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研究生
L學姐: 22級華工新聞與傳播學碩上岸,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110+,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120+;復試成績:80+
課程模塊 01備考解析 02復試考試內容解析 03備考資源與策略 04備考規劃與管理
01 備考解析 1.歷年復試情況以及復試安排 形式: 往年線下,近三年線上,今年也有可能線下 - 時間線(建議收藏):
- (22級華工新傳的時間線,僅供今年參考,具體關注官網)
- 初試成績(一般2月中下旬到3月初;廣東省2022年是2月21日17:00)→預估進復試
- 國家線(3月11日)
- 校線(3月12日)
- 復試錄取方案(3月16日)
- 院線(3月16日)如22級學碩復試線370招16,專碩復試線382招23,每年都可能擴招
- 復試通知書打印(3月17日)
- 復試名單(3月21日)
- 復試考生須知與平臺操作指南(3月22日)
- 復試短信通知分組(3月22日)
- 學校模擬演練(3月25日)
- 正式復試(3月28日)
- 復試成績通知(3月29日)→抓緊聯系導師
- 師生見面會(3月30日)
- 擬錄取名單通知(4月1日)(——調劑系統開放(4月6日))
- 錄取公示期(4月1日-3日、5月13日)
- 體檢與調檔函等其他事項完成(關注官網,在規定時間前完成即可)
- 錄取通知書(7月初)
2.歷年復試錄取分數線與國家線 關注往年三個分數線:國家線、校線、院線 1.國家線(A區B區具有不同的總分線與單科線,其決定能否調劑) →如廣東省是A區,2022年新傳國家線總分367分、單科公共課56分、單科專業課84分
2.校線是復試基礎線(有總分線和單科線) →如2022年華工新傳校線總分370分、單科公共課60分、單科專業課90分
3.院線是復試資格線(決定能否進入一志愿復試,院線≥校線) →如2022年華工新傳院線370分(學碩)、382分(專碩)
·關注一些數據: 今年統考招生人數(總招生名額減去推免名額) 往年進復試的比例(統招錄取人數:復試名單人數) 華工往年復試比基本處于1:1-1:1.6區間
→如2022年華工新傳學碩復試比即為: 統招錄取人數16人:復試名單人數25人=1:1.56(即每1.56個人里面能錄取1個人) →往年復試比×今年統招人數→推測今年進復試名單的人數→推測進復試/復試邊緣(復試與調劑兩手抓)/完全無緣復試(工作或再戰) ★建議大家只要有一線希望都要好好準備復試,也是完全有可能逆襲的。
補充: 2022年,學碩統招16、復試人數25、復試比例1:1.56 2022年,專碩統招23、復試人數28、復試比例1:1.22 ![]() ![]()
02 復試考試內容解析 1.華工復試重要內容講解【筆試、面試】 復試考察形式: 往年線下,近三年線上,今年也有可能線下 其他復試材料準備要先參照去年發布的準備
線上復試(2022年) →線上復試內容/項目:(順序每年不太一樣) (1)綜合素質與專業知識考核(100分)→老師可能會針對PPT有1-2個點提問 準備5分鐘以內PPT,匯報內容包含個人簡介、學習工作經歷、獲獎情況、畢業論文選題及摘要、科研實踐經歷和成果等。 (2)專業課考核(100分)→抽題,有2問,10min 根據2022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復試科目進行考核內容設置。考題由考生抽簽作答。 (3)外語聽說能力測試(100分)→抽題,有1問,5min 5分鐘。口語測試題由考生抽簽作答,評委和考生進行口語交流,根據考生表現綜合評分。 以上三部分內容一起進行,每名考生復試時間為20分鐘。
→線上復試成績計算辦法: 復試成績=專業課考核成績×30%+綜合素質與專業知識考核成績×60%+外語聽說能力測試成績×10%(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數) 總成績=初試成績×60%+復試成績×40%×5(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數) 初試占比60%,復試占比40%
·線下復試(2019年): 第一天早上: 集中到院樓教室——按老師點名提交資料——簽名并抽簽順序——在教室里等待叫號——參加英語面試5mins——面試完立即拿東西離開教室 第一天下午: 集中到教學樓教室——進行筆試兩小時——結束后離開 第二天早上: 集中到院樓教室——提交體檢表和導師雙選資料——簽名并抽簽順序——-在教室里等待叫號——參加專業面試15min——面試完立即拿東西離開教室 第三天上午: 集中到院樓教室——公開錄取名單——被錄取者立馬前往體檢——導師見面會
→線下復試成績計算辦法: 1.錄取總成績=初試成績*50%+復試成績*50%*5 2.復試=筆試權重50%+英語口語面試10%+專業面試40%
→復試專業筆試(滿分100分,閉卷考試時間120min,占復試成績50%):
2019年復試筆試真題(2020-2022都無筆試): 1.如何看待計算廣告學? 2.材料電影《流浪地球》豆瓣評分,用沉默的螺旋解釋材料 3.用傳播學理論解釋新媒體治理新農村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4.如何打造老年人節目? 5.四全媒體、人工智能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2.復試注意事項【導師選擇、調劑建議】 復試科目: 980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具體看每年官網發布的考綱) 初試內容+跨文化等知識補充,新聞史沒列,復試基本不考 《品牌傳播學》(段淳林、戴世富著)可補充看看
·主要方向: 新聞學、網絡傳播、影視、品牌、跨文化(具體學的方向還是跟著導師)
·導師: 官網有詳細介紹和聯系方式
·調劑建議(信息戰): 關注其他院校官網、調劑系統開放時間、經驗貼
03 備考資源與策略 3.1復試參考書目介紹 980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 ![]() 考試范圍包括: 新聞學基礎、傳播學理論、廣播影視歷史與理論、新媒體與網絡傳播、品牌傳播理論與方法、傳媒管理等。 ↓ 初試書目、筆記、專題基本都要復習(學碩補充跨文化) 新聞史基本不考
04 備考規劃與管理 4.1復試經驗分享 認識復試: 1.復試與初試區別:重要的是“開口說” 2.報班問題:報不報都行,報班也只是幫助自己更快獲取信息、幫助提升表達(本質還是信息戰+多練習,買個安心)
→復試三階段(初試出分就可以開始了)【包括備考時間規劃與心態】
第一階段(鋪墊):初試結束(2022年12月底)——初試分數出來(2023年2月下旬) 收集信息: 關注時間與各種分數線、官網復試流程、復試考綱、招生導師信息(官網、近年論文、特點與人品)、復試經驗貼(隨時開始) 其他: 讀書(新聞傳播學相關+其他;豆瓣)、自薦信、簡歷、畢業論文、研究計劃、初試基礎知識鞏固、關注熱點事件、可找短期實習(新傳相關)
第二階段(重要!):初試分數出來(2月下旬)——院校專業復試前(如華工一般3月底)
英語: 搜集日常問答和專業詞匯英語、復試真題(準備自己的答案)、2-5min自我介紹(熟悉背誦)
專業課: 收集復試真題(提前思考答案、練習)、復習初試、關注熱點、關注導師近年論文 報班(模擬復試、每天錄音練習、了解導師):找伙伴組隊練習:
每天騰訊會議1h三人輪流問答(初復試真題均可,專業課與英語問題各一個,均5min內) 客觀評價他人回答、逐步學習改進、分享最新復試信息、互相檢查復試必備物品與流程 日常自我練習:錄音問題并回答、注意復盤優化、拖鞋哥“復試開口說”
考前模擬(每星期一次) 其他: 自薦信+*送到導師郵箱 準備并熟背中英自我介紹2-3min 復試PPT(畢業論文、研究計劃、實踐和科研經歷) 多讀書(專業課與課外讀物至少1-2本;簡單介紹、分點寫下感受、設想考題)
第三階段(展現):復試當天——選好導師 ·復試環境與設備: 安靜的房間、網絡連接、攝像頭與麥克風(PPT能順利展示)、線上復試需要雙機位(支架、攝像頭、電腦、騰訊會議下載)、手機勿擾模式、注意光線(不要逆光) ·證件:身份證、復試準考證、初試準考證、承諾話術等 ·著裝:可正式或學生裝、淡妝
·記住流程(線上): 順序——檢查證件——PPT展示(5min)+提問——抽題——英語(5min)——專業問答(10min) ·時間把握:順序靠后則提前準備一些備考資料放旁邊可看、多熟悉PPT5min內講完 ·答題注意:框架意識、問題意識、基礎理論知識和熱點
·其他: 自信大方、適度緊張、謙虛、有禮貌、時間觀念、流暢 答題有條理(分點、總結、基礎知識牢固、結合熱點) 聲音洪亮且語速適中(不要有太重的背誦痕跡) 有側重有亮點更好
4.2復習時間規劃及備考心態管理 心態: 復試并不可怕,老師也很友好 自信、禮貌、謙虛、條理 寄語: 都是好的結果,相信都會有更好的選擇與發展。 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還在進行。 ★希望你們永遠保持歸零的心態,重新開始。
學姐個人復試經驗分享: 復試的備考首先需要到它與初試最大的區別就是需要“開口說”,不管是英語問答,還是專業課問答,甚至是個人的自我介紹等等,都需要與老師進行交流。由于我自己初試成績優勢并沒有很大,所以整體復試備考過程都是選擇穩扎穩打。針對去年的線上復試,我的復試備考總體分為三個階段,大家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適當地調整與準備。
第一階段(鋪墊):初試結束(2022年12月底)——初試分數出來(2023年2月下旬) 這段時間一方面是對初試緊張備考的一次簡單的休息,另一方面也是重新準備一次“新的考試”——復試。因此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繼續收集相關信息,關注往年的初試出分、各種分數線發布、復試考試通知等時間節點,基本上和去年不會相差太大;還可以隨時關注一下官網復試往年流程和復試考綱內容,甚至還可以開始留意自己感興趣的招生導師。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后期備考更加沉著地應對。 另外,由于這段時間比較長,大家也可以去找一些與新傳相關的短期實習,這樣能夠增加自己的實踐經歷;閑暇時間也可以多讀幾本專業書籍或者其他課外書籍,復試也是完全有可能被問到最近讀的書;還可以準備一下到時候準備聯系導師的自薦信和簡歷,這部分可能也需要大家不斷打磨與修改,包括自己的畢業論文和研究計劃的介紹等等;復試的備考內容其實也與初試內容息息相關,大家還是需要再次鞏固一下基礎書目和筆記,并且隨時關注最近的熱點,復試也是完全有可能考熱點事件看法的。 整體來說,這段時間還是比較寬松,大家的備考相對沒有那么緊張,只是需要適當了解一些復試基本信息,并做好基礎準備。
第二階段(重要!):初試分數出來(2月下旬)——院校專業復試前(如華工一般3月底) 第二階段在初試成績和排名出來了以后,按照往年的復試比例和今年的統招人數推算自己能否進入復試,處于危險邊緣的同學可能還需考慮復試和調劑兩手抓。 復試英語的備考整體比較簡單,占比也不是很大,只是需要大家養成開口交流并且有自己的語料庫,保持流暢就沒有太大的問題。這部分大家也可以去搜集一下復試英語的常見日常問答和專業課英語問答(個別專業課詞匯的英語翻譯也需要記憶)。練習英語回答時除了基礎的日常問題以外,還可以收集往年華工的復試英語真題,提前構思自己的答案,并且準備可以反復運用的語料庫。另外可能還需要準備2-5分鐘左右的英語自我介紹,多熟悉記憶就可以。 在專業課方面,專業課問答占比比較重,因此需要多多練習。首先我們需要收集華工復試真題,方便后期練習問答;其次初試的基礎知識都需要再次鞏固,適當了解熱點;華工導師的論文也需要再關注一下(尤其是感興趣的方向),學碩還需要看一下跨文化傳播方向的導師論文,適當了解一下。關于是否需要報班,我個人建議是報不報都可以,如果求穩或者信息獲得迅速,可以報一個,但是建議最好是華工機構(這種針對性更強)。我當時報的復試班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每天練習錄音問答,每星期還有學長帶我們進行一次模擬復試,另外還可以向學長學姐了解感興趣的導師。另外但是我自己買的拖鞋哥9.9復試課我覺得也有很多干貨值得大家去看看。專業課問答這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多練習,最好能夠找幾個小伙伴每天騰訊會議練習口頭問答,這樣就比較貼近真實考場狀態。練習問答的題目可以用華工初試復試的真題,練習多了以后還可以嘗試總結自己的回答技巧和經驗,比如答題要分點、結合熱點和理論、具有問題意識、保持流暢自信禮貌謙虛、控制時長等等。 除了基礎問答以外,還需要準備自薦信、簡歷、中英文自我介紹、復試PPT等。復試PPT準備的內容可以先按照往年官網要求準備,比如自我介紹、獲獎證書、實踐經歷、科研經歷、畢業論文摘要、研究計劃等。需要注意的是PPT展示時間限制在5分鐘以內,這也就提醒我們需要有亮點、有重點才能讓老師記住。考前還可以嘗試從老師的視角出發,設想有可能針對PPT的后續提問,提前想好自己的回答也是有幫助的。
第三階段(展現):復試當天——選好導師 如果是線上考試的話,復試的前幾天需要提前準備自己復試的安靜房間。大家需要提前檢查網絡連接是否順暢、電腦的攝像頭的麥克風是否正常、PPT能否順利展示、雙機位是否需要支架、手機是否開啟勿擾模式、光線問題等等。基本證件照按照復試錄取方案里面的要求準備即可;著裝不一樣是正裝,只要干凈整潔的學生日常裝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可以畫一個淡妝。整體的復試流程就是:大家集中抽取順序、按順序進入復試會議考場、檢查證件、展示PPT(5min)、針對PPT提問、抽題號、英語問答(5min)、專業課兩個問答(10min)。復試注意時間把控,順序靠后的同學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復習資料看看或者多熟悉PPT。整體問答過程最好能夠做到:自信大方、禮貌、謙虛、流暢、基礎知識牢固、具有問題意識與框架意識、有重點有亮點、聲音洪亮語速適中、把控時間、較少語癖等等。 以上都為我自己去年線上復試的備考經驗,今年如果突然改為線下也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去了解一下線下復試流程。這種情況下可能也會需要筆試,所以可能也需要提前練習一下。 最后就是復試結束以后,還需要注意不要和別人提到復試相關問題。第二天(線上)出總排名就可以立刻聯系導師了,注意不要一次聯系多個導師。沒有錄取的同學可能需要再次準備調劑或者工作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樣,都是好的結果,相信大家未來都會有更好的選擇與發展。考研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還在進行。希望你們永遠保持歸零的心態,重新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