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貼主要包括:
1 優勢科目的經驗和劣勢科目的教訓
2 好多超有用的學習神器的分享
3 關于備考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的心里和生理等的調整
4 如何擇校和確定目標分這些我的很多想法 5 待補充
1我覺得你們看學長學姐的經驗貼不要只看總分,看一下每科的分數,再吸取經驗吧。
關于我的話,真的完全是靠公共課給我拉分的 我政治79(我看了南開的好多學院,目前只找到一個80分的,其他就沒有比我高的了) 英語84(今年南開英語二最高好像是87) 然后395只有111(超級差,因為我數學渣) 專業課130還是可以的
綜上我會介紹一下我學的比較好的科目的經驗,然后你們也吸取一下我劣勢科目的教訓吧。
英語(客觀題滿分,主觀題被壓分的比較厲害60+24=84)
劃重點:背單詞往死里背,做真題做到吐
我是從正月里開始用默默背單詞陸陸續續開始背單詞,然后正式開始準備考研是三月中旬。我三四月幾乎每天花2個小時左右,在瘋狂的背單詞,這個效果是很明顯的,一方面我在背單詞之前做九幾年的閱讀都覺得很難,單詞背完之后瞬間覺得閱讀輕松了不少,另一方面我之后背單詞就輕松了很多,所以特別推薦大家趁早把單詞背了,打個好基礎
關于閱讀,我英一的真題每年大概做了三遍左右,我們特別想說的是,你們一定要知道怎么樣正確的去做閱讀 比如說先閱讀題干再閱讀text,看到文中的重點要會做標記,做完之后不要急著看解析,我從來不看解析,最多看一下單詞解釋,然后自己慢慢推為什么正確答案是a而不是我選的b等等 不要為了做閱讀而做。一開始做真題的時候的確是覺得很難的,我就把text通篇翻譯出來,然后用中文寫文章結構,進行邏輯分析,我覺得有時間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個笨辦法
到八九月份的時候,我英一的真題已經翻來覆去好幾遍了,大概是八月底的樣子開始正式英二真題,這個時候大概每年的錯誤率在兩個左右,之后每天都保證起碼做兩篇text ,基本上就不用額外訓練了。
然后關于完形,還是要靠閱讀的基礎的,閱讀練好了,然后每天按部就班的練一篇完型就差不多了,一開始可能錯八九個,多練幾篇就有語感了,我這次完型就錯了一個,所以算下來就是客觀題滿分了。
翻譯也是這樣,總之先練閱讀。
關于作文的話,我這次壓分的很慘,其實我寫完超級滿意的,因為我字寫的很好看,而且用的句子也都是從外刊啊,一些范文上摘抄的。誒,誰知道最后這么低,我建議可以從九月份開始背范文,不要背名師的,很容易和別人撞款了,我用的作文書是很小眾的隨便在淘寶找的。 背范文一段時間之后就有一定的語感了,這個時候就開始背素材,自己羅列可能考到的話題,做個分類,然后根據每個話題去搜集素材背下來。 這樣的話最后寫出來的作文肯定是自己原創的,而且句子也可以比較高級。 用書推薦: 做真題的話隨便買真題卷就行,我喜歡用彩筆做標記和筆記,所以做一遍真題就換一次卷子,反正也不貴 背單詞推薦用默默背單詞app 單詞書:星火出版的那本我最喜歡 政治(客觀42+主觀37=79) 我從八月份開始正式復習政治,聽課跟的徐濤,用的書是肖秀榮的全套 一開始八月份復習的話,我就是每天吃好飯或者休息的時候每天看一兩節的哲學課,然后做點1000題這樣子差不多一個月左右能把哲學一輪過掉(這個階段是比較輕松的),然后到十月多可能到十一月了是在學剩下的三門,幾乎就沒怎么看視頻了。 應該是在疾風勁草出來之前做了兩遍的1000題,等疾風勁草出來之后就狂背這本書,同時我基本上把市面上所有的模擬卷都做過了,反正12月就是查漏補缺,然后每天基本上一天過一兩章的政治內容。 主觀題的話,我背了肖四和肖八,今年因為熱點多又重要所以押題還是比較準的,不過在旱區考試的話,分數普遍給的小氣,我雖然就外交理念那道題有點蒙,但是主觀題也就得了37吧。反正我建議就是把肖四肖八都背了,考試的時候總有東西寫的。 然后說一個我備考時候的誤區吧,肖八出了的時候還是比較早的,然后我就一直沒有背,打算等肖四到手了先背肖四再背肖八,結果我后來發現,肖四其實就是肖八的精簡版,所以真的有時間可以先把肖八背起來,不要覺得肖四重要,肖八不重要,就之后背。 用書推薦:每年都會有人把肖1000題的題目做成anki,這樣可以無限循環的練習錯題,建議大家可以試試 用的書就是肖秀榮全套+疾風勁草 然后各個名師的模擬卷 395 數學(渣渣) 之前已經有好多人問過我395的考試范圍了,要不要按照數三復習,我的建議都是不用,因為16年超綱可以說是命題事故了,當年的學長學姐鬧的很大,學校當時也有很大的壓力,而且現在每年都會打電話去提醒招生辦關于超綱的事,招生辦也一直保證不會超綱,所以個人覺得按396大綱復習就行了,這幾年395出題還是比較穩的。 因為數學沒學好,說一下教訓的,其實我很后悔的一點是在最后一個月的時候我把我所以做過的題(兩本小藍書和市面上所有的模擬卷)又再做了一遍,然后把所有的錯題整理出來,大概有二三十頁吧——我恨啊,最后沒有把這些題目看完,嫌太難了,僥幸心理,結果考試的時候發現有好幾道我錯題本里的題,我還是不會做,誒。 其次,我想說的是我學不好數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對數學沒有熱情,反正就是不喜歡,所以學的很痛苦還學不好,一道錯題可以錯七八次還不會。 然后我覺得也有一些經驗想分享,比如說我在做小藍書的時候,就把每一次不會的題目做個標記,然后過段時間再來做錯題,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的數學是有提升的。 邏輯 形式邏輯跟的老呂,論證邏輯本來也跟的他,結果做了好多題還不會,就重新跟趙鑫全,終于有了點感覺 所以我推薦可以聽老呂的形式邏輯,但不用買他的書,買邏輯精典的書就可以,然后論證邏輯就跟趙鑫全就可以了。 其實做邏輯題一開始大家都會錯的很多,慢慢慢慢正確率就會高起來了,做過的錯題也要反復的推敲 我是五六月份開始復習邏輯的,開始要看視頻花的時間會多一點,后期每天保證做題量就可以 推薦用書 做題的書很多人都推薦周建武的真題題庫和他出的模擬卷,我覺得他的真題解析有些真的很牽強,有一些還是錯的。所以你如果買了周建武的書,然后發現不理解或者認為周建武的解析不正確,你可以下一個MBA大師app 這里面的解析真的超級棒 作文 早期就是看了一部分的自私的皮球,然后微觀經濟學吧,我覺得我作文準備的還不錯的原因是,我根據曼昆微經的七個板塊做了七章思維導圖,然后把相關的理論都背下來,練395作文的時候心里就默背這七章思維導圖,找出可以用的經濟理論,然后組合一下,就可以寫出一篇文章啦 除此之外,在看經濟學書的時候,我覺得一些好的句子會摘抄下來,寫作的時候用上去會增色不少。 稅務基礎(130) 關于專業課,我是五月份開始,每天會花時間看財政學原理,把框架整理出來,并且對整本書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陸陸續續弄到七月份,這個時候專業課復習時比較松散的,強度不大。 八月份開始正式進入背誦階段,每天兩個小時左右吧用來背書,然后用艾賓浩斯曲線背,直到初試前我背了系統的起碼有五輪。 以上是我復習專業課一個總的輪廓吧,具體復習的話: 1.我分析了南開往年的出題情況,發現18年出題風格大變,題型變了,取消了名詞解釋,最重要的是出現了課本上沒有涉及的內容——關于宏觀稅負的知識,根據這一情況,我把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專業書都大致翻了一遍(比如說楊斌的稅收學原理),對稅務相關的知識進行了大量補充 2.然后發現南開以往命題有幾年有明顯的抄其他名校的情況,所以我搜集了其他名校近幾年的真題,然后把其中的簡答題論述題都抄在同一張紙上,經過分析后,把認為南開可能考的的類似的題的考點整理出來 3.關于稅收熱點,其實南開真的不一定考的是熱點,所以除了買了份熱點資料,背了經典稅種的改革資料以外,我主要還是不斷擴充的我論述題的題庫。 然后關于今年的考試情況,需要注意的是 1.2018年的時候稅法的知識點只考了大概5分,然后今年考了50分,所以20的考生們一定要注重稅法的學習,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南開出的稅法題和cpa的風格是有很大差異的,我在考前一直練的是輕一的題,結果考試那道題根本不會做,所以大家在備考的時候凈利多搜集點稅法題,最好多做做風格不一樣的,鍛煉一下,不要迷信cpa 2.今年第一次出現了推導題,也坑了很多人,所以現在復試財政學原理第三章的推導題也要學起來了 3.我不知道大家學習稅法是否是零基礎的,強烈建議今年備考的話可以跟著大機構的視頻課通篇過一遍或者找人幫忙梳理一遍,不要忽略小稅種了,我當時備考的時候根據往年真題分析以為今年也是考四大稅種,所以小稅種沒有怎么注意,有點后悔。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啦,歡迎參考。有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 之后我會陸續寫
2 好多超有用的學習神器的分享
3 關于備考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的心里和生理等的調整
4 如何擇校和確定目標分這些我的很多想法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