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 *, *)]學院介紹 [color=rgb(*, *, *)]學院概況 [color=rgb(*, *, *)]水產養殖專業隸屬于水產學院,海大的“王牌”專業之一。水產學院于1946年設立,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水產教育單位。于1986年和1998年分別獲得當時我國唯一的水產養殖和漁業資源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被人事部批準為水產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07年水產學科被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長期以來,水產學科一直為中國海洋大學兩大核心和重要特色學科之一,并成為我國歷次水產業革命性浪潮的主要推動者和實踐者。在2004、2007和2012的三輪全國水產學科評估中均獲得第一名,在2017年公布的學科評估中獲評A+,同年入選教育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color=rgb(*, *, *)]師資力量 [color=rgb(*, *, *)]學院現有教職工136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工程、實驗系列教師15人,教授54人,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87%。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0人,中國海洋大學“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人,“筑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4人。 [color=rgb(*, *, *)]招生信息 [color=rgb(*, *, *)]2023招生專業目錄 [img=528,*4]https://pic2.zhimg.com/80/*2-0a4d92260abe5dd469de05034d79b5f9_720w.jpg[/img][color=rgb(*, *, *)]2023招生信息不變,不區分研究方向,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color=rgb(*, *, *)]歷年分數線 ![]() [color=rgb(*, *, *)]歷年統招人數 ![]() [color=rgb(*, *, *)]注:以上以上招生人數不包含推免人數。 [color=rgb(*, *, *)]考試科目 [color=rgb(*, *, *)]2023初試科目大綱 [color=rgb(*, *, *)]416 普通動物學與普通生態學 [color=rgb(*, *, *)]一、考試性質 [color=rgb(*, *, *)]本考試為水產學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涵蓋《普通動物學》、《普通生態學》兩部分內容。《普通動物學》主要涉及動物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形態、分類、習性、生殖發育與系統演化等。主要考察考生對動物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普通生態學》以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為目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 [color=rgb(*, *, *)]二、考查目標 [color=rgb(*, *, *)]本考試目標為: [color=rgb(*, *, *)]1、《普通動物學》要求考生了解動物學的概念、發展史、動物分類與進化理論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各主要動物類群的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和生活習性;了解各類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動物體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各門類的系統演化關系。 [color=rgb(*, *, *)]2、《普通生態學》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生態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生態學研究基本方法,了解當前生態學研究的發展動態與熱點問題,初步具備利用生態學基本原理與方法分析和解決社會實踐中資源、人口和環境等生態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color=rgb(*, *, *)]三、考試形式 [color=rgb(*, *,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0 分鐘。 [color=rgb(*, *, *)]四、考試內容 [color=rgb(*, *, *)]《普通動物學》部分: [color=rgb(*, *, *)]1、基本概念與進化理論 [color=rgb(*, *, *)]動物學的定義及分支學科,動物學簡史,動物機體構成,動物分類、命名基礎知識。 [color=rgb(*, *, *)]動物進化原理,生命起源與動物進化的例證,動物進化規律和進化譜系,動物地理區劃。 [color=rgb(*, *, *)]2、原生動物 [color=rgb(*, *, *)]原生動物的主要特征;鞭毛蟲類、肉足蟲類、頂復類(孢子蟲類)和纖毛蟲類及代表動物的主要特征;原生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color=rgb(*, *, *)]3、多細胞動物總論 [color=rgb(*, *, *)]多細胞動物的共同特征;個體發育;多細胞動物的起源假說。 [color=rgb(*, *, *)]4、多孔動物門(海綿動物門) [color=rgb(*, *, *)]多孔動物門的主要特征、進化地位。 [color=rgb(*, *, *)]5、刺胞動物門 [color=rgb(*, *, *)]刺胞動物門的主要特征;水螅綱、缽水母綱和珊瑚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 [color=rgb(*, *, *)]6、旋裂動物(冠輪動物) [color=rgb(*, *, *)](1)旋裂動物(冠輪動物)的概念與主要門類。 [color=rgb(*, *, *)](2)輪蟲門:輪蟲門的主要特征;輪蟲的生活史。 [color=rgb(*, *, *)](3)扁形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渦蟲類、吸蟲類和絳蟲類及代表動物的主要特征;寄生蟲對寄生生活的適應及更換寄主的生物學意義。 [color=rgb(*, *, *)](4)環節動物門:環節動物門的主要特征;多毛類、寡毛類、蛭類的主要特征。 [color=rgb(*, *, *)](5)軟體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的主要特征及其高級階元的分類;雙殼綱、腹足綱和頭足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 [color=rgb(*, *, *)]7、蛻皮動物 [color=rgb(*, *, *)](1)蛻皮動物的概念與主要門類。 [color=rgb(*, *, *)](2)線蟲門:線蟲門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 [color=rgb(*, *, *)](3)節肢動物門:節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及其高級階元的分類;甲殼亞門(綱)、六足亞門(昆蟲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color=rgb(*, *, *)]8、后口無脊椎動物 [color=rgb(*, *, *)](1)棘皮動物門:棘皮動物門及其代表動物的主要特征;棘皮動物門的分綱。 [color=rgb(*, *, *)](2)半索動物門:半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 [color=rgb(*, *, *)]9、脊索動物門 [color=rgb(*, *, *)]脊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分類和起源,各亞門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動物。 [color=rgb(*, *, *)]10、圓口綱 [color=rgb(*, *, *)]圓口綱的主要特征、分類和起源,圓口綱的原始性與適應寄生或半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color=rgb(*, *, *)]11、魚綱 [color=rgb(*, *, *)]魚綱的主要特征、分類、起源與進化,魚類的洄游,魚類的經濟價值。 [color=rgb(*, *, *)]12、兩棲綱 [color=rgb(*, *, *)]兩棲綱的主要特征、分類、起源與進化,兩棲綱動物從水中向陸地登陸成功后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式。 [color=rgb(*, *, *)]13、爬行綱 [color=rgb(*, *, *)]爬行綱的主要特征、分類、起源與進化,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動物演化史上的意義,爬行動物的經濟價值。 [color=rgb(*, *, *)]14、鳥綱 [color=rgb(*, *, *)]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的主要特征,鳥綱的分類及代表動物,鳥類的繁殖,恒溫在動物演化史上的生物學意義。 [color=rgb(*, *, *)]15、哺乳綱 [color=rgb(*, *, *)]哺乳綱的主要特征,各亞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胎生和哺乳在動物演化史上的重要意義。 [color=rgb(*, *, *)]《普通生態學》部分: [color=rgb(*, *, *)]1、緒論 [color=rgb(*, *, *)](1)生態學定義 [color=rgb(*, *, *)](2)生態學研究對象 [color=rgb(*, *, *)](3)生態學的分支學科 [color=rgb(*, *, *)](4)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color=rgb(*, *, *)](5)生態學的發展趨勢 [color=rgb(*, *, *)]2、有機體與環境 [color=rgb(*, *, *)](1)生態因子概念及其分類 [color=rgb(*, *, *)](2)環境因子(溫度、水、光照、溶解鹽類、溶解氣體等)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color=rgb(*, *, *)](3)利比希最小因子、限制因子與耐受性定律 [color=rgb(*, *, *)]3、種群生態學 [color=rgb(*, *, *)](1)種群的概念及特征 [color=rgb(*, *, *)](2)種群的結構及增長模型 [color=rgb(*, *, *)](3)物種遺傳變異和選擇 [color=rgb(*, *, *)](4)物種形成 [color=rgb(*, *, *)](5)生物的生態對策 [color=rgb(*, *, *)](6)種內關系 [color=rgb(*, *, *)](7)種群的動態及其調節 [color=rgb(*, *, *)]4、群落生態學 [color=rgb(*, *, *)](1)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 [color=rgb(*, *, *)](2)群落的結構及動態 [color=rgb(*, *, *)](3)種間關系及其特征 [color=rgb(*, *, *)](4)生物群落的演替 [color=rgb(*, *, *)]5、生態系統生態學 [color=rgb(*, *, *)](1)生態系統的一般特征 [color=rgb(*, *, *)](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 [color=rgb(*, *, *)](3)地球上生態系統的主要類型及其分布 [color=rgb(*, *, *)]6、應用生態學 [color=rgb(*, *, *)](1)水域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 [color=rgb(*, *, *)](2)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color=rgb(*, *, *)](3)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color=rgb(*, *, *)](4)水域的富營養化和赤潮 [color=rgb(*, *, *)](5)生態系統服務理論 [color=rgb(*, *, *)]五、是否需要計算器 [color=rgb(*, *, *)]否。 [color=rgb(*, *, *)]2023復試科目 [color=rgb(*, *, *)]F0502 水產養殖學綜合考試 [color=rgb(*, *, *)]一、考試性質 [color=rgb(*, *, *)]《水產養殖學綜合考試》是中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涵蓋《蝦蟹類增養殖學》、《貝類增養殖學》、《魚類增養殖學》等內容。 [color=rgb(*, *, *)]二、考查目標 [color=rgb(*, *, *)]本考試力求反映水產養殖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蝦蟹類增養殖學、貝類增養殖學、魚類增養殖學等方面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水產養殖學專業人才。 [color=rgb(*, *, *)]1、《蝦蟹類增養殖學》要求考生系統理解蝦蟹類生物學及基本養殖原理與理念,掌握蝦蟹類養殖與管理的流程與關鍵技術,能夠運用所學理論、技術及管理原則,綜合分析具體實踐問題。 [color=rgb(*, *, *)]2、《貝類增養殖學》具體考察考生對貝類養殖基礎理論和生產技術的掌握與運用能力,測試考生對貝類養殖的生物學原理、苗種培育技術、養成技術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 [color=rgb(*, *, *)]3、《魚類增養殖學》要求考生全面、系統了解魚類增養殖理論和技術,熟悉主要養殖魚類的生物學特點,掌握水產經濟魚類的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商品魚飼養以及活魚運輸、魚類越冬等關鍵技術、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理論和管理技術,綜合分析實際問題。 [color=rgb(*, *, *)]三、考試形式 [color=rgb(*, *, *)]本考試為閉卷筆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color=rgb(*, *, *)]四、考試內容 [color=rgb(*, *, *)]《蝦蟹類增養殖學》部分: [color=rgb(*, *, *)](一)養殖生物學基礎理論與概況 [color=rgb(*, *, *)]1.蝦蟹類養殖生物學 [color=rgb(*, *, *)]蝦蟹類的生長、繁殖與生態習性;主要分類特征;習見種類。 [color=rgb(*, *, *)]2.養殖概況 [color=rgb(*, *, *)]蝦蟹類主要養殖種類及其養殖特性;主要生產方式及特點;主要養殖模式。 [color=rgb(*, *, *)](二)蝦蟹類苗種生產技術 [color=rgb(*, *, *)]1、苗種生產工藝流程與技術關鍵 [color=rgb(*, *, *)]2、親體培育 [color=rgb(*, *, *)]親體來源與培育技術;促熟培育技術與工藝。 [color=rgb(*, *, *)]3、水處理工藝及水質維護技術 [color=rgb(*, *, *)]水質指標與水處理基本原則;水質管控原則、工藝流程與技術特征。 [color=rgb(*, *, *)]4、餌料系列與投喂技術 [color=rgb(*, *, *)]蝦蟹類苗種生產餌料系列的組成及確立原則;投喂管理技術。 [color=rgb(*, *, *)]5、重要病原種類及控制策略與方法 [color=rgb(*, *, *)](三)蝦蟹類養成生產技術與管理 [color=rgb(*, *, *)]1、養成生產工藝流程 [color=rgb(*, *, *)]工藝流程組成;技術關鍵。 [color=rgb(*, *, *)]2、苗種中間培育 [color=rgb(*, *, *)]苗種中間培育的作用,中間培育工藝與技術要點 [color=rgb(*, *, *)]3、水質與底質調控及管理技術 [color=rgb(*, *, *)]蝦蟹類養殖水質標準;養殖系統水質與底質要素、調控技術及管理策略。 [color=rgb(*, *, *)]4、投喂技術 [color=rgb(*, *, *)]餌料與飼料種類及特性;投喂量確定及調整方法;投飼管理技術。 [color=rgb(*, *, *)]5、健康管理 [color=rgb(*, *, *)]蝦蟹類健康養殖理念;健康管理原則及策略;主要技術途徑及其特征。 [color=rgb(*, *, *)]《貝類增養殖學》部分: [color=rgb(*, *, *)]1、貝類養殖的概念和發展概況 [color=rgb(*, *, *)]貝類和貝類養殖學的定義;貝類與人類的關系;貝類養殖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color=rgb(*, *, *)]2、增養殖貝類的生物學 [color=rgb(*, *, *)]貝類的基本特征、外部形態、結構與功能;貝類的生態、繁殖和生長。 [color=rgb(*, *, *)]3、貝類的苗種培育 [color=rgb(*, *, *)](1)半人工采苗:貝類的生活史;半人工采苗的原理、不同生活型貝類的采苗方法;采苗預報;采苗效果的檢查。 [color=rgb(*, *, *)](2)室內人工育苗:育苗基本設施;水處理方法;餌料種類和基本要求;人工育苗的一般方法。 [color=rgb(*, *, *)](3)土池半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的應用范圍及一般方法。 [color=rgb(*, *, *)]4、貝類的養殖技術 [color=rgb(*, *, *)](1)固著型貝類:牡蠣的經濟種類、生態習性、繁殖與生長、半人工采苗與養成、人工育苗和養成技術;育種及新技術應用。 [color=rgb(*, *, *)](2)附著型貝類:扇貝的經濟種類、生態習性、繁殖與生長、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養成技術。 [color=rgb(*, *, *)](3)埋棲型貝類:主要經濟種類、蚶的生態習性、繁殖與生長、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養成技術。 [color=rgb(*, *, *)](4)匍匐型貝類:主要養殖種類、生態習性、繁殖與生長、餌料培養、室內人工育苗及養成技術。 [color=rgb(*, *, *)](5)珍珠的養殖:珍珠的定義、珍珠的成因、人工育珠的原理、珍珠的形成過程、珍珠的分類;育珠貝的主要種類、生態習性、繁殖與生長、插核季節、插核前的準備工作、插核部位和插核方法、珍珠的育成方法。 [color=rgb(*, *, *)]《魚類增養殖學》部分: [color=rgb(*, *, *)](一)魚類增養殖業與魚類增養殖學,我國魚類增養殖的特色及發展趨勢 [color=rgb(*, *, *)](二)主要養殖魚類的生物學 [color=rgb(*, *, *)]我國的魚類資源,養殖魚類的選擇,主要養殖魚類的食性、生長特點和繁殖習性等。 [color=rgb(*, *, *)](三)主要養殖魚類的人工繁殖 [color=rgb(*, *, *)]1.魚類人工繁殖的生物學基礎:魚類性腺發育規律及特點,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在魚類繁殖中的作用,環境因素對魚類性腺發育成熟和產卵的影響。 [color=rgb(*, *, *)]2.主要養殖魚類的人工繁殖:親魚培育、催情產卵、人工孵化。 [color=rgb(*, *, *)](四)主要養殖經濟魚類的苗種培育 [color=rgb(*, *, *)]1.主要養殖魚類苗種的生物學:食性及食性轉化、生長特性、棲息習性和對水質的適應。 [color=rgb(*, *, *)]2.魚苗的培育:靜水土池塘培育魚苗、室內水泥池微流水培育魚苗。 [color=rgb(*, *, *)]3.魚種的培育:靜水土池塘培育魚種、室內水泥池培育魚種 [color=rgb(*, *, *)](五) 主要養殖魚類的食用魚飼養 [color=rgb(*, *, *)]1.靜水池塘養魚:池塘基本條件及標準化改造、魚種放養前的準備、飼養管理策略,新型養魚模式。 [color=rgb(*, *, *)]2.工廠化養魚 :工廠化養魚的原理與特點、設施要求、飼養管理策略。 [color=rgb(*, *, *)]3.網箱養魚:網箱養魚的生物學原理和條件,網箱類型、基本結構及設置,飼養管理策略,網箱養魚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對策,深遠海養魚。 [color=rgb(*, *, *)](六) 活魚運輸 [color=rgb(*, *, *)]影響運輸成活率的因素、常用活魚運輸方法和提高活魚運輸成活率的措施。 [color=rgb(*, *, *)](七) 魚類的越冬 [color=rgb(*, *, *)]越冬期池塘的環境條件、越冬魚類的生理狀況、魚類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和提高魚類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color=rgb(*, *, *)](八) 魚類資源保護與增殖 [color=rgb(*, *, *)]魚類資源所面臨的問題、魚類資源的繁殖保護措施(繁殖保護,繁殖條件改良等)、魚類資源增殖(人工放流、魚類的移植馴化等)。 [color=rgb(*, *, *)]四、是否需要使用計算器 [color=rgb(*, *, *)]否。 [color=rgb(*, *, *)]大綱變化 [color=rgb(*, *, *)]1、《魚類增養殖學》部分考試內容(二)刪除了“養殖魚類的選擇標準和條件”這部分內容的考察。 [color=rgb(*, *, *)]2、2023考試大綱不再給出考核比例、題型和分值。 [color=rgb(*, *, *)]參考書目 [color=rgb(*, *, *)]416普通動物學和生態學: [color=rgb(*, *, *)]《普通動物學》第四版,劉凌云主編 [color=rgb(*, *, *)]《基礎生態學》第三版,牛翠娟主編 [color=rgb(*, *, *)]315化學農: [color=rgb(*, *, *)]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color=rgb(*, *, *)]《有機化學》第4版,汪小蘭主編 [color=rgb(*, *,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呼世斌,翟彤宇主編 ![]() [color=rgb(*, *, *)]315化學農屬于全國聯考,考綱會在9月份發布,最新的復習指南和習題冊要在9月份之后才出版。大家前期可以先使用前一年的資料,基本沒有什么差別,等最新的考綱出來可再進行補充。 [color=rgb(*, *, *)]《有機化學》里有些題目會稍微有點超綱,大家復習時要注意看考試大綱的范圍,沒有要求掌握,我們可以不去看他。《無機及分析化學》中考試會考的是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就是把無機分成兩個,儀器分析的化學和無機化學,你可以選擇這一本,也可以選擇趙士鐸老師的普通化學和無機及分析化學那兩本書,這本書相當于把這一本拆成兩本。參考書上的知識點都是差不多的。我們在復習完有機化學,復習完無機化學, 把課后習題都做完的情況下,可以做化學指南后面的幾道題,再做模擬題,模擬題做完之后再做真題。模擬題可以只做一遍,真題至少要做三遍。還是那句話,可能不會出原題,但是他一定會出跟原題差不多的題。就像我們初中數學的那種應用題一樣,題型都是一樣的。 [color=rgb(*, *, *)]備考經驗 [color=rgb(*, *, *)]1、動物學復習步驟 [color=rgb(*, *, *)]建議第一遍先看去年的考試大綱,先一章一章地看書,看完后再看每一章節的ppt,再看b站上有個北京師范大學的張燕云教授講的普通動物學。第二遍復習時,再重新看一遍書,把進化的縱向線和每個種類的橫向線串聯一下。第三遍,可以開始看真題,先自己做,再看答案,把容易錯的題整理一下。11月左右就可以開始背誦,我整理了個文件“動物學基本特征”,可以按照這個背,每年的會有一兩個沒有見過的,很正常。最后可以把歷年真題的簡答題和問答題整理到一張紙上,看著問題能夠回答出各個要點,能自己擴充,基本就可以了。 [color=rgb(*, *, *)]2、生態學復習建議 [color=rgb(*, *, *)]建議第一遍復習時,先看去年的考試大綱,一章一章地看書,看完一章看每一章節的ppt,再看b站上也有普通生態學的視頻,講的比較細,但是我感覺有點啰嗦,可以參考一下。第二遍復習時,再重新看一遍書,把幾個章節內在聯系把握一下。第三遍,可以開始看真題,先自己做,再看答案,把容易錯的題整理一下。11月左右就可以開始背誦,我自己整理了一些照片,里面是我今年最后背誦的生態學大題,基本上都覆蓋到了。可以按照這個背,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沒有見過的,很正常。復習要全面。最后可以把歷年真題的簡答題和問答題整理到一張紙上,看著問題能夠回答出來各個要點,能自己擴充,基本上就可以了。 [color=rgb(*, *, *)]一些內在關系,線索是種群生態學(由個體組成),群落生態學(由種群組成),生態系統生態學(由群落組成),然后是現在生態系統面臨的問題和方法。 [color=rgb(*, *, *)]以上每個系統,*自己的數量特征,空間特征,物種組成,遺傳特征和功能,注意把握這一條線索。 [color=rgb(*, *, *)]3、化學復習建議 [color=rgb(*, *, *)]先看無機化學,看一章再看相對應的視頻。注意看完一章做一張的課后題,我的資料里很全,也有課后題答案。再看有機化學,方法同上,注意總結每個官能團的反應,鑒別方法。做課后題。 [color=rgb(*, *, *)]暑假開始復習,爭取在暑假結束前,把兩本書復習一遍,之后不斷復習,復習完就忘很正常,都是這么過來的,后面復習會越來越快,越來越牢固。10月份呢左右做模擬題,真題兩天做一套,注意全真模擬。 [color=rgb(*, *, *)]可以說是專業課決定了考研的成敗,英語大家基礎差一點的話,可以考60分左右到70分,稍微好點能考到75分,政治的分數相差也不會太大,這兩門公共課成績波動也就在10分左右,專業課一門動物學你考了100考別人考130,差距一下就出來了。所以大家一定重視專業課的復習。 [color=rgb(*, *, *)]備考資料 [color=rgb(*, *, *)]本套資料包括普通動物學講義、基礎生態學講義、海大歷年真題及答案以及動物學填空題題庫等。主要以課本和海大老師上課課件為主體,結合歷年真題重要考點,涵蓋了海大水產學院考研初試全部考試內容。本書內容講解詳細,且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既適合基礎較薄弱的同學進行系統學習,也可以幫助有一定能力的同學進行總結和拔高。 [color=rgb(*, *, *)]本套紅寶書包含2008年-2021年(除2017年)的真題及答案。都是結合市面上的真題和答案不斷修改完成的,保證正確率。海大真題復現率很高,掌握好真題的出題規律和重點,對做題是十分有幫助的。建議盡量根據真題的考點來注重點,摸清出題特色,總結出答題模板,這樣才能把知識消化好。復習講究效率,只學習考點和重難點,不會浪費時間。梳理筆記整齊有條理,注重平時的積累和背誦,知識結構理解完整。 [img=*00,800]https://pic1.zhimg.com/80/*2-30be11e19203*810c7ed3fe4cb33f00_720w.jpg[/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