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試回憶和專業二備戰經驗 我是二戰的考生,去年考了391,初試排名第十,不過由于復試失利,最終未能錄取。因為有過一年的基礎,在今年我只花了較短的時間進行復習,不過也由于缺乏答題練習,導致了我兩門專業課都沒能寫完,最終使得我今年的初試分數非常低,僅有341,剛剛超過國家線,不過卻幸運地滿足了本專業的單科線要求,以最后一名的身份進入了復試,在最終被錄取的考生里要比所有人的分數都要差三十分以上。據我所知,我是本專業近年來第一個以初試最后一名身份被錄取的考生,這足以說明北電對復試的重視程度。 今年的成功既要歸因于幸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我吸取了一戰失利的經驗和教訓。在去年準備復試的時候,由于對此沒有足夠的了解,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并不知道復試的筆試會考察研究計劃,也不知道復試的提問會以此為核心,并考察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所以在選擇研究計劃和導師的時候都比較隨意,沒有想太多,再加上提前沒有進行足夠的面試練習,結果在面試時被問得一臉懵逼,被刷掉也實屬正常。 因此在今年準備復試的過程中,我首先便開始了對導師的研究和調查,通過論文和著作的查詢,我們能夠比較快速地掌握每個老師的大致研究方向,不過由于大多論文和著作發表得較早,我們很難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導師目前的研究動態,于是我們還需要透過相關的新聞,例如最新的學術會議、閱讀學術雜志等方式去了解和掌握導師的最新研究動態。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老師上課的信息,例如老師在課堂上推薦的書單和電影。 確定導師的研究方向后便要準備自己的研究課題,一般來說有幾點要求:1.盡量貼合導師研究方向;2.盡可能有獨特或新穎的研究角度;3.有明確的研究方法;4.最好不要只準備一個課題;5.盡量具體化,不要過于寬泛。如果沒有靈感,可以多看該方向的論文和書。在準備研究課題的過程中,我首先確定了中國電影美學這個符合導師研究方向的課題,但如何細分這個課題始終困擾著我,好在朋友為我推薦了幾本老師曾在課堂上推薦的書,在查閱相關的資料后,我最終確定了研究課題。 復試作品的重要性同樣不能忽視,這也是向導師展現你研究能力的重要參考。在去年復試時,我曾帶過不少寫過的影評,但每篇文章字數不多,且大多沒有發表,因此在被導師問到相關問題時,并沒有留下好的印象。因此在今年的復試準備期間,我開始嘗試寫一些文章,并向一些知名電影公眾號投稿,為了增加被選用的幾率,我有時會特意說明不要稿費。和原創作品相比,翻譯作品更容易被選用,而這也是向導師表明英文水平的方式之一,因此我不僅翻譯了一些電影字幕,也花一周的時間翻譯了一篇大衛·波德維爾的論文,并成功發表在了某知名電影公眾號上。英語差的同學可能會覺得這一項要求太難,但只要借助翻譯工具,愿意多花時間和功夫,我相信你也能至少搞定一篇翻譯作品。 準備完研究課題和復試作品后,面試的準備就做得差不多了,因為我英語水平還不錯,所以并沒有在英語自我介紹上花太多時間,直接在去年的模板上做了一些修改,因為并未得知今年會考閱讀和翻譯,所以我事先并未對此做任何準備,完全是靠臨場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