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陳占燎 于 2016-3-22 21:48 編輯
838管理綜合參考書目解析
前言: 1. 自從你決定考名校開始,就要準備好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負荷和壓力; 2. 我本科是工商管理專業,因此下邊的分析會有我自己的視角,僅供參考(學營銷、會計或其他專業的伙伴不一定認同); 3. 我屬于愿意多花時間學習的人,因此下邊的方法也許比較笨拙,也僅供參考,大家一看介紹這么多書,別懷疑自己,因為追求高效復習的人不一定像我這樣。 4. 大家都是成年人,至少說心智成熟,本篇文章在措辭上會摻雜自己的看法,沒法做到完全辯證和中立,有無廣告之嫌,大家自己辨別,此外采納與否也你需自己決定。 5. 下邊的參考書籍非官方指定書籍,而是我個人結合學長學姐的經驗以及自身的經驗總結。 6. 對于復習,大家要把握好全、準、深,也就是知識點要全面,理解要準確,分析要深刻,具體怎么理解這三個字,會在后文繼續提到。
PART1考研書籍選擇 一、838管理綜合 【核心參考書目】 《管理學》羅賓斯 《管理學原理》王利平 《財務管理》荊新、王化成 《市場營銷通論》郭國慶 《財務會計》戴德明、林鋼
【輔助參考書目】 《管理會計》孫茂竹 《人力資源管理》秦志華 《管理學思想史》方振邦 《戰略管理》邁克爾·希特 MBA智庫百科
說明:人大838以涉及面廣,考題靈活著稱,因此在復習時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來選擇參考書籍,而不是人云亦云。下邊根據我自己的復習經驗對書目作一個介紹:
1. 不論學習哪本書,大家都需要做好筆記,筆記可以是電子檔,也可以是手抄版,基本應包括但不限于框架、問題、核心觀點、詳細解析。另外,筆記應具有可持續性,即建議用活頁本或電子版,每讀一遍都可以作一些增刪修改,而不是每次都重頭再來。
2. 羅賓斯《管理學》,這本書就像論文集,文章的脈絡很清晰,涉及面極廣,解析有深有淺,但由于是國外教材,編輯思路與中國人有所不同(文章結構和英語閱讀文章類似),里邊基本上是每個觀點后邊都有一個例子或者引用,整本書也顯得特別厚,這就要求大家在復習時把握好該章節要討論什么,框架是什么,核心理論、核心觀點又是什么,引用和案例等都是一些論證方法。大家分清主次,這本書讀起來就會顯得既有干貨,又不乏趣味。另外,這本書還有幾個特點:①每個章節前邊都有學習目標,這也是每個章節的重點內容,有助于引導大家把握主線;②每個章節后邊都有小結,但是這個總結更像凝練句子的堆砌,不適合用來答題,需要大家自己理清邏輯并擴充;③每個章節后邊有一些習題,習題比較靈活,你會發現哪怕開卷考讓你解答也有很大難度(考察你的延伸聯想及討論能力),但大家可以挑一些你自己認為的重點題目進行一些梳理。
3. 王利平《管理學原理》,可能是由于崇洋媚外或者別的什么深刻原因,有些伙伴會比較排斥國內書籍,覺得都是抄的別人的。這里我想請大家先放下自己的偏見,認真閱讀學習之后再作評論不遲。《管理學原理》的編輯思路和羅賓斯的有很大不同,首先羅賓斯是管理過程學派的代表,其著作圍繞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四個大的方面展開,但是王利平的書(我個人觀點)很多部分是以巴納德的組織系統論來編輯的;其次,國內教材比國外教材更為精煉,對于跨專業的朋友來說,一開始更容易理解管理學到底要解決哪些問題,但精煉的另一面就是會讓讀者有一種錯覺即整本書都是重點都要背(心累~)。除了精煉,這本書還有幾個特點需要大家引起注意:①每個章節后邊都有習題,與羅賓斯不同這些題目考察大家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建議認真梳理;②不管你是以羅賓斯的為主還是以王利平的為主,你都會在另外一本書上找到很多互補的知識(每個人觀點不同,不要問我以哪本為主,殊途同歸)
4. 方振邦《管理學思想史》,這本書是以時間為主線,以管理學派為輔來編輯的,言語精煉,對每個時期的管理理論都做了一些介紹和總結。看這本書有兩大好處:一是這本書一開始有一個按孔茨管理學派分類的表,對全面把握管理學有很大幫助;二是按時間梳理管理學,你會發現管理學終究是為了實踐,也必須為了實踐。每個學派或者理論都有解決一些相應的時代問題,有一種后浪推前浪的感覺。結合背景你會對管理學家充滿敬意,對管理理論也會有更深的體會。總結來說就是看管理學思想史可以從時代背景、面臨的問題、理論假設、核心觀點、與其他理論的異同以及應用等幾個方面來把握。
5. 邁克爾·希特(不是波特哈~)《戰略管理》,這本書介紹了各大戰略理論,這些理論在管理學和管理學原理中也有,只是說希特以一種比較系統的方式做了一些梳理和延伸。如果你復習時間充裕,挑一些其他書本沒有的做一些總結,對你把握戰略的幫助還是蠻大的。另外,這本書后半本是案例,個人覺得復習時可以忽略。
6. 秦志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往年真題,你會發現每年基本上都有一道人力資源的題目(10分),但專門為了這一題花大量時間復習一本書顯得性價比很低,但比較慶幸的是你細細分析,會發現這道人力資源題目并不是考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或者什么理論,它更傾向于基于社會宏觀經濟背景,在組織管理人力資本時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進行考察(比如2012年的人工慌,2013年的制度與文化管理,2014年的新環境下的員工管理,2015年的人力三大視角,2016年的互聯網),你大可站在管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說這么多,我是想強調看與不看《人力資源管理》這本書,差別并不大,這主要是根據你自己的復習時間和精力來決定的。如果你選擇看,我個人覺得前邊幾章于你參加838考試而言,其意義大些,后邊章節圍繞六大職能展開做些了解就好。
7. MBA智庫百科,在整理管理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書本上介紹得不夠全,這時也可以上智庫百科上邊看看。智庫百科的一大優點是對理論作了很好的分類(舉個栗子,比如領導理論,點進去之后你會發現社會盈余真的可以創造奇跡,里邊基本囊括了所有的領導理論。)但我也得說MBA智庫百科東西那么多,大家沒必要也沒精力把它全部過一遍,當你想了解的但是課本上又沒有的知識點,你不妨上去找找。
8. 管理學部分,每年分值比較大(往年大部分是三道簡答題,一道論述題),相比其他科目,管理學部分題目對理論考察較多,靈活度相對較低,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家可以少花時間。我個人覺得不論大家是跨專業還是本專業,都應盡可能的多拿些管理學分數。上邊的書籍和渠道是我個人在復習過程中用到的,我之前提過我是屬于多花時間復習的人,所以內容會顯得比較多,追求高效或者很晚才開始復習的伙伴,會發現這些東西然并軟。
9. 荊新、王化成《財務管理》,這本書脈絡非常清晰,內容圍繞財務管理四大活動展開,也就是融資、投資、運營和利潤分配(前邊的總論和基礎性知識也很重要)。大家在復習時也可以圍繞這四個方面來整理筆記,這本書重點很突出(大家自行把握),財務管理的考點比較固定,但是題目會比較靈活。靈活性體現在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熱點問題、資本市場特點、中國上市公司特點等來出題,因此大家在學每一個部分的內容時可以進一步思考下,這些理論在中國是否適用,為什么,能用這些理論解釋中國哪些現象?(這里也就是深度,將一個理論與中國實踐結合)
10. 財務管理部分的考題,每年分值也很高。簡答題和論述題大家自己分析,我想提的是計算題。往年計算題大都集中在財務分析、投資決策兩大板塊,筆者在復習階段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來復習,但2016年的兩道計算題確實讓我眼前一黑,差點暈死在考場。依稀記得第一題是資金預算,第二題是利潤分析,(這兩個名詞是自己總結杜撰,僅供參考,詳細題目已有好心加大神級別的學長學姐在論壇里分享),很慚愧,我在這塊確實沒有復習到位,題目是二選一,可我依舊不會,因此丟分比較嚴重。來年的學弟學妹,我的建議是你們可以參考往年真題認真練習計算題(838不允許帶計算器),做到演算快且準確(要拿這20分確實需要一定的精力和時間)。至于考點和解法,筆者能力有限,確實提供不了建議。
11. 郭國慶《市場營銷通論》,這本書大體上是按4P展開的,這4P在考研真題中也頻繁出現,當然,如果你認真分析真題會發現還有很多題目是在4P之外的。每年的營銷題目都會讓你眼前一亮(有點意外:天吶,考這個),而且題目會比較靈活,總體來說會結合企業實踐和熱點來考察。由于我對營銷把握并不深,這里也不好過多評述。
12. 戴德明、林鋼《財務會計》,這本書于我而言,至今仍然是混沌狀態,里邊提到的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等都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啃。這里的問題在于財務會計不像管理和財務管理可以背一背,它需要你細心一點,認真寫一下分錄。往年的真題考察的也比較少,我不是預測師,大家自己根據往年的真題和自己的精力來安排如何復習。
13. 孫茂竹《管理會計》,這本書比財務會計簡單多了,你認真復習《財務管理》后會在《管理會計》當中發現很多共同點。往年專門考管理會計的題目更是少之又少。大家根據自己復習進度來安排就好。
14. 這里繼續提一下每一本書相應的輔導教材,就我個人了解來說,有人用,有人沒用,兩個群體里邊褒貶不一,高分也都有,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你自己的學習風格和精力(也就是說問題不在于買與不買,而在于你買了你自己會不會看,會不會用)。
15. 關于838,我這里還有幾句話:838不是每本書都全面考察,因此復習時要把握好主次。從分析往年真題比例來看,管理、營銷和財管一直遙遙領先于會計,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把握吧。
二、數學三部分
數學考察的是深度不是廣度,市面上各大輔導機構,各大名師都有自己的教材和書本,大家沒必要全買,也沒精力去完成那么多的練習。另外,如果你真全買了,那恭喜你,你花別人的N倍錢就買了一份東西。我想強調的是這些書籍(比如雙李、張宇、湯家鳳、楊超等)要達到的是同一個目的,就是訓練你自己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你要堅持在一個訓練營里邊踏實練習,提升自己的分析解題能力。大家可能還納悶那我聽這個老師的課,可我已經買了別的輔導書那還需要繼續買嗎?你大可以買雙李的書,聽張宇的課,思路和方法是大同小異的,考研復習的真諦在于人不在于輔導書。還有伙伴天天關心要不要買最新版,我簡單分析一下:你的老師和學長學姐用的可能是過去的版本,他們考完又出了新的版本,你問學長學姐,可我們又沒看新版本,你讓我們如何回答。不要糾結版本,你買什么就用什么,認真復習就好。當然,大部分人都覺得別人手里的輔導書比自己的好,那你也沒必要買,過去認識下,借過來看看難點、重點就好。
三、英語一部分
1. 單詞書一本就好。買的版本越多,我估摸著你的心越亂,看的越少,掌握得越差。 2. 歷年真題解析也是一樣。
PART2壓力和噩夢篇 一旦你下定決心,準備考名校,尤其是你一查往年報錄比,再加上這些年統考縮招,壓力一天比一天大。慶幸是科學家已經幫你解決了這個問題(TED上邊有一集叫如何跟壓力做朋友),Kelly McGonigal核心觀點就是你要積極地應對壓力,把它當做激發你表現出最好的一面的一種信號(科學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而不是消極看待。你越積極,壓力就越會表現出積極的一面。反正我是信了~~~
關于噩夢,我再熟悉不過,當我把838課教材買回來,那么一摞抱在手里,手都在顫抖。當天晚上更是直接夢見自己在考研現場一題不會,在試卷上寫下“壓力”兩個大字(簡直了~~~~)。我本來躺床上幾秒就能入睡,而且可以睡得特別死,自考研以來,噩夢時不時來關心我一下:要么是爬到高處下不來,要么是遇見一群蛇等等。好在2005年英語閱讀真題里邊有一篇是關于夢境和各大學者的觀點的文章,里邊的核心觀點就是夢境是一種緩和壓力的方式,你大可在噩夢之后開始一天更精神的學習生活。我是信了~~~效果也不錯。每次做噩夢,第二天就和研友調侃下,反而成了樂趣。
說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排除一切困難,踏實復習,安心考研。
最后,希望大家在考研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能自己主動思考,學長學姐的經驗歸經驗,經驗越多,羈絆也就越多。你要到一條未干的水泥路上跋涉,才能留下自己的足跡。預祝大家金榜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