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一所不錯的二本學校,計算機專業,應屆生,跨考北外MTI英語筆譯。大學期間很普通,因為自己性格原因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也不是班級干部。一直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吧哈哈,在學校得的都是一等獎學金,獲得過省獎學金。大三下學期參加過上外的高口,筆試過了,口試慘敗,也是激勵我來到北外的一個原因,也是我選擇筆譯的原因,可能自己的性格比較適合默默做點什么吧哈哈。 我是在4月末決定考北外,之前一直決定考本校,所以期間英語沒有放棄過,大二過了英語六級597分,但是由于專業的原因,單詞量很小,沒有背過6級以上的單詞,完全是考研期間各種題海式記憶法。 大學三年除了周末會8點左右起床,其余時間都是每天6點起來晨讀,從未懈怠。考研期間5點半到6點之間起床,最晚不會超過6點,去自習室,邊吃飯(每天早上都是面包蛋糕外加咖啡…)邊刷刷手機,6點半開始學習,學到晚上9點半自習室關門,回寢室后不再學習,回去后玩玩手機,11點多睡覺,從未熬過夜。從9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12.27那一天。這是一個基本的時間,我每天也做了時間表,和階段時間表。比如說,早上6點半到7點背術語單詞,7點到8點讀新聞,8點半到11點半練習翻譯,12點半到3點半背百科,4點半到7點半學日語,剩下的時間背政治。就是這類的吧,其中會有所變動。我從未回寢室睡過午覺,最多趴在桌子上會睡不超過半個小時。 我效率一般,期間也會利用休息時間玩手機,刷微博和朋友圈,就當是換換腦子,有時候看到什么還會激發自己的斗志,挺好的。但9-12月份我選擇斷網,并且沒有電視可以看,畢竟能抵抗得住誘惑的人還是少數,所以還是給自己斷了后路比較好。沒有逛過一次街,沒有買過任何衣服,只是去過兩次醫院…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偶爾和朋友吃吃飯什么的,不過后期都取消了。有時任務量太大,就訂個飯在走廊匆匆吃完就學習去了。 先說說政治,我政治只有56分,沒有經驗可以講。但是有忠告給大家…之前看別人的經驗貼說大綱出來再看就趕趟什么的,我倒不是否定前人經驗,還是感覺要看個人條件吧。我就是等到9月份大綱出來才開始學的政治,我覺得完全時間不夠用,我高中還是文科生。而且感覺政治選擇題越來越活了。還有人說文科生完全不用補課,自己背一背就可以了什么的,我感覺并不是這樣。最后我和同學上了一個沖刺押題課,才知道自己差了多少。個人推薦還是去補課吧,補課老師會給你縷出一個清晰的思路,特別有助于你去理解和記憶,而且還有一些答題技巧什么的。當我發現這些的時候已經晚了,所以還是奉勸大家,別等到最后拍大腿后悔。56分的政治在等國家線時候是有多糾結,只有過來人才有體會啊!但是只是個人見解,也不乏有的人天生邏輯感很強之類的。 說說日語,日語從大一下學期開始接觸,報了各種補課班學習,并且十分喜愛,二級水平沒問題,但聽力和口語實在不敢恭維,最后成績日語80,個人感覺最后的翻譯太難了,分數應該全扣在那上面了。而且貌似今年的單詞有一級的吧,之前考級的時候背過,有些忘了。我日語用了《新標準日本語》和學校的校本教材。標日大概看了至少3遍吧。單詞也都背了,所有的語法都摳得很細。因為選擇題很容易出那種細小的語法知識點。背了二級的單詞書,買了二級的模擬題做,背了至少3遍二級語法,唯獨沒有練過翻譯哈哈。真題大概也做了5.6遍,因為會有重復啊!~今年有一篇有7道選擇題的閱讀就出自于零幾年的二級真題,大概在02-04年之間?當時做的時候就不太會,還各種查字典,現在看來真是占了大便宜呀!~前面的漢字寫假名和假名寫漢字真的是太坑爹啦,各種長短音混淆你!~還是要記扎實啊! 再說說翻譯,翻譯可能耗時最久。我假期參加了補課班,有老師講各種翻譯技巧,收獲很多,個人覺得那種上課得來的知識比自己看書要更容易記憶吧,有語境和氛圍在里面。可能也因人而異。我看了《非文學理論翻譯與實踐》《中式英語之鑒》《高級英漢翻譯理論實踐》《名校全真試題精解(英漢互譯)》(星火英語的,北外主編的)還有二筆的教材。二筆的教材做了能有2-3遍,其余的書看了1-2遍,練習也都做了。不過理論我摳的并不是很細的那種。我每天會讀經濟學人,FT,但是從來沒有翻譯過那些文章,只是讀一讀,不會的地方看看人家怎么翻譯的。還翻譯過APEC的文章,那時候主要是為了看看結構和一些單詞。我會用本子翻譯,用紅筆批改,把一些錯誤用熒光筆標注上,比如說一些比較高級的詞匯或是語法問題。每周都會復習一遍。還要總結比如說“促進”這個詞的各種表達,翻譯時候最好還是不要用重復的詞吧!~這種到復試視譯的時候也很管用!~翻譯術語的話就是總結英語點津,然后用了不刻板的材料,特別厚,還買了什么特色詞匯來著,有點忘了。我不會死記硬背單詞,就是反復讀,但我背單詞從來不會用筆寫,因為我寫一寫就變成機械抄寫了,根本不往腦子里走。很多人是這樣,所以還是不要自欺欺人好了!~政府工作報告貌似我沒有翻譯過,也只是看看那些詞。 最后說說百科。我是每10天寫一篇作文,大小作文都寫,嚴格執行。每天會背三個小時百科。最開始5月份的時候是各種讀。大概是到9月份才開始著重記憶,外加死記硬背。我高中文科,但是歷史奇差無比,高考也只有20多分,好在其余兩科還比較好。哎,都不好意思說了,百科用的也是學姐的資料,還有補課班的資料。不過我著重背的大都是文學的,結果今年題型全改了。希望學弟學妹們要有所借鑒,不要單一背誦了。有人說先讀讀那些書比較好,但是我覺得還是先過一遍詞條,然后再讀書,把這些詞條串起來比較好。純屬個人建議。我還讀了《2000個你應該知道的文學常識》,好像叫這個名字。后期12月份的時候,通過微博關注了各種MTI百科的東西,可以通過那上面的詞條來檢驗自己的背誦。不過說實話,考試的時候各種抄原文,能寫多少寫多少。帶數字的還是要好好背誦,比如說今年的“四大菩薩”,這種事不給你任何機會瞎編加關聯的。有些東西被翻譯術語的時候也要順帶了解了,或者說背百科時候要想想怎么翻譯,都是相通的。還有至于作文,我也讀了兩本高考滿分作文,總結了各種古人今人的例子,不同題材的。 一時也想不起來該說點啥了。當時考試的時候各種搜經驗貼,現在一定要給迷茫中的人們一點指引。各種痛苦挫折啊誰都有過,堅強挺過來了就勝利了!學習啊真的累不死人的,哈哈,我就是9月份開始啊從不睡懶覺了,真的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我比較笨,所以只能這樣了,還是希望大家邊學邊玩也能考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