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浙大中哲考研之路 2月3日,查到初試成績。3月2日,浙大公布分數線。3月7日,接到復試通知。3月11日,進行復試。由于復試前還要去體檢,所以我3月9日就出發了。復試結束后,當場公布擬錄取名單,總算是結束了在杭州擔驚受怕的三天。
身邊老師同學都知道我的考研之路有多坎坷,不愿再提。還好一路以來有各位師友的鼎力相助,以及復旦、同濟、浙大等學長學姐的悉心指導。在此記錄下浙大中國哲學的備考經驗以及復試心得,希望能夠幫到即將去復試的同學,以及有志于報考浙大中哲的學弟學妹們。
浙大今年哲學分數線為350分(單科線:政治55,外語55,哲學進展95,中西哲學史95)我的總分350分(政治67,外語70,哲學進展98,中西哲學史115)我在所有中哲的考生中排第8名,而只有6個人能進入復試,最終只錄取4人。恰好我前面有2個高分考生單科沒過線,然后我就被撈起來了……感恩。
首先說一下初試需要閱讀的書目。僅靠官網列的兩本書是遠遠不夠的。英語和政治,網上可以找到很多經驗貼,不再贅述,著重說一下兩門專業課的備考。
哲學進展也即中國近現代哲學史。兩三年前浙大進行了考研科目改革,出題套路和重點摸不透,必須泛觀博覽。官網列的參考書為馮友蘭先生《中國現代哲學史》,這本書作于先生晚年,并不出彩,且只涉及部分現代人物。建議補充書目:
宋志明《中國現代哲學通論》
程志華《中國近現代儒學史》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三冊
中西哲學史雖名為“中西”,但實際上初試時中哲考生只需選做乙組題目。內容是從先秦到明清的中國古代哲學史,完全不涉及西哲,復習范圍小了很多,這也是我報考浙大的一大原因。官網列的參考書為董平老師《中國哲學教程》,各個中哲史版本大同小異,建議和馮達文《新編中國哲學史》對照著看,整理好筆記背誦即可,很容易取得高分。值得提醒的是,浙大真題也會反復出現。去年就考了馬一浮“六藝論”、內丹學,今年再一次出現在試卷上,而我認為不可能連續兩年考同樣題目,就沒有認真看,失策失策。詳情見個人公主號“路驛食肆”
接下來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復試流程。浙大中哲復試流程如下:專業筆試(或許因為中哲對于外語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沒有英文筆試)+專業面試+英文口試。
專業筆試:8:30-10:00四道論述題:
1.孟子性善論
2.簡述道家政治哲學
3.王弼“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的區別
4.朱熹和王陽明格物說的區別
無論初試還是復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先秦諸子、宋明哲學。而浙大這邊的老師們研究重點正是宋明哲學,更需注意復習。 據上一屆學長回憶,他當時考了三道論述題:《周易》翻譯、王陽明等。以前參加過浙大保研面試的學姐,也說到她當時考了《莊子》的句讀和翻譯。中國哲學筆試常見的考察形式就是古文翻譯,西方哲學常見的考查形式是英文文獻翻譯。
浙大的專業筆試只是走個過場,不會批改,若真的批改我可能就不會被錄取了……整個寒假完全放飛自我,投了簡歷,也報了公務員考試,也考察了好多準備調劑的學校。直到復試的那天早晨我才翻了翻考研筆記,全靠初試記憶吃老本,不可取。無論你能否進入復試,都要及時回顧專業課內容,因為就算你去其他學校調劑仍是需要筆試和面試的。
專業面試: 按照初試分數高低決定面試順序。還好我是最后一個面試,可以向已結束的人取取經。 自信自信,無條件自信;謙卑謙卑,絕對的謙卑。 對于會的問題,要多說還要說的清晰有層次;對于不會的問題,坦誠自己掌握的不太好,并且表達今后會加強學習,不懂裝懂最為致命。
進去前要敲門,然后“老師好”(這個雖然是常識,但在緊張的環境下真的會忘),接著我把我準備的一冊材料,包括個人簡歷、論文用稿通知、本科成績單、四六級成績單、獲獎證書等遞送到老師手中。緊接著開始了中文自我介紹。這一冊材料不是必需的,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我的自我介紹著重介紹了我在大學期間的實踐,也講到了考過上海外語中級口譯,曾在深圳大學交換,對先秦儒家哲學感興趣,讀過各個版本的《論語》注解等。老師先后提問了我以下問題:
Q1:(董平老師)你本科期間課程設置是怎樣的?有哪些和中國哲學相關的課?
答:大一時多為概論性質的課,如哲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以及一些學科基礎課,如邏輯學、心理學、倫理學、馬哲原理。大二時開始系統地學習中西馬的哲學史以及原著導讀。到了大三開始上專業選修課,如美學史、政治哲學、魏晉哲學、現代新儒家等課程。我本科期間的課程設置大致如此。(浙大哲學系很看重專業背景,這個是必問的問題?;卮饐栴}時要層次清楚,答完后盡量加一句總結的話。) Q2:(董平老師)你本科期間印象最深的課有哪些?誰上的? 答:我本科期間印象較深的課有李尚全老師給我們上的中哲原著導讀,也就是通過這門課以及之后的閱讀,我打下了一些原著的基礎,并對先秦儒家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其后,我也選修了程海霞老師的儒家哲學,閱讀了各個版本的《論語》注解。 Q3:(彭國翔老師)你讀過哪些版本的《論語》?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和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對照著看的。以及李澤厚《論語今讀》、程樹德《論語集釋》也參考過。 Q4:(孔令宏老師)你如何理解孔子所講的“仁”?
我先是跟老師確認,老師問的是“仁義”的“仁”嗎?然后就開始回答:孔子之仁主要有三方面內容:首先,以愛人為仁,儒家之愛是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有差等的愛,先愛自己的父母,再推己及人。其次,以克己復禮為仁。一方面,克制自己的非分之欲,使言語和行動合乎禮的規范;另一方面,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以恢復禮。最后,忠恕接近于仁。從積極方面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消極方面來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我對孔子之仁三方面的理解。(這個也是我回答的最滿意的問題。)
Q5:(董平老師)你提到在深大交換過,都上過哪些老師的課? 答:我在深大選修了7門課,分別為邵鐵峰老師的宗教學、趙東明老師的康德黑格爾哲學、陳昊老師的美學概論、胡浩老師的科學哲學、姜明澤老師的佛教史和中國現代哲學。但是由于時間上的沖突,我沒有選到景海峰老師(深圳大學哲學系比較知名的老師)的課。 彭國翔老師繼而問:因為時間沖突就不選景海峰的課,看來你不是沖著他去深大交換的啊。我:尷尬不失禮貌地微笑……
Q6:(董平老師)你對哪些哲學階段感興趣?為什么? 答:我對先秦儒家哲學比較感興趣。(這個問題回答的很不好,就不細說了)
Q7:(彭國翔老師)你讀過哪些版本的中國哲學史? 答:我讀過董平老師編的《中國哲學教程》,北大哲學教研室編寫的《中國哲學史》白皮書,以及我們本科期間的中哲史教材是郭齊勇版本《中國哲學史》,我在備考過程中也用了馮達文、郭齊勇合編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上下冊。 彭老師繼續問:你沒有看過勞思光版本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嗎? 答:我知道這個版本的中哲史評價很高,但我沒有看過。 彭老師又問:你沒有看過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嗎? 答:沒看過,但我看過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的中英對照版。
Q8:(彭國翔老師)你讀過哪些西方哲學方面的名著? 我在西哲原著導讀課上讀過《理想國》《利維坦》《對話三篇》等經典的節選。(事實證明我在給自己挖坑,因為這些書我讀的并不深,而且已經過去兩年多想不起來具體的內容了。你自我介紹中提到的內容,一定要是你十分熟悉的內容,若一知半解就被問倒了。)
Q9:(彭國翔老師)你讀過哪個版本的西方哲學史? 答:我對西哲方面的接觸不多,基本沒讀過完整的。(實際上我可以說我們本科時候的教材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但一時忘記了。) 我復試前還準備了以下問題: 1、自我介紹一分鐘、三分鐘(中文版、英文版) 2、為何報考浙大?為何報考哲學? 3、今后有讀博的目標嗎? 4、談談日常生活的優缺點。 5、談談個人興趣愛好。 6、談談大學期間印象深刻的實踐經歷。 7、最喜歡的哲學家是誰?為什么? 8、在深圳大學交換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在去杭州的前一天,張嫻學妹還義務幫我做了翻譯,十分感謝。 英文口試: 浙大去年對英文口試的考察,就是讓你用英文進行自我介紹,這當然就太簡單了,今年變了考查形式。英文口試不是一個單獨的環節,只是在專業面試接近尾聲的時候,老師會用英文問問題(當然還是專業問題),然后你也要用英文回答。說實話,這個環節難度很大,老師問的問題我甚至也沒聽懂,需要老師重復……不過,就算說的磕磕絆絆還是要說,Can I speak Chinese這種話千萬不要冒出來,畢竟,英文口試考的就是你的交流能力。老師都知道我們幾斤幾兩,也不會太為難的。實在實在說不出來的問題,保持微笑……讓老師再換個問題。 英文口試全程都是彭國翔老師在問,以下均用英文表述,方便大家看寫成中文: Q10:(彭國翔老師)你說你讀過《對話三篇》,還記得誰寫的嗎? 答:貝克萊。 又問:《對話三篇》的英文版你能讀懂嗎? 答:能讀懂大致意思。 又問:那么《對話三篇》講的是什么,你說一下。 答:(陷入了長久而尷尬的沉默……然后董平老師解圍:he forget it...)
Q11:(彭國翔老師)你考了上海外語中級口譯,那么你以后是想做翻譯嗎?
(我沒有聽懂這個問題,彭國翔老師又重復了一遍我還是沒聽懂,旁邊的董平老師于是用中文給我解釋了一遍。) 答:我考口譯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拿到這個證書。學英語的目的是學以致用,當然不僅包括翻譯這個方向,我想我在備考口譯過程中提升的英文能力,對我以后閱讀文獻也有很大幫助。這樣我就不需借助別人翻譯過來的二手文獻。 Q12:(彭國翔老師)你大學期間各種經歷so colorful,不會在學習上分心嗎? 答:我嘗試了各種道路,只是為了探索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這也是我此刻在這里面試的原因,我渴望在浙大接受更加系統的學術訓練……我在本科期間的綜合成績是哲學系第一名,所以我做到了學習與其他方面兼顧。 Q13:(孔令宏老師)你的家鄉是哪里? 答:連云港。(之前兩個英文問題都答得不太好,老師就拋出了這個“送分題”。聽我回答之后,董平老師笑對旁邊彭老師說:“連云港在你老家旁邊吧”,然后我的復試到此就結束了,大約25分鐘,還算比較長的。) 別的同學還被問到“中西哲學的特質有何不同?”“老子、莊子論道有何不同?”等問題。英文口試很大程度是看面試現場的發揮,基本準備不到。但常見的一些話題還是要有所準備。 我是第六個復試的,我結束之后所有人就結束了。老師們在會議室激烈緊張地討論誰去誰留,我們就在旁邊房間里等待命運的發落。復試前夜和復試那天早上我都緊張地不行,但復試過程中和結束后等待結果時,我卻非常平靜。雖然我是進入復試的6個人中分數最低的,比第一名低了將近50分,但我已經把我所學所知的都盡全力表達出來了,這就夠了。而且之前在重慶大學夏令營、天津大學推免、揚州大學本校面試中已經“演練”過了三次,對于怎么說話得體,怎么引導老師問你事先準備到的問題,自有心得。 半小時之后,六個人被叫進會議室宣布結果,十分殘酷。緊接著就是選擇導師,誰先說誰先得,我們大家都不太好意思做“出頭鳥”,董平老師開玩笑說“你們再不說,我就亂點鴛鴦譜咯”。我是想跟著何善蒙老師做先秦哲學的,但他已經被初試第一名的同學提前聯系了,然后我就跟了彭國翔老師。臨走時,彭國翔老師叮囑我以后讀研千萬別做這么多“分心”的實踐,在幾年時間里多做點實在的事。嗯我一定重新做人,潛心學術……一直很敬仰的董平老師拍拍我肩膀,“這小伙子很不錯的?!?/font> 我波瀾壯闊的大半年,到此可以畫上句號了。奇跡般地壓了浙大分數線,前面兩個高分考生恰好單科沒過線,我又奇跡般地進了復試,進而低分逆襲,越來越相信那句“越努力,越幸運”??佳羞@一路走的真的無比辛酸坎坷,決定備考浙大時,距考研初試僅有99天,好在我得到了我應得的好結果。如果你厭惡所處的黑暗,就要變成光,照亮自己的路,自怨自艾始終是可恥的。想想當初在重慶大學、天津大學過關斬將,又收到浙大等學校的保研面試通知不得不放棄……一個人夜晚顛簸在祖國各地的長途火車上,我想到的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和窗外中閃耀的星光。 浙大雖遠,我還是來了,晚了一點點又有什么關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