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6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洋地球] 【考情分析】23考研海大983+664地質學考情分析

[復制鏈接]

968

主題

1001

帖子

4887

積分

入駐機構

精華
0
威望
2
K幣
4885 元
注冊時間
2021-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2-6-14 1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專業介紹
名校情懷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國海大、海大,是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中國海洋大學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從1924年建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學院概況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至我國著名礦物巖石學家何作霖院士于1946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地質礦物學系。著名學者周明鎮院士、徐世浙院士、丘捷、白季楣、郝頤壽、張保民等教授曾在此執教。幾十年來,學院已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4000余人,成為國內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領域辦學最早、培養人才最多的院系。現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設的海洋地質學和海洋地球物理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資源與環境領域工程博士授予權;擁有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設的海洋地質學和海洋地球物理兩個二級科學碩士點、地質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擁有地質學博士后流動站。依托海洋科學一級學科接收海洋地質博士后流動人員進站工作。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00余人,教師95%以上具有國內或國外博士學位,其中教授32人,學科帶頭人有院士3人、泰山學者4人、筑峰工程教授3人,先后有3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
二、招生專業目錄
22年招生專業目錄
修業年限:3年
學費:8000/年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歷年的分數線情況
20年地質學專業是288分,21年是280分,也就是當年理科的國家線。但是在22年就需要311分了,22年海大的地質學專業進復試是311分,共有34個同學進入復試,前面大家也看到了招28個人,最新的名額上34個同學里面只招26個了,34個進復試還要刷掉8個。尤其是今年報考人數激增之后,分數線也是有著明顯上漲。
歷年統招人數
現在海洋大學的網站上已經不公布每年報考人數,只公布錄取人數。21年有60多個同學報考,最后招20個,20年招25個人,也是60多個同學報考,但是在22年,報考人數就上漲到了130多個,競爭壓力激增。
三、考試科目初試科目
664沉積巖石學
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名詞解釋:20%,簡答題:40%,論述題:40%
考試內容
1.掌握沉積巖的形成機理,包括沉積物來源、搬運和沉積作用、成巖作用
2.掌握沉積巖的顏色、成分、結構和構造特征
3.掌握沉積巖的分類和命名原則,各類沉積巖的基本特征、分類命名以及主要巖石類型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異同
4.掌握沉積環境和沉積相的基本概念、沉積相主要識別標志,常見沉積相特征及其相模式
5.掌握沉積巖石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6.了解沉積巖石學在地質歷史重建中的應用
983地球科學概論
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1、基本概念20%;2、簡答題40%;3、論述題和綜合題40%。
考試內容
1、地球起源、圈層結構與地質作用
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內部和外部圈層結構、各個圈層的主要特征和相互作用、地質作用等內容。
2、地球內部物理學
地球的基本物理場和巖石的物理性質,包括地球的形狀、大小、質量和密度等;地電場與地球電學性質;地磁場與地球磁性;地熱;地球重力的基本內容。
3、礦物學基礎
礦物及晶體的概念;礦物的化學成分;礦物的形態特征;礦物的物理性質(光學性質、力學性質及其它性質等);主要礦物(礦物的分類與常見礦物)。
4、巖漿作用與巖漿巖
巖漿及其活動方式(巖漿的概念、基本性質、化學成分及基本類型);巖漿噴出作用(巖漿噴發產物、巖漿噴發的方式、世界火山的分布);巖漿侵入作用(侵入巖的產狀、巖漿的同化作用與混染作用、巖漿的結晶分異作用);巖漿巖的一般特征(巖漿巖的顏色、成分、結構、構造);
5、外動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巖
外動力地質作用一般特征;外力地質作用的主要類型與特征;沉積巖的基本特征(顏色、成分、結構、構造);沉積巖分類。
6、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變質作用的一般特征(變質作用的概念、影響因素、主要類型、變質程度);變質巖的基本特征(顏色、成分、結構、構造);變質巖分類;三大類巖石之間的關系。
7、地球運動和構造地質
構造作用的概念與基本方式(運動方向、類型及表現);巖石變形與地質構造(水平構造、傾斜構造、褶皺構造、斷裂構造);構造運動的旋回性;地層接觸關系;地震(地震的概念;地震波;地震強度;地震的類型;地震的空間分布);板塊構造(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及板塊運動的動力)
8、地質歷史中的生物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化石及其特征(化石形成和保存類型、化石的分類和命名);古無脊椎動物;古脊椎動物;古植物。
9、地球的地質演化
地質年代(相對地質年代(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切割包裹律、同位素年代、地質年代表));中國古大陸形成和生物記錄(中國前寒武紀生物記錄、華北板塊形成史、揚子板塊形成史、中國南華紀和震旦紀古地理);地質歷史時期的重大地質事件(巖石圈事件、生物圈事件、水圈和大氣圈事件)。
10、地球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的概念、類型及在地球上的分布;礦床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成礦作用分類;內生成礦作用及典型礦床、外生成礦作用及典型礦床、變質成礦作用及典型礦床等。
11、人與地球
人類社會與地球環境;人為地質作用;人地關系;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等。
復試科目
F0401地質學綜合
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礦物學部分:10%
巖石學部分:50%
構造地質學部分:30%
地史學部分:10%
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礦物學
礦物及晶體的基本概念、礦物的化學成分、礦物的形態、礦物的物理性質、礦物的成因標型;礦物的分類命名、主要礦物類型的化學組成特征、晶體結構及其鑒定特征。
第二部分 巖石學
(一)巖漿巖石學
巖漿與巖漿作用、巖漿巖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化學成分與礦物成分之間的關系、巖漿巖的結構構造、產狀和相特征、巖漿巖的分類依據及分類方案、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結構構造、主要巖石類型及鑒定特征;掌握堿性巖、火山碎屑巖和脈巖類的基本特點和鑒定特征;掌握巖石物理化學相圖及其對巖石成因和結構構造特征的解釋;掌握巖漿巖多樣性的影響因素、巖漿演化機理、不同構造背景的巖漿巖組合和巖漿巖的成因。
(二)沉積巖石學
掌握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和一般特征、沉積巖的結構構造、掌握沉積巖的分類和命名原則,各類沉積巖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異同;掌握沉積環境和沉積相的基本概念、沉積相主要識別標志,常見沉積相特征及其相模式;掌握沉積巖石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具有初步利用沉積巖石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地質科學問題的基本能力。
(三)變質巖石學
掌握變質作用的基本概念、變質作用機制、變質作用因素、變質作用的PTt軌跡、變質作用分類、變質反應和變質帶、變質雙帶、變質巖的基本特征和分類命名、變質巖的礦物共生分析、變質相和變質相系;掌握區域變質巖、接觸變質巖、動力變質巖和混合巖的基本特征、主要巖石類型及鑒定特征,理解變質作用與大地構造之間的關系。
第三部分 構造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地質體的基本產狀及沉積巖層構造,沉積巖的原生構造及頂、底面識別標志,地層接觸關系,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之間的關系;構造研究中的力學基礎、變形巖石應變分析基礎,應力,應力狀態,應力摩爾圓,應力場,變形與應變,巖石力學性質;劈理、線理和節理的特征與分類,與褶皺、斷層構造的相互關系及其形成機制;褶皺要素、褶皺的幾何學分析、平行褶皺與相似褶皺、同沉積褶皺與底辟構造、褶皺的形成機制、褶皺的組合型式、與褶皺伴生的劈理、擦痕等構造、褶皺層中的應力分布特征;斷層的幾何學要素,正斷層、逆斷層與平移斷層的概念及其應力狀態,斷層效應,斷層的識別標志,斷層巖,斷距,同沉積斷層的概念與特點;伸展構造的主要表現型式、地塹與地壘、斷陷盆地、裂谷變質核雜巖的概念、大陸伸展構造模式;逆沖推覆構造的幾何結構與組合型式、雙重逆沖構造、反沖構造、逆沖推覆構造的分帶、分層和分段性、逆沖推覆構造的擴展方式、斷層相關褶皺;走滑斷層的基本特點及幾何結構、走滑斷裂帶的應力狀態、拉分盆地與花狀構造的概念與特點;韌性剪切帶的類型、糜棱巖的種類、韌性剪切帶運動方向的確定;地質圖讀圖并做圖切剖面;熟練掌握赤平投影方法,熟練掌握巖層產狀和斷層產狀的求解方法。
第四部分 地史學
地史學的研究內容,地史學發展歷史中的重大爭議事件及其意義、地層形成和沉積環境、相分析及其主要方法、主要沉積相類型及其特征,地層形成的沉積作用與地層學基本原理,古地理分析;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層、地層單位、地層系統),地層及其屬性特征、地層劃分對比的原則和方法,地層單位及其類型,巖石地層單位的特征和系統,年代地層單位的特征和系統,生物地層及其單位,層型,年代地層和地質年代,各類地層單位之間的關系;歷史構造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板塊構造、大地構造分區、構造旋回和構造階段,地槽地臺學說),歷史大地構造分析及其方法,板塊構造的基本內容(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古板塊邊界及其標志,中國主要的古板塊,威爾遜旋回,主要構造階段。前寒武紀地史(前寒武紀的劃分,前寒武紀的生物紀錄,太古宙的巖石類型,華北板塊前寒武紀地史的主要階段和特征,華北板塊陸核的形成,華北板塊中、新元古代地層序列和地史的特征,揚子板塊前寒武紀地史的特征,南華紀和震旦紀地史及其特征);早古生代地史(早古生代的劃分,早古生代的生物界(重要門類、生物界發展的重大事件、生物相合生物分區),中國早古生代古地理特征,華南地區早古生代古地理格局和沉積歷史,華南地區早古生代地史的主要特征,華北板塊早古生代地史的過程和特點,華南地區和華北地區寒武紀地層序列,早古生代的構造運動,早古生代的礦產)晚古生代地史(晚古生代的劃分,晚古生代的生物界(重大變革、重要門類、重要事件),中國晚古生代古地理及其特征,華南地區晚古生代地史的過程和特征,華北地區晚古生代地史過程和特征,華南泥盆紀和華北石炭紀地層序列,晚古生代的構造運動,晚古生代的礦產;中生代地史(中生代的劃分,中生代的生物界及其重要演化事件,中國三疊紀古地理特征,中國侏羅紀-白堊紀古地理特征,中國華南、華北地區三疊紀地史的特征,中國侏羅紀-白堊紀地史的特征,中生代的構造運動,中生代氣候和礦產;新生代地史(新生代的劃分,新生代的生物界,中國古近-新近紀古地理,中國東部古近紀和新近紀沉積類型,中國第四紀古地理,中國第四紀沉積物類型及其分布,第四紀氣候及其特征)。
近幾年疫情原因,海大大部分專業采用線上復試。
四、參考書目
983地球科學概論的參考書:一本是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的楊坤光和袁晏明的《地質學基礎(第二版)》,這本地質學基礎也是海大的本科生自己在用的教材,內容很精煉,重點也很突出;另一本是舒良樹的《普通地質學(第四版)》,這本書是彩印的,里面有很多地質現象都是由彩圖展示的,不管是對于跨考的學生,還是對于本專業的考生來講,這本書都是很推薦的。大家自己在復習過程中可以對照下每一章后面的習題,檢測一下自己掌握的程度。
參考書目作者出版社
地質學基礎(第二版)楊坤光 袁晏明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普通地質學(第四版)舒良樹地質出版社
664沉積巖石學的參考書:兩本任選其一即可。第一本是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石油大學的朱筱敏老師主編的第五版的《沉積巖石學》;另一本就是《沉積巖與沉積相》,664考試的整個范圍就是兩個部分,沉積巖是沉積相的基礎,在考試里面比重也會更大一點。《沉積巖與沉積相》也是海大的部分同學在本科期間所用的教材。這兩本大家認選其一就可以了。
參考書目作者出版社
沉積巖石學(第五版)朱筱敏石油工業出版社
沉積巖與沉積相(第二版)何幼斌王文廣石油工業出版社
五、學長備考經驗分享
這個部分給大家講一講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和一些在心態上的管理,可能會比較枯燥,也有可能主觀性比較強,但是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1.學習計劃。這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有計劃,才能保證你的效率。首先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規劃。對有的同學來說公共課,尤其是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前期階段,英語就要在背單詞和語法上花大量的時間,前期在專業課上花的時間就會比較少;而可能有的同學英語就比較強,在前期就有大量時間學習專業課,進行第一輪專業課分析。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大致的劃分出自己的學習階段。
以我自己為例,我會計劃從準備考研開始到暑假之前每天花多長時間學習。有了計劃以后在投入到學習,一定要經常總結,每個星期可以回顧一下自己這個周的進度或者學習效率,甚至每晚睡覺之前都可以回顧一下自己今天狀態是不是還可以。
其次就是在總結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和自己的優勢所在,然后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比如說有的同學可能學了一段時間之后,覺得兩門專業課的其中一門對知識結構的把握是比較清晰了,但是對另一門比較模糊,那你在后面的時間劃分就要有側重。
專業課:專業課的第一輪復習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做到追求細致,爭取做到全覆蓋,基礎打的越扎實,后面幾輪的深化理解和領考的背誦當中也就會越輕松,而且會一遍比一遍輕松,一遍比一遍有意思,這個是我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兩門專業課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直重復。在一遍又一遍的學習過程中,才能逐步的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網。其實地質學專業里面的基礎知識內核的聯系還是很緊密的,從剛開始的時候會很模糊,隨著自己對知識的深化理解之后,就會有更清晰的認識了。
2.復試備考策略。今年的復試形式因為疫情原因,是線上復試,大概會有六七個地質學專業的老師。
首先開始有一個英文自我介紹,主持人會跟我說讓我控制在三分鐘以內。
然后其中第一個老師就會問我能不能說幾個地質學專業術語的英文詞匯,我在平時復習的時候,不管是《普通地質學》還是《沉積巖石學》,里面對一些基本的英文詞匯都是給出來的,所以我還是積累了一些。
第三個部分主持人會給你一個文件夾,里面大概有40個文件,然后會讓你隨機說一個號數,他就會點開對應的題庫,里面有五道題,你可以根據順序作答,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熟悉程度進行作答。
最后第四個部分就是其他幾個老師會問你,比如說你的畢業設計做的是什么內容,或者是你版塊期間的一些科研經歷,或者是你拿的獎是怎么拿的,甚至是會有老師問你為什么考研。
復試大綱上的內容涵蓋了一些復試里面非重點的章節,所以剛開始看的時候會比較生疏的,這個就盡早開始看,平時多積累一些英文的基礎術語。自我介紹可以在網上找一些優質的模板,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做適當的添加和修改,背熟就可以了。
應屆生一定要重視并準一下自己的畢業設計和獲獎經歷或科研經歷;跨考生一定更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老師確實是會問你們為什么要考地質學專業,甚至有的老師會問你如果自己規劃路線,你會怎么規劃。
初試的時候專業課功底越扎實,掌握的越牢固,復試的時候就越得心應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7 22:53 , Processed in 0.079129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