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基本情況吧。我本科在天津外國語大學就讀,非211、985,金融學和英語雙專業,專業排名前10%,保送至北外金融專碩。多次獲得獎學金,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高校翻譯大賽中獲獎。 準備情況: 大三寒假起,我已經正式開始了解考研情況并確定考研方向。高考 經歷的“滑鐵盧”讓我一直想在考研中彌補過來。 本科時學院一直以“專業拔尖,外語精通”為培養目標,這與北外國際商學院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式不謀而合。在確定了努力的方向后,我就開始著手搜集 考研資料和信息。個人認為 想要在考研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占得先機,信息的獲取可是至關重要的。一心只讀圣賢書沒錯,可是兩耳也得聞聞窗外事,只有從信息搜集開始投入精力,才能從一開始就贏在"起跑線"上。大三下學期時,由于學院的專業課課程安排較多,學習生活比較緊張,我沒有真正的開始準備,主要是在考研論壇等查詢各種信息,瀏覽各種經驗貼,也咨詢了一些學長學姐。在六月初,我就買齊了大部分的重要資料和書籍。 真正的開始著手準備是在大三的暑假。我暑假里主要準備的是數三和專業課,主要是因為覺得自己英語基礎還行,政治的復習準備留在9月份開學之后,而數三和專業課相對比較重要。由于我在大一和大二學過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概率論,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先簡單過了一下課本,并有重點地做課后習題,做完后對照參考答案進行修改,并整理錯題集,寫下經驗。在看完課本后,我又做了李永樂的數學復習全書。 在9月份開學后,我還是把數三和專業課作為重點,同時兼顧政治和英語。在9月中旬順利拿到保研名額后,我就中斷了政治和英語的復習。因為保研可以同時選擇三個學校,我在仔細分析了現實情況后,除了將北外放在第一志愿,還報了同一時間段的上外和北交,并且都拿到了復試的機會。由于時間比較倉促,我有重點地看了北外的專業課,即公司理財和貨幣金融學。我將這兩本書仔細地過了一遍,不留知識死角,有感悟會隨時記在書的空白處,有問題隨時上網查閱資料,實在搞不懂的就做好標記問老師。貨幣金融學的書知識點很多很雜,所以我在看書的時候就做了標記,看完一章就做個總結,整本書看完后整理了全書的脈絡和框架,并有意識地記憶相關知識點。公司理財就主要考察計算題了,我把書中有前后聯系的計算題或是同一類型的計算題進行了整理,并找相關的習題進行訓練。 復試: 北外的復試時間是在9月26日。上午是面試,下午是筆試。上午的面試把學碩和專碩分開了。我的面試順序是倒數第二位,本來以為經過一上午的面試老師都已疲憊,但沒想到的是老師都很友好親切,還不斷地跟我聊天,整個面試過程氛圍很和諧融洽。有位老師問了我證券增發的含義,還有一位老師用英語問了我本科學習中成績最高的專業課是哪一門,用的哪本教材,書的整體結構是什么,以及書中的一些問題??傮w來說,老師們問的問題都很中規中矩。 下午的筆試出乎我的意料。筆試是3個小時,但是有兩套試卷,可以任選其一作答。一套是純專業知識的問答題,一套是全英文的金融專業試題。在瀏覽了兩套卷子后,我選擇了英文的試卷。試題容量比較大,有選擇題,在文章中根據內容填入給了首字母的英文單詞,還有英譯漢、漢譯英等試題,試題內容均和金融專業知識有關。整體來說,試題的難度適當。北外復試結束后,我就一邊等待結果,一邊準備其他學校的復試,在9月30日同時被北外和北交擬錄取,最終果斷選擇北外繼續復合型培養道路。 進入北外國商的感受: 總之,來到了夢想中的北外還是挺高興的。北外地理位置相當不錯,在西三環上,旁邊的院校有北理、中青政、民大等,離人大、北大、清華也很近,交通非常便利。北外校園小巧精致,硬件設施一直在改善,圖書館和國際大廈修建的很高大上。同時,北外學風濃厚,思想包容開放,社團活動相當豐富,前一階段北外75周年的校慶演出也非常精彩。在國商學習了兩個多月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師很認真負責,為學生著想。學院的學術導師和外界聘請的企業導師都很牛,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總之,來到北外是個不悔的選擇。希望我寫的這些能夠幫到大家,也是對自己這段經歷的一個總結。同時,歡迎各位報考北外金融專碩,也祝大家考上理想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