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9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交流] 深度剖析!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考情(含擬錄取名...

[復制鏈接]

743

主題

1044

帖子

3520

積分

高級戰友

Rank: 4

精華
1
威望
32
K幣
3488 元
注冊時間
2021-5-2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2-12-27 18: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包含以下內容:

①學院/專業介紹②專業方向及學制③學費獎學金情況④擬錄取名單⑤就業介紹⑥國家線&復試線⑦考試科目介紹⑧考試備考策略格⑨考試備考策略⑩?復試注意事項

01
學院/專業介紹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位于廣州市天河區五山校區西湖邊,組建于2008年1月,由原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三個學院合并而成,是華南理工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學院辦學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
學院設有機械制造工程系、機械電子工程系、機械學系、汽車工程系、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研究所、金屬材料制備成形及裝備研究所、工程訓練中心等教學與科研行政機構,擁有教學、科研和辦公用房面積3.78萬平方米,各類科學儀器設備近2萬臺。擁有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3個省部級科研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工306人,其中專任教師207人,其中教授9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9人)、副教授66人、其他高級職稱19人,講師36人,其他中級職稱61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12人;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廣東省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5人、省級培養對象13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3人。
在本科教育方面,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機械電子工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名牌專業)、車輛工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工程6個本科專業及機械類創新班(本碩、本博連讀)、機械工程(卓越雙語班)兩個特色班。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259人。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3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安全科學與工程4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3個工程博士授權點;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3個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學院“機械工程”被評為A-,并列全國第十。目前,學院有各類在校研究生1541人。
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設,學院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近五年(2015-2019年)先后獲得國家、省部級等各類科研獎勵23項,其中國家科技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二等獎9項,中國優秀專利獎4項;授權各類專利2188件,發表三大索引論文3960篇;出版專著教材17部。學院已成為全國尤其是華南地區機械、車輛及材料加工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致力于培養知識結構合理、能力全面、具有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相關行業的骨干和領導者。學院始終堅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更好的成績回報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由華南理工大學與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共建,以智能制造領域世界著名學者、原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美國國家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吳賢銘教授的名字冠名,是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四方共建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首批建設學院之一。
學院面向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城市、智能器件等新興領域,提供前沿科學與工程研究的聯合平臺,開展基礎前沿科學技術研究,旨在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優質教育,為先進科學工程研究提供卓越服務。
作為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校區首批建設的新學院,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一方面將繼承與發揚華南理工大學的優良傳統,為學生提供堅實、全面的基礎教育,以及深入、前沿的科研經驗。另一方面將與國際著名大學合作,引入全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取國際視野,成為新一代智能工程師,引領社會發展。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是以數學、物理、化學、力學、材料學、控制學、計算機等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以理論分析、物理實驗、工程試驗、計算機仿真等為手段,研究和解決機械在設計、制造、運行、控制、管理、使用、維護等方面理論及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和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機電工程及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技術分析,從事各種機械、機電產品及系統、設備、裝置的研究、設計、制造、控制、編程,數控設備的開發、計算機輔助編程,工業機器人及精密機電裝置、智能機械、微機械、動力機械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制造、開發、應用研究,以及從事技術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通訊地址: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381號華南理工大學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廣州市番禺區興業大道東777號,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D1-b320
聯系電話: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研究生學生工作辦公室:*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研究生教學事務、研究生招生020-81182106
學校官網: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http://www2.scut.edu.cn/smae/main.htm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http://www2.scut.edu.cn/wusie/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02
專業方向及學制

學院代碼及名稱:
(101)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301)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專業代碼及名稱:
(101)【080200】機械工程
研究方向: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02機械電子工程
03機械設計及理論
04制造工程智能化檢測及儀器
05車輛工程
06智能工程
(301)【080200】機械工程
研究方向:01智能工程
學制:全日制三年

03
學費獎學金情況

(一)學費標準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為:定向/非定向生8000元/年;

(二)獎助學金
我校對非定向就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設立“學業獎學金”,覆蓋面100%,最高額度達12000元/人/年;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設立“國家助學金”,標準為每年6000元/人/年;同時,教育部設有“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20000元/人。此外,學校還設有各類企業捐贈獎助學金,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可通過申請“學校困難補助”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擔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研管)崗位等方式獲得資助完成學業。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按相關規定和標準繳納學費,不享受獎助金,學校不安排住宿。

04
擬錄取名單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與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05
就業介紹

機械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國家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高新技術公司應用CAD及分析軟件從事各種機電產品及機電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究、設計、制造,如:進行工業機器人、微機電系統、智能裝置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制造、開發、試驗與研究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機械、儀器儀表、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機械/設備/重工 2、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3、新能源
4、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5、汽車及零配件 6、其他行業
7、計算機軟件 8、原材料和加工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機械工程師、高級機械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工作,大致如下:
1、機械工程師2、高級機械工程師3、結構工程師4、自動化機械工程師
5、電氣工程師6、機械設計工程師7、助理機械工程師8、模具工程師

工作城市:
畢業后,上海、深圳、東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上海2、深圳3、東莞4、蘇州5、廣州6、北京7、杭州8、武漢

就業前景
隨著經濟日趨繁榮,制造及服務業均需求大量曾接受專門訓練的機械工程師及技術員。
雖然新科技導致生產程序自動化及電腦化,但大部份與工業營運及儀器制作有關的程序,仍是以機械原理為依歸。
鑒于各行業均朝著高科技的方向發展,相信各級機械技術人員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

06
報錄比剖析
101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統考報名人數350人,統考錄取人數為121人,推免直升67人,報錄比約為2.68。301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統考報名人數38人,統考錄取人數為26人,推免直升7人,報錄比約為1.46。
101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考試錄取人數從2020年出現錄取人數遞增,2021年報考人數減少。301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報考人數從2019年至2021年一直在遞增。

07
考試科目介紹

初試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7|材料力學


初試參考書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全國統考科目,考試大綱、考試題型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201|英語一:
全國統考科目,考試大綱、考試題型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301|數學一:
全國統考科目,考試大綱、考試題型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807|材料力學:
選讀書目:材料力學本科通用教材
教材:《材料力學》劉鴻文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學》單輝祖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般使用劉教材,單教材習題較難。
專業課(807材力)參考書及復習經驗:
1、劉鴻文本書重要性:大多數考生使用。
2、單輝祖本書重要性:習題綜合性強,適合刷題。


復試參考書目
904|機械設計基礎:
選讀書目:
1、《機械設計基礎》黃平、朱文堅主編,華南理工出版社2004;
2、《機械設計基礎—理論、方法與標準(第2版)》黃平、徐曉、朱文堅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

08
專業題型分值

專業題型分值
807材料力學
本考試采取計算題形式出題。
904|機械設計基礎:(分值,按100分計)
1、 選擇、判斷題(10-20分)
2、 填空題(10-20分)
3、 簡答題(30-60分)
4、 證明題(10-20分)
5、 計算題(10-20分)

09
考試備考策略

1. 考研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非常重要。前期準備包括物質資料的準備和心理上的準備。物質資料準備主要涉及到所考學校的一切信息,包括所選學校所選專業的專業實力、師資力量、學校環境、專業課考試難度、歷年考研錄取人數和分數、錄取人中保送名額所占比例、公費自費情況、研究生畢業去向、歷年考研真題、所有與考試有關的筆記、在讀研究生的經驗分享、所選學校是否有歧視外校情況等。這些資料的掌握有助于考生確定學校與專業,有助于考生更好的了解復習的方向。其次是心理準備,因為考研一般戰線較長,因此這期間考生會出現厭學、無法堅持等各種心理狀態,因此,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對于取得好的成績十分重要。

2.復習期間準備
按照考研大綱,依照考研參考書目,熟讀參考書,記憶知識點。
第一輪就是過一遍書和書上的例題,先暫且別急著做課后練習,因為比較多,你看一章書,做一章習題會把你一輪的復習時間給拉長很多,建議在暑假兩個月將書過一遍,書上的例題搞懂,如果有上課課件可以跟著課件看內容,會事半功倍。

第二輪的時候就開始著手做課后練習題,這時候看第二遍書,因為有了第一輪的基礎,看著一遍的時候,你的速度會快很多,這時候效率較高,然后看一章內容,做一章練習題。有的練習題較難,將你不會做和因為計算錯誤的題用不同顏色的筆區分開,然后在你第三輪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輪的時候你就著重看你那些做錯的課后練習題,如果是知識點的沒搞懂就返回去看書,如果是計算錯誤就再算一遍,如果是看了答案一點頭緒都沒有的題就去請教老師或者其他同學。第四輪就是做真題,做的時候一定要計時,用空白的A4紙來模擬答題卡,按照考試的要求來做每一套真題,每個步驟都寫清楚,這樣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屆時上了考場也不會慌張。

10
復試流程&準備

1.筆試準備
專業課筆試(占復試成績的50%),筆試時間為2小時,采用閉卷考試,自帶計算器,滿分為100分。

2.面試準備
? 外語口語和聽力測試(占復試成績的10%),滿分為100分。
? 綜合素質與專業知識面試(占復試成績的40%)滿分為100分。
? 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
1. 初試成績占錄取總成績的60%,復試成績占錄取總成績的40%。根據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計算錄取總成績。
2. 面試建議
? 謙虛+禮貌+自然
? 回答要有邏輯:第一...第二.../首先...其次...最后...
? 真不會的問題就坦然說不會,不要胡編亂造
? 把握時間,注意語速

11
復試注意事項
考生參加網絡遠程視頻復試采取“雙機位”兩套設備同時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其中一套設備用于網絡視頻復試,另一套設備用于遠程視頻監考。考生需提前做好以下準備:
①安靜無干擾、光線充足的復試場所,網絡連接良好,需配備有線網絡、wifi、4G或5G移動網絡,網速能充分滿足視頻傳輸要求。
②視頻復試設備推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設備運行流暢,攝像頭、麥克風、音頻能正常工作(使用臺式機的,硬件配置需滿足上述要求)。
③保證設備電量充足,網絡連接正常
④正式復試前關閉錄屏、外放音樂、鬧鐘
⑤開飛行模式防止電話來電、微信和QQ視頻通話等影響復試正常進行的情況。
⑥加入會議要實名制輸入(復試序號+復試機位+姓名,復試序號+監考機位+姓名),例如:1+復試機位+張三三,1+監考機位+張三三
⑦正式復試時妝容需要考生五官清楚顯露,女生盡量高馬尾顯得有精神,化淡妝,口紅的顏色不要太鮮艷,看著有氣色就好,回復老師要有禮貌,不要說大話,整個過程一定要自信,表情自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7 05:40 , Processed in 0.062953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