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點學科這個領域,我們已經定義了“強勢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為更完善和平衡,下面將這五所院校也列為電氣“強勢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部電氣工程學科評估第10名。雖然沒有重點學科,其電氣專業也不是校內的焦點學科,但地處“魔都”,有不少名氣甚大的校友,加之老交大的部分根基,其一直是電氣考研領域的夢魘,每年都是那么高的復試分數線,每年還是有很多人擠破頭去當炮灰。
武漢大學:雖然收了當年武水的優勢資源,卻因校內領導爭權導致學校實力大減。全球海選電氣工程學院的院長“失敗”,最后請重大的唐炬教授來兼任院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電氣行業領域,“武水”仍然是一塊響當當的牌子,評為“一強”不為過。
華南理工大學:為兩廣地區唯一的工科985院校,其地方優勢明顯,腳踏改革開放東風,背靠南方電網大樹。其13年電氣工程專碩復試分數線比筆者的總分都高了好幾分,讓筆者對其敬畏油然而生。
山東大學:在院校合并的大潮中,山東大學順利接收了新校友——劉振亞。Duang-duang-duang。
東南大學:經典電力教材——《電力系統穩態分析》的作者——陳珩(heng,二聲)老師便是東南大學電氣學院的名師。福(hu)建東南臺的原因導致了得到中央大學工學嫡傳的東南大學大受影響,金陵城內,玄武湖畔的東南大學竟然被認作為福(hu)建高校,這導致其生源大受影響。無論怎樣,985頭銜和歷史底蘊,其實力仍能排上“一強”。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1996年5月,經原電力工業部和國家教委批準,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本部設在武漢,宜昌設校區)、華北電力大學(1995年5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華北電力學院和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并組建華北電力大學)以上這兩所高校是電力部直管的重點高校。東北電力大學(原東北電力學院)、上海電力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原長沙電力學院,經教育部2003年4月批準,與原國家交通部所屬的長沙交通學院合并組建為長沙理工大學)為部屬的普通本科院校。
現在三峽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上海電力學院在國網找工作的時候仍然在按照211高校對待,這個大家可以查詢一些省份的校園招聘簡章求證。這四所高校因為不是211,考研分數也比較低,適合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考慮。特別強調:這四校電氣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就業不比一些普通211高校的研究生差。
另外在電力部高等專科院校領域,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并入北京交通大學,沈陽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和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合并組建沈陽工程學院,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與南京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南京工業學校合并組建南京工程學院。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與山西大學實施聯合辦學,成立山西大學工程學院。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與長春建筑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其他高等專科學院現在仍有屬于電網的,不在考研范圍,這里就不再敘述了。
“一超五虎八強”,加之四所原部屬非211高校,是電氣考研的首選目標。當然,個別實力較強的電氣院校筆者還未提及,具體將在下一篇文章詳細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