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于努力”早就是考研界廣為流傳的名言,話雖如此,但在考研卷出新高度的如今,2023屆該如何選擇學校,是一個值得花心思去做的事,不用多說各位小伙伴都知道,考研是一場信息戰。備考前期千萬不要在擇校和信息搜集上吃虧,有效信息越多,上岸越有保障。 那么今天老師從不同維度為大家分析一下考研擇校的注意事項: 一、城市
縮小擇校范圍。建議大家可以先選定幾個城市,你希望之后自己會想在哪里工作,盡量讀研能跟之后的工作規劃有連接。打算將來在哪里就業,就選擇哪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業,就把目標院校定在北京,這樣既熟悉當地環境,又有人脈資源,找工作當然得心應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選擇上海的學校就沒有那么合適了。
如果說自己的目標只是一般普通的學校,那么這個學校很大可能會在當地還是比較被認可的,而出了省人家可能覺得院校不怎么樣。所以對于未來找工作而言,能盡量在讀研城市優勢會更大一些。
二、專業排名
確定自己是想考好學校還是普通院校?想知道目標專業在哪些學校是強勢專業的話,可以百度搜索“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就能知道各專業在各學校的排名情況,當然院校A+的專業肯定是相對難考的競爭大的。
在這點上大家有時候會很難抉擇,畢竟相信大部分人肯定都想去好學校??佳胁蝗菀?,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我也是建議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也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如果選擇一個自己不滿意的院校,輕則郁悶三年,重則遺憾終生。
但是,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如果選擇的學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幾乎等于零,這就沒有一點意義。這一點與上面所講似乎有些沖突,其實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
要考慮所選擇的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以及目標的專業的強弱等,事實上,院校與專業的搭配選擇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講: 1.名校名專業就業前景好,上岸難度自然也大; 2.名校一般專業就業前景也很好,上岸難度相對較?。?/font> 3.一般院校的名專業就業前景好,報考人數多,競爭大; 4.一般院校的一般專業,就業前景一般,考取難度小。
三、學校名聲
這個名聲主要是:是否保護一志愿,是否專業課會壓分,是否歧視雙非......這點還是比較重要的。會有這類的“黑名單”院校,不一定整個學校都是這樣的操作,可能是某專業。所以大家在擇校的時候可以到處在網上搜搜。確保自己要選擇的學校專業沒有這種操作。不然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22出成績這段時間,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很多關于院校壓分的消息,微博熱搜上頻頻出現。所以再次跟23考研的同學強調:選擇學校時只能說擦亮自己的眼睛,多看看報考學校之前出沒出過幺蛾子,是否發生過類似事件,如非必須,建議避開雷區。畢竟辛苦努力一年,如果因為不公而失敗真的很難過了。
四、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主要看錄取名額、推免率、分數線、報錄比等。
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一些重要數據一定要看!復習了大半年,發現只招5個人,3個還是推免,那直接心態就崩了呀。大家一定要多看看往年的招人人數,是在擴招還是縮招,推免率高不高。畢竟只招個位數的,競爭總是大的,當然也有可能運氣好,大家都不敢報,但從概率上說,難度會更大。
人數招的多還是少,報考人數多少,往年復試線多少,最終上線錄取的同學都是多少分的,大家一定要有這個搜集信息的能力。
很多時候學校會把往年的數據刪掉,所以對于23考研的同學,到時候一定要把握住22考研結束公示期的日子,因為過了公示期很多信息就會沒有,所以趁那個時候,可以多看看一些數據,分數等。
(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
附:大家擇校時需要注意的八個點:
[backcolor=rgb(*8, 67, 67)]報錄比錄取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就是該專業報錄比。
這一數據直接反映出報考專業的競爭激烈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0:1,甚至20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
[backcolor=rgb(*8, 67, 67)]推免人數有些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可能會占到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多,那么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激烈,難度加大。因此報考前一定要清楚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
[backcolor=rgb(*8, 67, 67)]計劃招生人數招生人數(包括推免生招生人數)和錄取幾率成正比。
這條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簡章或者專業目錄里面有說明。除了通過招生簡章或者專業目錄來看,還可以通過錄取名單來確定。
不過每個學校不同專業錄取的批次數可能不同,所以需要你下功夫做好統計。為了保險起見,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
[backcolor=rgb(*8, 67, 67)]報考人數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從中可以大致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也可以反映這個專業的報考熱度,競爭力的大小。
但是這一數據可能只有部分學校對外公布,并且官網上面只可以查到詳細的報錄比例。
[backcolor=rgb(*8, 67, 67)]實際錄取人數每年在4-7月份,是當年研究生招生錄取的時間段,包括復試、調劑、擬錄取名單的發布等等,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官網或者是院系官網都會公布當年的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這段時間也是下一屆考研同學搜集信息的黃金時間。
通過實際錄取人數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在往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報考錄取情況。
??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
[backcolor=rgb(*8, 67, 67)]復試分數線復試線是區分校線和院線的,這點一定要注意。
會有某一學校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的情況,這時候各學院的院線應該會不同。而學校通常會給出各院的最低復試院線。這個一定不要混淆。
[backcolor=rgb(*8, 67, 67)]復試比例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
復試比例為1:1.2,就是說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10的也是有存在的。
復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兩個問題:一,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二,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backcolor=rgb(*8, 67, 67)]初試成績權重初試成績會占到總成績70%、50%的*,甚至有僅占30%和20%的,這可以幫我們明確努力的方向。
燦程考研·助您贏得燦爛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