.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大家要是需要我的資料和真題解析,可以?我,我和小伙伴還建了一個上財應統的考研交流群,可以拉你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