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ngerout 于 2017-4-3 19:53 編輯
考了兩年,最后非全上岸,雖說這個可能不是最好的結果,但現在是最適合的結果。之前報考了某211的全日制會計專碩,結果兩分敗北,原本打算報考西財在職雙證的,9月教育部的一個文件直接非全降了一個檔次,差點兒不想考了,最后看到川大新開了非全cc,而且學費比之前西財便宜一倍,就和川大聯系在一起了。初試考的很一般的成績,沒有太多說的,主要說說復。在統一劃線的背景下,以后進入復試會更容易,復試的重要性會更大。 首先是復試介紹,川大的復試分成兩個部分,面試和筆試,面試又分成專業面試和英語面試。復試總成績200分,面試和筆試各占一半。筆試的100分里專業面試占60分,英語占40分。復試成績在最后100分的加權總成績里占50分,也就是復試成績4分當總成績的1分,初試300分占加權總成績的50分,也就是6分當1分。這里重要性已經看出來了吧,復試的1分其實當初試的1.5分在用。個別年份有復試的專業課不及格直接淘汰,2017年沒有,以后有沒有需要看當年的復試通知,但每年都有復試總成績不及格淘汰制,今年有20來個人不及格,所以從比例看,復試總成績不及格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只要不是太差。 說完規則方面的,說一下復試的具體情況。今年從很多人的面試情況來看,大家的分差都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英語面試每人4-6分鐘,主要是進去先把自己的自我介紹說一下,這個在準備復試的時候一定要背的滾瓜爛熟。自我介紹之后,老師會根據你的自我介紹提問,所以自我介紹別給自己挖坑,或者根據自我介紹準備幾個可能問到的問題,我知道的被問到1-6個問題的人都有。專業課面試每人10分鐘的樣子,同樣是進去先自我介紹,最好簡短,因為整個面試時間很短。同樣的,接下來的問題多出自于自我介紹和前面自己的回答,所以務必不要給自己挖坑。面試會分成很多組,每一個組的情況大不相同,有的被狂問專業課,有的一個專業課不問,但是被瘋狂嫌棄和吐槽,可能是壓力測試吧,所以自己要心神氣定。面試雖說占了整個復試的一半,但是每個人的分差很小很小很小,所以不要因為面試感覺差就失落,不要因為感覺好就得意。專業課面試很難準備,問的面太廣了,問題都很隨機,并且很多不是書本上的,所以全靠自身原始積累。 今年復試的殺手锏在筆試,而且會被瘋狂吐槽的筆試。復試通知和往年一年,筆試科目會計學原理。2015年以前,川大一直考的的一本廈門大學陳少華主編的會計學原理,并且當時復試通知是給了參考書。之后的復試通知并沒有寫參考書了,并且在2016年的時候考試內容已經不僅局限于那本書,有40%的篇幅考了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根據16年部分那回憶貼),所以其實今年考前很多人對于考試面廣這一點是有所準備的,但是也有很多同學只看了會計學原理,并沒有復習其他的,所以問題就來了。今年的筆試題目,一丁點會計學原理的內容都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滿篇的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知識。粗略的統計了,中級會計實務考了16分,初級會計實務的內容考了74分,財務管理的內容考了10分。本身這些題目難度并不大,但問題就在于因為復試通知,大家復習方向偏了。這一系列造成今年復試筆試的分差拉的很開,而且直接影響錄取結果,這個對全日制來說是致命的。 可以遇見,以后年度的復試筆試也會有這種驚嚇。難度繼續提高可能是一個趨勢,而且考試方向捉摸不定。參考今年西財筆試,已經搞到CPA難度了,據說筆試最高只有68分。 要應付這種趨勢,個人意見有以下。 第一,對于跨專業的同學,最根本的還是需要把陳少華的會計學原理學習好,主要是基礎的會計概念和基礎的賬務處理。也許以后川大殺個回馬槍呢,雖然這種可能不大了。 第二,復習參考MPAcc全國復試指導性大綱 今年的復試筆試題沒有超出這個大綱。主要看會計、財務管理部分,特別是會計部分,全部都要掌握。管理會計和審計部分如果有閑余時間,盡量多看,重要程度管理會計大于審計。 第三,參考書除了會計學原理,還需要的是初級職稱考試的初級會計實務,這本書是最重要的,除了事業單位部分不用看,其他的需要完全掌握。其次是中級職稱的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這兩本書盡量掌握,中級會計實務合并報表等不需要掌握,財務管理主要掌握財務報表分析、股利分配、籌資等計算。還是那句話,有余力掌握面盡量寬。 第四,做透近年來初級、中級的真題(不需要經濟法)老師很多都不會去原創題目,而找這種全國性考試的真題,題目質量最有保證,所以一定要掌握,說不定有驚喜。有余力的看看注會真題。 做到以上的應該復試可以高枕無憂。 以上就是川大MPAcc復試的一些經驗。
附件:2017四川大學MPAcc筆試真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