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lzhshar 于 2021-5-7 19:26 編輯
寫在前面: 南京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所考的公共課為英語一和政治,專業課為612藝術概論,810影視史論。2020年的招生計劃為18人,屬于學碩類別。 關于英語和政治的經驗分享已經有很多,而且我在公共課也只是拿到了六七十分,屬于平均水平,經驗有限,因此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是專業課的復習經驗。 一、基本情況 - 零基礎學習。我本科學的是英語,大學四年所接觸到的基本都是與剪輯和拍攝相關的具體實踐操作,在備考之前對電影電視的理論的了解幾乎可以說為零。所以說,我從三月份備考開始可以算是零基礎學習。
- 未報輔導班。現在市面上的輔導機構動則三四千、四五千,對于一個普普通通的考研人來說實在是有些高了。因此,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我都沒有選擇報班,而是根據學長學姐的經驗貼和筆記以及公眾號上的一些免費資源,來進行復習。我算了下,目前最高的開支應該是買學姐筆記所花費的幾百塊,其他的基本都是一些買專業課和公共課書籍和練習冊花的必要支出。
二、參考書目 推薦閱讀書目: 在暑假之前,我的復習計劃以看書為主,此時看書的目標主要是對整個書的脈絡框架有個大致的把握。這個時候看不懂很正常,藝術概論所涉及的知識點都是很抽象的理論,即使書中已經給出了很詳細的例子,也很難做到融會貫通。暑假之前更多的是處于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 我真正開始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是從第三遍背藝術概論的知識點開始的,這個時候已經是10月份了,所以前期不懂藝術概論的內容不用太焦慮,后面背多了自然就熟悉了。 這里所提到的藝術概論背誦筆記并不是我自己整理的,而是采用的中傳藝術考研的的資料。其中的第二部分是文學理論教程,不屬于學校的考試范圍,可以直接忽略。值得說的是,在背誦的過程中,只需要背理論部分即可,舉例部分可以將影視史論中相關的例子搬運過來。此外,關于例子的整理,可以在背完一遍影視史論的筆記之后再開始,初期的背誦可以僅背誦理論部分。 藝術概論背誦資料 例子和影視史論中的例子結合 參考書目推薦閱讀書目 - 中國電影史 鐘大豐著
- 中國影視藝術簡史 謝柏梁 袁玉琴著
- 世界電影藝術發展史教程 王宜文著
- 影視視聽語言 陳吉德著
- 影視藝術概論 周星著
- 觀念與范式:類型電影研究 沈國芳著
- 新語境中的中國電視劇創作 白小易著
- 影像中國與中國影像 胡星亮著
- 當代港臺電影研究 孫慰川著
影視史論所考到的知識點是細碎而繁瑣的,主要涉及兩個大類,電影史和電影理論。前期的閱讀建議先從中外電影史論開始,隨后過渡到視聽語言,最后再進行影視藝術概論的觀看。這樣的一個觀看順序可以幫助你由淺入深地了解整個電影史的發展趨勢,以及各個時期所出現的重要電影導演及其作品。 另外,閱讀參考書目的同時,也需要及時地進行大量的拉片。比如在專業課中所提到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了解其運動的內容和形式的特征之后,可以通過這個運動中的經典作品《偷自行車的人》,進一步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關于這個專業課的背誦筆記,我的建議是參考上岸學長學姐的筆記,自己進行筆記的整理。每個人的背誦方式是不一樣的,并不是上岸的學長學姐的筆記就一定是金科玉律,得完完整整的背下來。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參考學長學姐所劃出的重點內容,自己對照專業課參考書目進行筆記的整理。這樣的話,你不僅可以了解的考試重點大概在專業課書本中的哪一個位置,而且即使考到了書本上邊邊角角的知識點,你也有一個模糊的大概印象,在考場上多少也能編點東西,拿點分數。 三、上岸心得 我認為我之所以能夠一戰上岸,并且還是在三跨的情況下上岸,主要得益于閱讀了大量的論文。 之前談到,我幾乎是從零基礎開始準備的電影電視學考研,對于書本中所提到的很多知識點,我并沒有一個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解。因此,考慮到這種情況,我會把書本中出現的每一個我不懂的,并且我覺得很有可能是考試重點的專業名詞,都會進行擴展閱讀。首先,我會根據從知網上采用關鍵詞檢索出相關期刊文章,再根據引用次數進行排列,最后從中選取幾篇關聯度最高的論文進行精讀。 論文的閱讀,我主要是從暑假開始的,在進行論文精讀的過程中,我的收獲可以說是頗為豐富的。在論文的閱讀中,你所學習到的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概念辨析,更能學習到別人的文章是怎么謀篇布局的、怎么將理論和案例結合起來進行論述的、怎么進行背景闡述和前景展望的。可以說,這些都是我從中獲得的寶藏技巧。 總的來說,不管是簡答還是論述題都需要表述技巧,而我恰好從論文的閱讀中逐漸掌握到了這些表述的精髓,這也是我能夠成功上岸的一個關鍵。 打印的論文 考研所看的論文電子版以上就是專業課經驗的一個總的分享了,希望這篇經驗貼能夠幫助到你們,如果有問題的話,歡迎私信~ 注:經驗貼可以直接收藏知乎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