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地質學紅寶書編寫人介紹 Timo 學長,21 級。
本科中國海洋大學地質學專業,了解海大各類考研信息。21 考研初試總分 350+,專業 課 130+,專業課功底扎實,語言表達邏輯性強,熟悉備考整體流程,了解初試考試題型。
學長根據往年出題風格的變化,對之前的版本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及優化,將本人在復 習備考時整理的最終版本的背誦筆記進行歸納總結,并對大綱所要求的知識點進行適當的發 散與補充,并貼心整理了“講義綱要”用于后期復習。
地質學紅寶書
新增內容 1、根據最新版地質學教材、海洋大學《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巖石學》、《海 洋地質學》、《古生物及地史學》等課程講義,對內容進行了更新。從巖石的結構、構造再到重點理論等均有涉及。此次更新基于紅皮書的框架,結合考試大綱對于往年重要考點進行了補充。建議大家仍以紅皮書教材為主進行復習。
2、增加了補充內容。講義中方框內的內容即為補充內容,是往年出現但在最新大綱中未出 現的考點,或是最新大綱中考點的補充和延申。對于論述題的回答,“補充內容”部分可以作為答題的素材,有時甚至單獨出題,所以這一部分建議大家也要熟記。
3、增加了“講義綱要”即地質學知識框架圖,并具體到每一個名詞,幫助考生在前期構建知識網絡、熟悉考點概要,后期節省復習時間。在后期,只需要每日對照“講義綱要”在腦中回憶或默述相關概念即可,檢查自己是否在腦中搭建其一個成熟、牢固的知識框架,是否牢記每一個細枝末節。地質學內容晦澀難懂、知識點繁多難背,因此建議后期常用“講義綱 要”進行多輪復習,合理應用該部分能為自己后期的復習及復試的準備節省大量寶貴時間。
4、本書是“983 地球科學概論”和“664 沉積巖石學”的綜合復習資料,但是其考試內容、知識框架同“973 地質學基礎”一模一樣,甚至在巖石學、古生物和地史學及人與地質環境 部分進行了更多的補充。因此,本書適用于所有備考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的考生 。
5、本書“海大歷年考研真題及答案”983部分集合 13-21 年真題,按照考試內容進行了分類;664部分因曾中斷過考試,習題量較少且創新了題型,故按考試年度進行了分類。
資料優勢 (1)本資料完全貼合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考綱,語言規范,適合后期直接進行背誦記憶。
(2)框架清晰,圖文結合,使大綱知識點一目了然。特別是對地質學、海洋地質學相關參考書里各章節的學習順序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將相關內容歸攏至一起,更加清晰、有邏輯,節省時間。
(3)將其余知識點補充在相關對應的基礎知識之后,方便結合學習。
購買資附贈全年答疑服務,全程陪伴考研年度。
資料使用建議 (1)基礎階段:從課本出發,根據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官方給出的考綱、劃出 書本中的重點章節,了解各章節的基本內容,以搭建知識框架、理解知識點為主。
(2)強化階段:精讀課本,強化理解,并仔細研讀資料,根據資料中的章節框架,找到知識點、章節之間的關聯性,由點成面,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3)沖刺階段:直接背誦記憶本資料中的內容,每日反復使用“講義綱要”檢查是否記牢、 查缺補漏,并不斷加強對考綱涉及知識點的理解。
復習指導 地質學專業考試近幾年來無選擇題,全為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和論述題。
1、名詞解釋題。題量通常在 10—20 題之間,復習難度較低,注重理解,能用自己的話準確復述就可以。但考生在備考中要注意積累,偶爾會出現生僻的名詞。
2、簡答題。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多個概念的集合,即可以當成某部分內容的“名詞解釋集合”,這類題型能回答夠知識點并寫出正確定義即可,無需贅述,如“簡述地層間的接觸關系”一題;另一種可當成小論述題,如“簡述沉積物的主要來源”一題,就需要考生掌握相關來源類型并進行簡單描述。
3、論述題。通常為兩道論述題,每題20分,考察考生對知識的熟練程度、能否靈活運用。這類題型通常涉及多處知識點,考生除了需要記牢相關知識點并進行回答外,還需要自己的話加以論述、闡明之間的關系。
回答之前要對所回答的內容進行合理布局、邏輯通順,這樣才能拿高分。如確有遺漏的關鍵知識點,可在末尾標注;非關鍵知識點不建議補充,會破壞邏輯性。
地質學專業課的知識點較多,且較難理解,因此需要反復多次熟悉、背誦,勤于鞏固才能在考場靈活運用,以不變應萬變。
2023 地質學紅寶書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