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武大社會學真題。 社會學理論 一.名詞解釋 地位教派 宗教儀式 混合經濟 禮記 四諦說 二.簡答 1.韋伯行動類型 2.西美爾的流行理論反應了什么樣的現代性本質 3.吉登斯的結構二重性理論 4.中國社會思想史的指導性方法 三.論述 1.對社會沖突的認識,舉例說明 2.帕森斯,米德,布勞是怎么解釋社會整合的 3.鮑曼是認為現代性與大屠殺的關系 從今年的真題看來,與往年的真題一樣,名詞解釋主要是來自于戴維?波普諾的社會學那本書,比如前四個,而在2016年的真題中也有多達五個來自這本書。偶爾會有一到兩個思想史和理論中的名詞。波普諾的社會學名詞是很明確的,每章節后都有重要的名詞羅列,可供參考。名詞解釋部分是最基礎的部分,一般來說是都要掌握的。 簡答題前三道來自社會學理論,一題來自社會思想史。韋伯的行動類型與吉登斯的結構二重性在參考書上有明確的答案和講述,齊美爾那道題如果只用書上的理論是不全面的,書上關于西美爾講到了流行理論,但卻對現代化所提不多。這就需要大家在看一些別的理論家比如吉登斯、布迪厄、貝克等的時候總結一下他們關于現代化方面的見解,以綜合使用。關于思想史的指導方法書上也有明確的說明,在結合2016年真題為什么要重視民間理論這個論述時,我也發現,思想史第一章節的綜合性論述是占有很大的地位的。總體來說,簡答題考的還是理論中較為基礎的部分,切面小,只涉及單個理論家的一部分觀點,綜合性較低,我們也應該爭取拿分。 從論述題開始,我們可以發現綜合性大大加強,較多的涉及了對某一理論流派、不同理論家對統一問題的不同看法的綜合理解,還涉及理論聯系實際,大大考察了對理論的理解深度。回答社會沖突,首先要總結出沖突論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觀點,而舉例說明,在一些外國人寫的教材上是有具體例子的,但同時在理解理論時自己也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切忌死記硬背。同時我們也需要抓住一些特定的角度來綜合各家理論,比如關于社會行動、社會整合、現代化、社會結構、社會變遷、全球化等等,充分調動起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對于鮑曼大屠殺,書本上所提甚少,基本算是超綱題了。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做。結合書上鮑曼關于現代性的觀點,比如關于道德,關于權力,我們仍然可以有所論述。這告訴我們,不要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要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一切知識庫存,甚至發揮自己的推理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社會學方法 一.名詞解釋 歷史比較分析層次謬誤 穩定性信度 闡明分析 否定域 二.簡答 1.實地研究的程序 2.訪問員在問卷調查中可能出現的偏差 3.統治控制的原理 三.計算 四.論述 1.相關關系與因果關系 2.理論的層次和好壞的標準 對于社會學方法,內容就是社會學方法和統計學,比較基礎,多看幾遍書是沒有大問題的。 具體的經驗大家可以看另一篇帖子武大社會學400+經驗分享 http://m.0313v.com/t7689717p1 (出處: 考研論壇) 如果還有疑問jia569762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