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研究生 22級L學長,初試成績:330+,專業課:110+,本科對口專業,有輔導經驗,對于短期內提高分數有自己的技巧,性格開朗,參加課外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級三等獎和發明專利一項,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預測國家線&復試線
歷年分數線
國家線、復試線預測
(1)報考人數
2023考研報考人數的增長率是3.72%。這和之前相比是偏低的,出現了大幅下降,2022考研報考人數的增長率直接高達21.2%,增長人數有80萬之多。 (2)棄考人數 2023考研除了增長率沒有那么高,棄考率是高的。特別是臨近考試的時候,疫情原因讓有部分考生是在考前或者考試的時候發生感冒發燒等情況,非常影響考試狀態。 (3)招生人數 學碩招生計劃人數不變,專碩相對招生計劃人數有所增加,按照歷年擴招情況,今年預計還會擴招約30人
(4)正常情況是,試卷的難度大,就會容易出現國家線下降的情況,2023考研的試卷難度情況是偏難的,公共課有變得更難了,尤其是今年的專業課一改往常,讓大家有點措手不及,做得不太理想,往年的專業課平均分有115左右,今年超過100的不多。
綜合上述,預測國家線會下降5-10分的樣子,復試線下降10-15分的樣子。
聯系導師/調劑
如何聯系導師
(1) 學校官網 在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官網上,找到導師風采,有各位導師的簡介、研究方向、聯系方式,非常全面,可以進行初步的選擇。可以在知網搜索導師近幾年發表的論文,對導師的研究方向有進一步了解。
(2)學長學姐推薦 如果有認識的師兄師姐去年考了這個學校的或者找到這個學校的學長學姐,打聽一下意向導師的情況,比如培養學生的方式、性格、為人等等,進一步了解再做選擇。
找到導師之后如何選擇呢?
1、 碩導與博導
碩導往往比較年輕,可能有更多類別的科研任務,年輕導師需要成果證明自己,壓力會大一點 博導學術功底深厚,往往在專業領域有一些成就。如果想讀博的話,可以跟導師申請。
2、 學碩與專碩 有些導師帶學碩,不帶專碩,但是在廣工培養計劃一樣的,學碩專碩幾乎沒什么區別,導師也不會區別對待。
3、 導師研究課題 有的導師的項目偏學術研究,有的導師項目更傾向于企業合作。如果有讀博以后從事科研的意愿,最好選擇項目與企業合作少一些,專心科研的導師。自己考慮這個課題的難度和自己的能力選擇。
如何調劑參加調劑的同學分為初試發揮不理想的或者進了復試,復試沒有發揮好的,這些都是可以參與調劑的
(1)在哪參加調劑 全國碩士研究生調劑系統,也就是研招網會有調劑通道,會提前公布調劑系統開放時間。
(2)怎么了解提前了解哪個有調劑名額 ①學校/學院的官網+研招網。有的學校可能不在自己的官網發調劑公告,可以送去年的通知了解是否需要調劑,但是去年有調劑名額,不能報名今年就有調劑名額。 ②中國研究生考試信息網/中國教育在線/中國考研網 這幾個網站也可以了解到不少關于調劑的信息 ③小木蟲論壇 這個里面還有很詳細的導師的介紹、聯系方式、接收什么調劑、有什么要求,老師還會附上電話。每天會更新挺多的調劑信息的。
注意事項: (1)不要忽略科研所 一般科研所要求較高,不過有可能可以撿漏,但是務必親自核實調劑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科研所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2)市面上會有很多打著“有獨家內幕,包調劑上岸名校”等等的幌子,這種往往都不太靠譜的,很大信息都是公開的都能查到的,要自己積極多去了解信息,不要因為一志愿沒有上岸而氣餒,好好準備還是能上岸不錯的學校的。 (3)一定要時刻關注調劑系統,變化是非常快的。 (4)只要時間不沖突,可以參加多所學校的復試,只要你收到了足夠多的復試通知。 (5)你只要報了某學校的復試,那么他就會看到你的所有志愿填報情況。
如何入手復試復習準備復試的時候,還是要去翻閱機電工程學院的的招生簡章。 通常在招生簡章中有關于復試的各種詳細的規定,比如復試的形式、筆試面試分值比例、復試計分公式和權重、復試參考書目、復試加試規定等等。
復試方式和現階段復習規劃
復試方式 主要分為線上復試和線下復試
線上復試 考核內容: 1.專業知識考核(30分):采用抽選“題庫”現場面答或抽選“題庫”在線開卷筆試(短時間內作答后拍照上傳)的方式。(涉及內容: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液壓、數控技術、單片機、熱處理、汽車理論、數據庫、現代設計方法。) 2. 外語考核(20分):考核方式以口試為主,包括外語聽力、口語及專業外語,側重于個人基本情況、經歷的介紹及日常用語對話。通過面對面英語交流及翻譯短文形式考核。 3. 綜合素質考核(50分):考核內容包括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和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同時也會對考生在本科的學習情況,科研競賽以及學生工作方面的經歷,畢業論文等 4. 同等學歷:加試安排初試未考的另外選兩門專業課。采用網上在線筆試形式,安排專人監考。 總成績 復試成績 = 專業知識考核得分 + 英語考核得分 + 綜合素質考核得分 總成績 =初試成績÷(初試滿分/100)×60%+復試成績×40%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不予錄取: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不合格; 2、未參加復試或復試不合格(復試成績為復試各方面考核成績之和,復試成績低于60分為不合格); 3、同等學歷加試成績不合格; 4、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 5、提供虛假信息。
線下面試面試+筆試 面試流程: (1)考生自我介紹,介紹本人學習、科研、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時間不得低于3分鐘。 (2)外語能力考查。考核方式以口試為主,包括外語聽力、口語及專業外語,側重于個人基本情況、經歷的介紹及日常用語對話。通過面對面英語交流及翻譯短文形式考核。 (3)專業知識、專業素質和能力考查,考生隨機抽取考題并作答。 (4)復試組考核內容包括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和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同時也會對考生在本科的學習情況,科研競賽以及學生工作方面的經歷,畢業論文等
專業筆試流程: 考核時間:90 分鐘,卷面滿分 100 分,占復試總分 40% 復試專業課筆試考察科目: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現代設計方法、液壓氣動技術、機械制造基礎、專業英語 (1)《現代設計方法與應用》參考書:房亞東 陳樺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 (2)《機械制造基礎》參考書:張福潤 沈其文,《機械制造基礎》,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 (3)《液壓與氣壓傳動》參考書:許福玲,《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 (4)《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參考書:苗新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成績計算公式: 總成績=初試成績×(1-50%)/(初試滿分/100)+復試成績×50% 外語聽力及口語+專業課筆試+綜合面試 其中: (1)外語聽力及口語;(占復試分值比例20%,滿分100分) (2)專業課筆試;(占復試分值比例40%,滿分100分) (3)綜合面試;(占復試分值比例40%,滿分100分) 復試成績=外語聽力及口語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面試成績
今年是什么情況呢?前幾年線上復試主要是因為疫情,大家也知道疫情放開了,線下可能性是越來越大了,我也是比較傾向于線下復試的,雖然線上復試難度要小一點,但是大家還是要做好線下復試的準備。
其實可以只準備線下復試,因為從復試考核的內容來看,線上復試考核的內容屬于線下復試考核內容的一部分。
現階段復習規劃不管是說從考完試之后就開始準備了,還是等分數出來了才開始準備的。現在都要好好抓緊復習了,如果覺得自己復習來不及了,可以報個復試班,這個個人看個人情況決定。
(1)專業筆試 主要考核本科所學的專業課內容,機械原理,機械設計,互換性測量,現代設計方法,液壓等等專業課問題。
專業課的知識點比較零碎,建議將專業課的知識點框架羅列在一張紙上,再順著框架背誦。這樣會好一點,內容多時間短,所以大家還是要抓緊一點復習才行。也有可能出考研專業課那些題目或者書本的課后習題,作業題目,期末考試,花多一點時間去準備。
(2)英語能力測試 主要考察聽力和口語兩方面。聽力可以跟讀四六級聽力資料進行練習。
口語需從多方面入手進行準備:主要包括英文版的自我介紹、興趣介紹、家鄉介紹、學校介紹、專業介紹、報考該院校/專業的原因陳述、自己做過的專業實踐,及常見的英語提問及回答。這些相關問題的答案需要提前準備好背誦好。另外也會考察專業英語,這個不一定會寫,聽出來是什么意思就可。
(3)綜合面試 要考察的專業知識、熟悉畢業論文、自己本科的一些經歷(學生工作或者參加競賽的情況),是專業面試準備的三方面。另外英語方面也會結合到這里考察,用英語回答問題或者翻譯某段語句,綜合面試一定要提前模擬,可以找同學朋友或者自己錄像,要回看自己的語言表達和儀態的問題,不斷的去調整。
復試環節重難點及應試技巧
復試環節重難點
一、筆試考察內容多而且雜 專業考察涉及本科的專業課,很大同學考完試就開始把考試內容拋到腦后了,而且有一些大二大三的專業課現在也忘得七七八八了,所有的東西都要重新學起來,英語交流很多同學不太會的,考研英語也不考聽力,所有這方面也需要練習。
二、面試不確定性比較強 面試不像筆試,有標準的答案可供參考,更多的是看個人的表現和你準備的內容有沒有被問到,因為是抽簽回答的,不知道抽到的題目自己會不會,如果不會之后應該怎么回答會比較好。臨場反應和儀表儀態,這個也是需要大家練習出來的。
三、心理素質 很多同學可能還是會緊張的,尤其是覺得自己初試分數不是很有優勢或者是自己沒有準備得很好,心理底氣不足就很容易會緊張,尤其有一些復試老師比較嚴格,所以這個也需要大家在準備復試的過程中多加練習。 應試技巧
1.考生應該在復試面試考場中如何介紹自己? 自我介紹要進行一定的事前準備,你的經歷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點介紹你做過什么研究、論文題目是什么等學術方面的經驗,其他證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簡要介紹。如果自己是經歷比較少的就可以多說一下自己的畢業論文。
2.該怎么樣組織語言回答復試面試中的問題? 拿到題目,應該考慮要套用哪個理論,從哪個角度入手,一共要分為幾點來答。每個題目都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把問題分析得全面一點。
3.如果問到剛好是我所不知道,或者沒有底的怎么辦? 在專業面試時,很多考生都會被問到不懂的問題。此時考生一定要誠實,就說不是很了解,不要不懂裝懂。考生最好在告訴導師不懂后,可以說老師可以給我一分鐘時間思考一下嗎或者說老師可以提示一下嗎? 如果實在不會,就是這個沒有準備好,復試之后好好學習一下。
考試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分享
考試常見問題
(1)你為什么考我們學校? 錯誤回答:①xx學校考不上,于是選擇了xx學校,我覺得這所學校性價比最高!②因為xx學校很好,我很喜歡xx學校,所以就選擇了報考貴校。 建議:第一,我很喜歡機械(機電)專業,以后想在機械(機電)領域發展。我在大學期間,就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創新方面的能力,希望能在讀研期間得到進一步的深造;第二,而廣工的專業方向和我想要發展的領域是最匹配的;貴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和實驗室資源比較好。
(2)你研究生期間有什么規劃? 錯誤回答:①我對xx專業不太了解,暫時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想進來以后跟著老師一起探索研究方向②研究生期間我會認真學習,努力多發論文。 建議:不能老實承認你完全沒有規劃,也不能非常籠統的去回答多學習多看書。規劃一下說開學前這段時間要多讀文獻……,研一,研二,研三的計劃或者目標,寫一下,提前背誦。
(3)請你簡單說說你的畢業論文 錯誤回答:老師,我的選題是老師給的。我對那個選題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導致我的整個論文寫起來非常的痛苦。 建議:我的本科論文的題目是 《xxx》,當初想要寫這個選題的原因是xxx。主要分為這幾個章節:xxx。我的重點章節是在第x章,主要內容是xxx。在寫作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xxx,我通過xxx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論文我采取了xxx研究方法,在寫作過程中,我參考了xxx文獻,其中《xxx》給了我最大的啟發。 一般還會接著問,你在畢業論文中碰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這個也要提前想好怎么回答
(4)本科成績(本科覺得最好的科目) 如果有看到掛科,會問為什么掛科 建議:就說當時剛上大學/在某個階段比較迷茫。學習沒有很上心,后來發現自己掛科了,認真反思之后,下定決定好好學習,最后補考也過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會警醒自己 問最好的科目的時候盡量提跟專業課有關的課程,公共課選修課關聯不大就不用說了。
(5)你最大的缺點是什么? 錯誤回答: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拖延/懶,經常等到一件事情,只有迫不得已才會逼自己做。 建議:在說缺點的時候,千萬不要說那種致命的缺點,比如粗心、拖延、做事不果斷等,你說缺點盡量是無傷大雅,對你的之后的研究生沒什么影響,比如追求完美主義,或者是不夠自信。+一個例子,這樣回答真實一點。
(6)如果你最終沒有被錄取,你會怎么辦 錯誤回答:我不知道,我還沒想過這個問題。也不能支支吾吾,顯得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建議:在復試前,我就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如果考研失敗,我是二戰還是工作,和父母深入聊過這個問題,但是我的父母,他們非常支持我,一是因為他們也看到了我備考的態度,二是目前也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在綜合考量了諸多因素之后,我跟自己約定,如果這一次失敗,就再來一次。如果這次我失敗了,那我可能是知識積淀不夠,也可能是運氣不夠,如果我就此放棄,我會為此意難平的,那倒不如一次奮戰到底
其他常見問題匯總(1)你認為當代研究生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素質呢? (2)我看你的簡歷上面寫的你的本科專業并不是現在考的專業,也就是說你不是科班出生的跨專業考研,我們會更傾向于招收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生。 (3)你有沒有讀博的打算? (4)你為什么選擇考研? (5)請介紹下你的本科學校
英語面試問題主要有(1)自我介紹 (2)介紹自己的家鄉 (3)介紹自己的本科學校 (4)介紹自己的本科專業 (5)為什么考研 (6)為什么選擇我們的學校 (7)你對你報考專業了解多少 (8)自己的優缺點 (9)介紹自己的家庭 (10)介紹自己的科研經歷
注意事項分享
(1)準備復試資料 這段時間要多關注一下官網的通知,及時準備需要的資料,身份證照片,學生證照片(畢業的了準備兩證照片)成績單,獲獎照片,政審表(要學校蓋章的),需要的資料就早點準備好。 (2)如果是線下復試就趕緊訂車票酒店,到后面可能會訂滿或者加價。所以要關注一下通知,要不要線下復試。 (3)儀表莊重一點,行為動作,在緊張時候都會有自己的行為動作,眼神亂飄之類的小動作。復試前盡量克服一下這些動作、 (4)談吐清晰一點,平常要注意一下自己說話的音量和語速。語速千萬不要太快。如果你語速太快而且句式復雜的話會給老師一種表現太過的感覺,關鍵是在老師面前說話要說的清楚明白,讓老師有很好的印象。
心態調整
(1)認為初試高分=復試穩過,心態過度放松/認為初試低分,覺得自己沒機會了 對于考研復試而言,那些初試高分學生,這些學生的心態,一方面要防止焦慮,但是更多地還是防止松懈和麻痹心理,不要過于松懈,覺得自己已經可以了。 對于初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不必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初試的分數不能改變,那就好好準備復試,復試逆風翻盤的機會是很大的。
(2)本科經歷比較少,空白,掛科,如果有這些的話,也不用焦慮,不用覺得老師不會要你,復試就是你跟老師的一次短暫交流,不會因為你的事情而扣分,更多的是看著在這個過程中你跟老師交流的情況,以前做的不好的事情就承認錯誤,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可以多講講。
(3)緊張是肯定會緊張的。畢竟對大家來說準備了很久了,尤其是可能準備得不是很充分,或者是問到不會的問題的時候,就想想辦法克服一下,平常和同學朋友練習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