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29號,復試的擬錄取名單已經公布了,簡單的回憶一下我的備考經歷,給大家做個參考。我本科是湖北省一個二本院校,專業法學,2014年畢業的。 初試篇 2014年 綜合141 英語76 總成績217 2017年 綜合173 英語87 總成績260 先說一下我的兩次考研的經歷。 第一次考研是2014年,也是我畢業那年,第一次考,而且是跨專業,周圍沒有可以交流的研友,也沒有老師。那時候冪學很火,可是一兩萬的培訓班對于普通學生還是很貴的。而且第一年考研在網上看別的高分考生用的資料自己也跟著去買了,比如某劍的高分指南、名家詳解,也聽了某思中的形式邏輯。還有機工的一系列書,真是又貴而且邏輯名詞術語很多。那時候模考做的也是機工的,略簡單。第一次考試217,綜合141,英語76.數學估計錯的有四五個,邏輯6個,寫作大概在30分上下。連復試線都沒上。 現在想一想,當時沒有選對好的復習圖書和好的老師,也沒有做好復習規劃。 關于復習用書:高分指南這本書我無法評論它的好壞,以免惹人噴,但是對于我來說不適用。里面難題太多,讓人根本不想再看第二遍。 機工的邏輯精點和邏輯分冊我當年用的時候里面很多錯誤和不一致,而且邏輯術語比較多,好多解釋也沒用看懂。 寫作看的陳君華,趙鑫全,然而我的寫作考試分數很一般。 英語二用的老蔣的,當時只是被他的吹噓所吸引,還買了他不少書,就自己看了做了,也并沒有帶來多好的成績。 二戰 2016年7月份的時候在本地的一家培訓機構找了一份工作,暑假班很忙,沒有時間看書,這段時間我看完了初級會計實務。4月份也報了注會兩門,但是后來根本沒時間看,就放棄了。正式復習應該是從9月份開始,那時候我開始做兼職,只用周末去上課。也是在網上看了很多帖子,最終選擇了老呂。雖然我沒有報老呂的班,因為我時間不夠,所以有時間就看了老呂的錄播,還有研友分享的一些老呂的視頻。我就從老呂的要點精編開始看,然后母題800,沖刺600,真題,模擬6套卷。時間安排基本上是早上8點半開始,先記英語單詞,然后數學,邏輯,下午看英語。晚上基本上看視頻。 作文雖然心里想著從10月份每天寫一篇,還從淘寶上買了10本方格信紙,但是拖到11月的時候還是沒有寫。11月下旬真的覺得緊張了,就把老呂寫作要點精編上的每篇范文都讀一遍,199的小作文范文每篇抄寫了一遍,自己只寫了近兩年的真題。大作文只練筆過一篇,但是老呂的論說文有個講義,我也下載看了一遍。快要考試的時候看了老呂的視頻,論說文的結構以及最后給的沖刺講義,考前讀報。 臨時抱佛腳還是有用的,考試的時候我就用到了考前讀報里的案例去寫作,以及老呂的論說文的結構,最后結果出來作文有50幾分。 英語一戰的分數一般,那時候用的某蔣的書,結果證明還是不怎么對我的路。二戰我沒有買單詞書,買的真題黃皮書,一本英二閱讀80篇,每天就看里面附贈的單詞小冊子。閱讀練習本來說一天兩篇的,可是后來也只做了幾個單元。而且看了其他同學的經驗還是真題最重要,我就把真題的閱讀每篇做,然后長難句,單詞自己抄在筆記本上,長難句還要每句自己翻譯。堅持著把英二的真題搞完了一遍,完型填空沒有看。英語作文我看的是王江濤的高分寫作,里面內容很豐富,同樣的我也沒用看完。但是我把近幾年的真題范文背了,而且自己一定要練手寫幾篇。我還把真題黃皮書上的寫作分析看了,多看看自己分析,這樣能避免模板化的寫作。 考試的時候先做的邏輯,感覺邏輯有點難,尤其是前面的幾道難題,我先放下,等后面的做完了再來看。邏輯做完小作文,然后數學,大作文。落筆的時候離考試結束還有5分鐘。當時感覺應該比第一年要好。英語考試的時候感覺閱讀很簡單,做翻譯、作文的時候要先在草稿紙上寫一遍,然后修改好以后寫在答題紙上,最后英語提前半個小時交卷。 2月16號成績出來260,我真的很意外。但是也知道自己能進復試了。 復試篇 雖然說初試考完之后就應該復習復試的,但是當時回家之后上上班,再加上過年,根本沒時間復習復試。所以年后我馬上辭了工作,從初試成績出來2月16,開始復習,一共只有5個星期的時間。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總分220分,筆試150(專業課100,政治50),面試70. 專業課筆試有四門: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和審計學。之前只學習過初級會計實務和一部分的中級會計,都是自學。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審計學這三門都沒有學習過。當時感覺真的壓力好大,怕自己復試過不了。但是還是要復習啊,就按照分值的比率來看,先看重要的科目。因為我報考的是審計,而且中南財大今年審計復試專業課有所變動,所以我就先看了中級財務會計和審計。 中級財務會計用好財大的課本和練習冊就好了,但是考試還是有重點的,不用全部看完。重點章節的分錄多看看,多寫一寫,不要偷懶。我寫分錄可是寫了一本100頁的筆記本,而且是那種大本。筆試考了收入(每年必考)和利得,資產負債表各個項目的余額計算,交易性金融資產,股份回購(有點偏),應付職工薪酬。以前年年考長期股權投資和標準成本法的差異分析,今年雖然沒有考,但是考了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明這一章很重要啊。今年的中級財務會計比往年簡單。 審計學的參考書是注會的教材,而且分值最高,很厚一本,如果去鉆研書本的話根本看不完的。有幸我找到了財大的審計學的課件,就可以對照重點看,然后我還看了審計的一些視頻。注會的教材我沒有怎么看。審計是一門需要理解的課程,如果只看課本真的無法掌握其中的要義,建議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視頻。今年考了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循環和認定。 財務管理我剛開始看貨幣的時間價值那塊看的很暈,就覺得好難。于是我暫時先放下了這一塊,去看后面簡單一些的內容。回過頭來我又去看了中級財務管理的視頻,總算弄懂了資金時間價值這塊的內容。當你懂得之后,你會覺得那些公式完全都不用背了。后面的內容也就是看書做題,不能理解的時候可以找找相關的視頻看。今年筆試仍然考的很出乎意料,考前背的東西基本沒有考到,有一道簡答題就靠自己的理解寫了。一道計算題是股票價值的計算,但是形式稍微有點不一樣。還是要好好看課本啊。 成本會計的內容其實很少,把那幾種核算方法掌握好了就夠了。筆試考的是簡化的分批法。財大會計專碩今年還考到了分步法。但是我復試面試的時候抽到的題目是本量利分析,這個知識點大綱里面沒有,但幸好我之前看過視頻課,所以還能回答出來,不然就要掛了。 政治是3個小題,每個10分,亞投行成立的意義、從嚴治黨、李克強總理的講話,都是很靈活的題目。還有一個大題20分,G20峰會的意義。這些熱點雖然都聽說過,但是要寫出個什么,還是不好寫啊。于是就開始發揮想象力編。但是自己要計算好時間,每個題目要寫幾分鐘,自己每分鐘寫多少字。不然如果想的時間太久,后面的題目沒有時間寫了也很可惜啊。 面試的時候比筆試還緊張啊,排隊很多人,因為財大今年擴招了。我是先去面試的專業課,進教室先抽題,然后會給你時間準備。我抽的題目是本量利分析,這個應該屬于財務管理的內容,但是又和成本有關,財大的教材上是沒有的,幸好我之前看過視頻。老師提問時雖然有些小問題不會,但是還算比較平穩。英語面試我抽的題目是Who is the best Chinese NBA player?我平時都不關注體育的啊,還是說了我們的小巨人姚明。英語面試很快,2分鐘就結束了。有的同學抽到專業英語的題目,還有公務員相關的,這個只能說看運氣了。 面試結束之后自我感覺比較平穩。 這里要提醒跨專業的同學,尤其在面試的時候,老師通過提問時可以看出你的專業水平的。我見過和我一起面試的同學懂審計,不懂會計的基礎知識的,比如說會計基本假設,會計的信息質量要求,這些最基礎的東西,雖然筆試不會考,但是面試的時候如果不會還是有影響的。 還有一些會計專業的同學,老師問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竟然回答不上來。老師還會問你看過哪些會計期刊,看過哪些老師的論文、研究成果之類的。本專業的同學老師會問的深一點,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本專業的就不用怎么準備了。該注意的還是要多注意。 中南財大的復試很公平,不會歧視本科學校。我本科只是省內普通二本,專業是法學。老師會問你為什么跨專業,怎樣學習的。自己可以提前準備好相關的答案。 還有復試的著裝問題,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考試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男生要穿著干凈整潔就好了,女生打扮的清新一點,可以化淡妝。見到有的女同學不怎么修邊幅,還有的女生風格迥異,打扮的像個男生,不知道老師怎么看,哈哈。 雖然備考的時候很辛苦,時間不夠,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也經常壓力很大,擔心考不上。但是我始終相信越努力越幸運,做好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也會得到對于自己來說比較好的結果。我初試排名11,復試之后最終排名5,對于跨專業的同學來說也算小小的逆襲吧。歡迎大家報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小提示:復試那天早上到達教室以后才發現忘了帶計算器,還好我對財大還比較熟悉,狂奔下樓去買了一個計算題,進教室已經開考兩分鐘了,不過最后還是答完了試卷。大家以后不要出現這樣的失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