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 于 2014-4-30 12:54 編輯
接到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金融系擬錄取的通知已經10幾天了,說真的沒有太多的喜悅之情,可能這個結果早在意料之中(初試68+68+126+128=390,復試91,加權排名20),同時因為二戰也沒什么值得炫耀。當我們非常期盼得到一樣東西或者是取得某種成就,并且長期為之努力奮斗,最終得償所愿時,我們可能會欣喜若狂,高興不已,還可能會低落、失望、迷茫。我就屬于后者,因為我突然發現除了當我點開擬錄取名單看見我赫然在列并且名列前茅時有一點難以控制的激動和興奮,之后的感覺很難稱得上高興。果然得不到得才是最好的,我更喜歡享受過程,達到頂峰那一刻我發現真正讓我懷戀、迷醉的是為了成為Uiber的那段難忘時光。所以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可以說是貿大國金金專考研經驗貼,同樣也是我的心路歷程,以此緬懷我的兩年貿大之路,同時如果能夠對后來者有所幫助,則是意外之喜了。(可能有些啰嗦,沒有耐心的童鞋請繞道,但是看完后你肯定不會后悔) 自我介紹下吧,本人本科就讀一非985、211的渣渣學校,專業網絡工程,當年受廣大人民群眾“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潮放棄了大優的文科,攻讀劣勢理科,這個悲劇就不多說了,大家應該都懂的。我說這是為了說明我考貿大的初衷:1、是我深厚的名校情節沒有在本科得到滿足 2、是我從小喜歡政治經濟,現在卻要當碼農我很不開心 3、是希望借讀研有一個全新的起點和平臺,不要給未來的我留有無法彌補的遺憾。如果你在看我的帖子,現在就可以給你打打氣,3跨學生考貿大都行,你怕什么,只要你真的想考,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靠你的努力和考研信息獲取的完整度,當然有時還要加上一點運氣RP之類的東西。我覺得初衷或者說動機很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個人覺得為了混學歷,或者逃避就業,或者幾手準備就別報貿大了。首先貿大有風險,報考需謹慎,如果你不是那種學霸大神級人物希望打醬油或者一心幾用考上貿大是幾乎不可能的,你需要有強烈的動機和渴望。如果你為了混學歷,那也別擠這最火的報吧,報點簡單的。如果是逃避就業就更別報貿大金融專碩了,因為CFA、CPA還在等著你,專碩就是直面市場。 好了,現在說說走了無數彎路最終成為Uiber的我對貿大金融專碩考試的認識。英語一、政治、396經濟學綜合、431金融學綜合,比較奇葩的組合,同時431金融學綜合也就是我們說的專業課里還有50分的專業英語翻譯,這就構成了貿大金融專碩的特色:偏重英語和專業課,數學比較簡單,同時要求一定的邏輯思維和寫作能力。英語的重要性不需多說,英語單科線過不了的人不可勝數,而且貿大還有50分的英語翻譯,具體在考場上就是基本沒有思考時間,看一句英文直接翻一句中文的節奏。專業課來說,本來貿大出題不難,但是因為范圍比較廣,同時出題超綱多少完全看學校老師心情,可能本科就是金融或者國貿的童鞋還好些,對我這種純跨專業的人來說真的比較難,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要有不同的準備。(具體情況會在后面一一分科目說明)
一、英語:單詞紅寶書+某某閱讀100(200)篇+張劍黃皮書閱讀基礎加提高篇+張劍新題型及翻譯專項+張劍作文100篇+真題解析 我自己評價英語一直不錯,可能我的英語復習方法不是適用于每個人,因為我對那些考研班、老師說的各種方法,技巧嗤之以鼻。我不否認那些小的技巧有一定作用,但是花時間去研究各種技巧真不如自己踏踏實實的多做幾篇閱讀。我曾經看見一個同學買了個英語視頻,里面的老師拿了10年的真題,很跳躍的總結某年某篇某一問和另外某年某篇某一問如何相同,有什么技巧快速解題,還有一個同學聽老師的話把真題研究了無數遍,卻沒有把自己買的閱讀練習和模擬卷做完………..真的,我覺得這些都是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做法。英語哪那么多技巧,踏踏實實把紅寶書單詞背完,然后做上幾百篇的閱讀比什么都強,在這基礎上你要有時間可以去研究下一些技巧、出題規律,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我的建議: 1、詞匯:從5月就開始拿上紅寶書背吧,認識的、熟悉的可以跳過,生僻的就邊讀邊寫,做上記號,不要求自己一遍記住,需要做的就是repeat and repeat,5月到7月每天至少一小時,專門記單詞。當然紅寶書只是基礎,當你紅寶書記得七七八八時就開始把做閱讀里累積的單詞自己整理成本,放一起記憶。可能3、4個月后就不需要專門花固定時間來記單詞了,因為不認識的越來越少,只需要把每天做閱讀里遇到的單詞過一遍就行。 2、閱讀:這需要視你本人英語基礎而定,如果你的障礙不只是很多單詞不認識,同時句式,語法一團糟的話,我建議你先把句式、語法的問題解決一下。因為考研英語和4、6級不同,句子明顯復雜很多,各種從句、倒裝的使用使得句子看起來也很長。張劍的長難句專題里應該有語法、句式的講解,同時把歷年的長難句總結分析了下。在具備一定的詞匯積累及語法過關的情況下,可以開始做閱讀了,不推薦直接做張劍的閱讀,因為現在就開始做張劍的純粹浪費,個人覺得張劍的閱讀(基礎篇及提高篇)均是最接近真題的閱讀資料,應該留到后面做。而最開始就隨便買本閱讀做做吧,因為這個階段在于熟悉考研閱讀的風格,習慣長句、從句,及記憶其中的生單詞,即培養語感,而所謂的閱讀技巧、在哪找答案、注意文章的承接轉合、把握全文的架構放到做張劍閱讀黃皮書里吧。需要強調的是,特別在起步階段,不要追求閱讀的數量,而應該追求質量,意思是讀一篇算一篇,里面的生單詞、詞匯搭配必須挑出來釋義并記憶,不懂的句子必須慢慢分解讀懂,這樣精讀的話可能消化一篇閱讀比做完一篇閱讀本身還要耗時,但是效果卻是毋庸置疑的。你會感覺讀得越多,生單詞越少,閱讀速度越快。所以前期每天閱讀4篇加吃透至少2個小時。到后期的話,可以更加注重怎么解題,即通過做張劍閱讀黃皮書及真題學習從全局把握,即速讀1-2段時就嘗試找到文章的中心,然后讀每段時心中默默總結每段講的什么,注意找到每段起承上啟下的句子及中心句,可能有意忽略一些不重要信息,迅速摸清文章總體構架,作者的情感頃向是最重要的。還要,我們很可能會遇到4個答案中有2個都是對的,這樣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就文章重點、作者意圖而言更正確的一個,這就需要自己去揣摩了。 3、完型:沒有什么好方法,因為完全是高中考法,靠自己的基礎、語感去做了,我是沒有專門練習的,因為太細節、知識點太雜了,時態、語態、詞匯、詞組、固定搭配,這完全是從小學習英語的基礎決定的,非一時之功。當然考研的完型更注重文章的整體架構,所以讀懂文章仍然是最主要的。有的人甚至放棄完型,去蒙去猜,因為20空10分耗時多,得分少,雖然我不認同,但是不得不說我認真做也就6、7分,別人猜也4分左右。 4、新題型:還是推薦買張劍的新題型專項,選標題就不說了,這種考法比較簡單,就是讀懂段落大意就完了。排序和7選5難一些,因為文章肯定比閱讀里的長,需要大致讀懂文章但是又不可能逐字逐句去讀,所以這就需要有速度找出每段中心、讀懂每段重點的能力。需要強調的是,這兩種考法都非常宏觀,十分考較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和能否速度找到表示起承轉合的關鍵詞和關鍵句,有時能速度找出它們的話甚至不用去讀那一整段說什么。 5、翻譯:個人覺得這是閱讀能力的另外一種考法,掌握語法、句式翻譯就對了一半,至于具體的個別詞怎么翻譯更好,整個句子怎么表達更通順,自己揣摩,也可以參考張劍的翻譯專題。 6、作文:多練習,沒有別的技巧,因為不同的話題需要我們自己去造句,自己去把自己儲備的詞匯、句式整合起來。說一個笨辦法,買本張劍的作文100篇,對著每個話題直接寫,絞盡腦汁去寫,然后對照范文,積累不會的詞匯,積累好的句子,也可以適當用一些套話、模版,但是千萬不要太依賴它們,只是小小借鑒就好了。曾經有一年某考區老師對一些千篇一律的模版式作文給出了個位數的分數,真是得不償失。
二、政治:教育部大綱+肖秀容命題人1000題+沖刺8套卷+當年中央會議或者決議的全文+時事政治+真題 個人覺得政治比較簡單,因為考的內容除了大綱的內容,就是當年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的熱點及會議內容。前者需要的是記憶和理解,后者需要的是知道加上會將大綱中的知識和材料中的內容聯系起來,有話可說,盡量往大綱中靠,適當說些大話、套話,這大家都懂的。總的來說政治還是需要一定的文科思維,因為在大題中很多時候都是自由發揮的。 1、單選及多選:基本就是考大綱里的內容了,少數是時事。這里可以說下我第1年復習政治和第2年復習政治的差別。第1年我跟風去報了個班,拿著老師總結的資料、重點去復習,大綱成了我查閱細節的資料,貌似考了個62.第二年我完全不要資料了,我僅僅拿著大綱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就做命題人1000題和模擬卷了。考了68,而且這是公認今年北京考區公共課壓分的大背景下,我個人覺得正常情況是70+。請相信我,大綱才是王道,你只要通過其它方式了解各章節重點就好,因為從歷年的出題來說都能總結出來哪部分大概考多少分,主要考什么內容。然后完全不需要任何大綱解讀、名師解讀之類的資料,更不用報班了。你拿著大綱逐字逐句開始讀吧,到了大學馬上畢業或者已經畢業的年齡有什么是不能理解的呢,這不是數理化,這是政治,最多哲學部分晦澀難懂一點,其它部分大綱都寫得很詳細很清楚了,你需要做的是先一遍一遍的看它們,慢慢熟悉它們,然后按重點記住它們,建議到了后期可以自己疏理每章的構架、重點,以大括號、中括號、小括號的方式表示出來,然后自己看著這份構架圖去還原每個知識點,這就達到了極致:把一本書從厚讀到薄,再從薄讀到厚。當然不可否認,這需要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總結能力。 2、大題:第一題肯定是馬哲,基本都是給例子讓你說明用了什么原理,然后對現實生活有什么意義,我們應該怎么運用這些原理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么說來解答也就簡單了吧,就按這思路去靠大綱的內容唄,這是死的。之后的大題無非是經濟、政治、社會管理、改革、文化建設、歷史聯系現實、道德和法律這幾個方面,解題思路都是先讀材料,馬上聯系回大綱里對應的內容,聯系材料表達出來,然后一般都需要再聯系現實去擴散,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即可。就今年來說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全文都很重要,基本涵概了各個方面,直接搬里面的內容寫都可以。
三:396綜合:機械工業出版社邏輯、寫作、數學全套+高數上下冊、線代、概率課本+跨考教育集團出版的396解析+人大出版社:經濟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題庫 個人覺得這門課和英語、政治有比較大的區別,在我看來,英語、政治完全是很難走捷徑,只能以王道取勝,所以我不贊成這2門去報班或者看過多的資料、解析,但是396是真的是實力+技巧+做題或者書寫速度的綜合。比較依賴好的資料、解題方法。 1、邏輯:機工出版社講解得非常詳細了,公務員考法,考查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我就不班門弄斧了,書里面對每一類邏輯題都有解析,需要強調的是做題的速度,因為3小時20道邏輯+20道數學+兩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因為數學20道題中還有10道是解答題,需要書寫過程,所以時間很緊張,所以做邏輯時盡量用排除法、試錯法等技巧,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到45分鐘,如果在邏輯的最后幾道題你遇到是題干非常復雜,選項也非常復雜的話,甚至可以猜答案,或者先放一放。 2、數學:可以說是數三的超級簡化版本,而且考點非常固定。所以沒有必要把高數、線代、概率從頭過一遍或者是弄本數三的書復習,需要做的就是找出這些考點的對應知識,然后各個擊破,機工的數學部分和跨考教育的396解析已經幫你一個點一個點總結了,你只需要老老實實去掌握它們,然后每個知識點分析后都有例題讓你訓練,把這兩本書吃透,然后做完人大題庫的10套題,數學部分70分拿到65+是很輕松的。因為每個題都不難,還是強調做題速度和準確性。 3、作文:第一類作文個人覺得很無腦,每年都是給一個事例或者現象,然后給出支持者、反對者的不同態度和論據,讓你就此寫可行性分析。當然正反方的論據都會有問題,你就找出這些問題并說出為什么有問題,最后接論一般都是:正反雙方的論證都不嚴密,還需要進一步論證、推敲。當然不能像我說的這樣很白話地寫出來,機工的寫作部分給了許多模版、套話,還把各種論證的問題總結出來了,都可以套用的。一般來說只要找到問題并說明清楚就行了,其它就是遣詞造句、文采的問題了。第二類作文類似高考作文,可能給個事例、可能給個名言然后讓自己就此自命題寫作,我個人是沒有任何準備,拿到題目就隨便寫,因為這是長年的積累,大家可以回憶高考作文怎么寫的也行,無非是多些修辭、比喻,用上氣勢磅礴的排比,或者舉例…………總的來說作文部分拉分不大,而且很難準備,看自己從小的寫作水平了,千萬別偏題就好。
四、專業課431綜合:國貿副院長蔣先玲的《貨幣銀行學》、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羅斯的《公司理財》前18章、國際金融、國際貿易部分貌似沒有指定用書、Economist、Time、FT等英文雜志期刊、金圣才的課后習題答案及對應資料 跨專業的我覺得沒有資格就專業課的復習加過多評論,只能把自己怎么復習的說說,可能對跨專業的有所借鑒,本專業的同學可以忽略。同時,因為14年的專業課出的很簡單,各種120+、130+,今年貿大的金專復試線能達到367,排全國第6高,就是拜專業課出得簡單所賜。那么很明顯,15年的專業課肯定會回復正常難度或者出現13年的超綱情況,所以15年的同學要提高警惕,個人覺得不但要掌握好指定3本書的內容,還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面擴展。反正專業課準備再充分都不為過,因為就算考不到,以后讀研的過程中也能用到。 1、《貨幣銀行學》:因為是本校國貿院副院長編寫,出題時相當有偏向性,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曾經真題中出現各種課后題、名詞解析。所以蔣的貨銀是重中之重,100分中絕對能占到50-60.特別是跨考的同學一定要從頭到尾將這本書過5到10遍,課后題習也必做!個人覺得利率決定理論、期限結構理論、金融市場及構成、銀行業務及監管、貨幣政策是重點,而利率理論的具體應用及計算、貨幣市場的子類、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措施及國際協調、貨幣傳導機制、貨幣供需平衡分析、金融衍生品是難點。 2、《貨幣金融學》:外國人寫的書風格迥異,和貨銀有內容是重復的,但是也有許多不同的,主要是站在美國、國際的角度寫的。像14年的最后一道題泰勒公式就出于這本書,還多了些國際資本流動、外匯管理理論、國際監管。個人覺得這本書考的內容還是大大少于貨銀,但是不意味著能輕視。 3、《公司理財》:不得不承認羅斯的第八版很經典,很嚴密,而且也能符合中國人思維。這本書只考前18章,復習時也要很踏實的將課后習題做完,特別是股票和債券的估值、凈現值的計算、CAPM模型、APT模型、MM定理,絕對的重點和考點。其實這一門是很實務性的,很好出題。幸好考試不讓用計算器,免除了年金、現值、股票債權估值方面的計算,同時學校就這部分出的題不多也不難。 4、國際金融、國際貿易、IS-LM模型、國際收支平衡:這部分內容沒有指定用書,靠自己去擴展,可能考可能不考,一考就容易超綱。個人覺得有時間還是多擴展下比較好,最好是宏觀經濟學也學過最好。誰都不知道貿大15年怎么出題,像14年這樣貼近指定課本的情況應該再難出現。 5、關于專業英語:3段翻譯,2段比較短各15分,最后一段比較長20分。總的來說不難,不夠專業,只是涉及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大眾都知道的,比如金融市場、凈現值、股票等。比較少有生僻的單詞,但是也要熟悉普通的專業詞匯。建議多讀Economist、Time、FT等英文雜志期刊,這些都很經典、專業,讀慣了他們你會覺得考試的內容很簡單,要的是翻譯速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英語,所以還打印了不少Economist、Time的部分期刊,然后邊讀還查了非常多的生單詞,這對詞匯的積累作用很大,在后期做英語閱讀時我基本沒有不認識的單詞。我覺得431綜合需要寫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必須要有很緊張的感覺,我兩次做431都是奮筆疾書,在交卷前幾分鐘才勉強做完,都還有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關于復試(貿大金融專碩只有面試): 流程及時間:一般在國家線出來一個星期內貿大就會公布各專業復試線,然后兩個星期后就會安排面試。第一天上午資格審查和體檢,第二天下午面試。面試具體流程是: 1、簽到和抽簽:在指定時間到指定教室就做,然后簽到。完畢后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對應一個面試老師組(3到5個老師組成)。今年我們國金分了10個組,每組13人。然后每個人進行組內抽簽,即1-13號簽,按先后順序到不同教室進行面試。 2、面試程序(15分鐘左右):進去不需要自我介紹,一般是你一坐下,打個招呼,英文老師就會讓你從數篇英文文章中抽一篇,3分鐘默讀,然后讓你朗讀其中一段,看你發音怎么樣。然后就這篇文章提問,還可能隨便讓你用英語聊你的學習、工作、家庭,什么都可能,看老師心情。當然都不需要你說很多,當然都需要用英文。然后轉到專業課老師,專業課問題的難度和數量完全取決于老師,沒有規定,沒有范圍。然后如果幾位老師都沒有正式問題了可能直接叫下一位,也可能聊聊家常,看看你的知識面啊,人生觀啊,職業規劃啊。因為面試刷人的比例比較小,然后又是各院系自己決定程序,內容,所以自己的實力,外表,談吐,運氣,老師心情都很重要,不可預測性還是比較大的。 3、我的面試經歷:我運氣算比較好的,抽到的簽順序比較靠后,我覺得到后來老師們都會松懈,或者說寬容些,自己還能問問前面出來的同學問的什么內容,雖然不太可能又問到自己,但是有心理準備還是好得多。當然,我承認當我站在教室門口,等著上一個同學出來時,心情還是很復雜很緊張的,因為你完全不知道老師會問什么,擔心場面失控。忐忑不安中過去了20來分鐘,因為我前面一個男同學面完了我才能進去,而且老師還會對他進行打分什么的。然后前面的男生終于一臉復雜地出來了,然后我就被學姐叫了進去。一進去看見5個老師圍著大辦公桌坐著,前面有一個明顯給參加面試的學生安排的位置,我就說了句“老師們好”,就坐下來了。坐下后最中間的一女老師讓我把面試表交給她,(后來才知道我們組是她負責寫評語的總合其它老師打出的分數)交表后最左邊的一位男老師就用英文讓我自己抽篇文章,然后告訴他文章編號,我抽到的是4號文章(貌似一共5篇)。告訴他編號后,他就給我3分鐘看文章,因為都知道看完后需要朗讀,所以我是默讀的。我抽到的文章講的是4G網絡技術的推廣、蘋果等手機生產商對4G的開發應用及中國4G市場的現狀。我默讀完后就抬頭示意老師我看完了,老師就問我文章的main idea,我順利回答。然后老師就問我工作內容是什么(因為面試表上顯示了是否應屆及工作單位),我就用英文把我所在公司啊,工作內容啊說了一通,盡量說詳細。估計老師看我實在沒得說了,也卡在了一句話上(當時我的確是一下想不起來一個單詞了)就對我說:that is enough。英文部分就算完了,然后左邊第二個,也就是挨著英文老師旁邊的一氣質甚佳的女老師發問了:你了解我國按揭還款的兩種方式嗎?然后我很誠實地說不了解(其實我是想讓老師換題,因為的確有換題的說法,就沒說了解一些,直接說不了解)然后老師居然沒換,給我提示說就是:“等額本息還款”和“等額本金還款”。我就知道等額本息還款,主要是老師還要問我選擇哪種,為什么。我還是本著真誠的原則說兩種方式適用不同人群,但是因為不了解等額本金還款,所以不好評價我會選哪種好。其實我當時很緊張,因為我本能地覺得這問題肯定不難,而且老師已經提示了我,但是沒辦法,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就是運氣(我前面同學被問到的是互聯網金融,如此熱門的話題,怎么都了解,而且肯定能說上很多)。還好老師比較寬容(可能看我本科是計算機,完全和經濟、金融不沾邊)換了個簡單的問題,是關于現金流的時點、利率、風險的,我終于能把公司理財的知識用上了,然后還加上自己的理解說了一通,明顯看那女老師表情松了下來,我知道算我僥幸過關了。然后就完全進入了聊家常時間,老師問我本科學什么、為什么工作了還要考研等,最后問到我對自己的規劃,這時我已經很放松了,因為我知道我肯定沒問題了,因為初試390大概排在30幾名(內部傳出的排名消息),然后既然老師都已經和我各種聊天了,總不可能給我打太低,而我390的初試分不需要打高分,打個平均分甚至比平均分還低一點都沒事。我就笑著對老師說,如果你們錄取了我,我就先去旅行一個月,果然幾個老師就笑了起來。然后我說玩一趟回來開始準備GRE,CFA考試(其實我是想顯示自己對金融是有強烈興趣,并對自己未來有明晰的規劃),然后專業課就問我是不是想出國,想去哪個國家。之后的聊天就非常開心了,還隨便聊了幾句老師就說我面試完了,讓我出去并叫下一位。 4、我及對貿大國金面試的理解: (1)面試被刷風險不大:因為一般是按差額120%的比例進入面試,除開大概10%的推免保研,意思是120個人進面試會錄取90人。今年137人進復試(7個在職)錄取了120人,比例非常高。當然對于剛好擦線的同學風險還是有的,比如今年有幾個367、368的同學被錄上就算非常幸運。同時還有好幾個380+的因為面試成績太低,加權總分排到120之外,這樣的分數被刷肯定非常可惜。 (2)運氣、人品因素比較重要:因為抽到不同組很可能你的復試分就差別很大,以這次為例,我們10個組里有兩個死亡組,老師就各種難的專業問題放出來,甚至問宏微觀、審計、數學,還不帶提示、換題什么的,分到這兩個組就自求多福吧。而包括我這個組在內的好幾個組,老師很寬容,經常問1-2個簡單的題就放你過關了,或者各種聊家常。 (3)穿著、談吐、思維邏輯給老師的整體印象比較重要:因為在整個面試的10-20分鐘內,你和老師會有許多溝通、交流,因為每個人本科專業不一樣,可能老師會因為你跨專業對你專業問題上放水,但是你必須展示出來你是有能力在讀研期間有一定作為的。 (4)心態比較重要:首先應對自己報有自信,不要畏首畏尾。遇到實在不會的問題可以笑著對老師說:這方面我不是很了解。如果遇到比較了解的問題,要能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甚至和老師互動,老師是很喜歡看到自信陽光、談吐不凡、才思敏捷的學生,說白了,這問題能不能都回答對不重要,重要是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展示出自己的素養,讓老師喜歡你。
好了,如果你能夠看完我這篇超長、超全面的貼子,那么你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也在一點程度上認可我些的內容。寫得比較自我,不足之處請見諒,權當是我個人的咾叨絮語吧。這兩年考研過程中斷斷續續發生了很多事情,痛苦有之、狗血有之,生活中的不順、工作與考研的糾結、與家人的爭執、矛盾集中爆發,好在2014的本命年里,各個方面都慢慢轉好,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在磨礪我、重塑我,讓我成熟。我說這些,是想對在看這篇貼子的你說,無論你是1戰還是2戰,無論你本專業還是跨專業、無論你所在的是985、211還是渣渣學校,只要你堅定了考研、考貿大的決心,就放手去做吧,不要故慮太多,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考研是一種經歷,是對心志的一種磨練,無論成敗都是值得的! 真心希望能在UIBE遇到你!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更廣闊的天空! Uiber 2014年4月28日
ps:用戶名即為本人qq,有需要可加,注明“2015貿大金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