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ufeikai 于 2015-8-18 14:55 編輯
一、寫在前面(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當看到這個帖子的時候,你或許已經決定了要考四川師范大學的歷史專業研究生,又或許正在猶豫。選擇川師的歷史專業,原因可能各種各樣,諸如:不考數學、容易進、拿文憑等。不過我相信,選擇歷史這個專業的同學都是對歷史有興趣的。作為同樣愛好歷史的人,將在本文中分享一些學歷史考歷史的經驗。 先介紹一下我的情況吧。我本科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14年考入四川師范大學的 中國史-專門史-巴蜀文化史 專業,師從段渝教授。我初試成績是403分(歷史287分)。我決定考研大約是在8月份,應該算是比較晚的,而且因為家里原因態度并不很堅決,所以一直拖到11月份才算真正開始準備??偣部戳?個月書,其中集中精力35天,最后成績還算滿意。在這個過程中,我大量查閱了相關資料,這也是寫本文的一個原因。(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二、川師歷史專業介紹(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簡介:川師歷史系是學校歷史最久的五個學科之一,其前身是抗戰時期內遷四川三臺的東北大學于1946年回遷沈陽后留川師生所創辦的川北農工學院(旋更名川北大學)哲史系,1952年院系調整,建立四川師范學院歷史系。1956年,歷史系本科隨學校遷成都,招生規模日漸擴大。1964年,歷史系三分之二的教師和未畢業的學生再遷南充并入南充師范學院歷史系,部分留川師教師則劃入政教系成立歷史教研室,擔負該系和中文系歷史課教學。1979年,在政教系屬下恢復歷史專業招生,1981年正式恢復歷史系,1985年更名為四川師范大學歷史系,2000年成為省級歷史學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作為一個師范類學校,歷史這門傳統的基礎科目自然是有其實力的。川師在歷史上,具體而言主要長于歷史教育,近代史的邊疆、民族、西南方面,古代史的宋史方面。
川師的歷史系主要有三個大專業:中國史、世界史和學科教學(專碩)。本文重點討論中國史專業。 中國史是一個大專業,下有四個大方向: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課程與教學論(歷史)、專門史;而專門史下又有四個小方向:旅游文化史、中國民族史、教育史、巴蜀文化史。 其中,每年報考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人數最多,學科教學、近現代史這兩個專業相對較強,特別是近現代史,是重點專業,師資力量強大,科研活動和科研項目都比較多。 另外,這幾個信息以后會經常用上: 川師研究生院網:http://yjsc.sicnu.edu.cn/ 川師歷史與旅游學院網:http://hist.sicnu.edu.cn/ 川師研招辦電話:028-8476069 川師歷旅學院電話:028-* (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三、專業和方向的選擇(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專業和方向的選擇特別重要,應作為報考的第一步,本文推薦按以下優先級進行選擇: 1、興趣。個人認為興趣還是最重要的,畢竟有了興趣才能事半功倍,而且研究生這幾年也不至于痛苦且浪費時間。 2、導師。個人認為導師的重要性超過了學校,我就是因為追隨某導師這個唯一原因報考的川師。 不過在這也要提醒各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未來規劃。就歷史專業的導師而言,一般有這兩種類型: a、導師特別牛逼,資深專家,學術成果卓著。 優點:他在學術上已經成就斐然了,隨便提點你一下就受用不盡。在校期間發論文,考博推薦導師,畢業以后推薦工作,都有巨大優勢。除此之外,在校期間你有巨大的空閑可以自己安排。缺點:這種導師一般非常忙,可能除了上課那么點時間,你很難找到他,一年也見不到幾面。這樣一來,學習基本就完全靠自己。 b、導師尚不牛逼,青年才俊,精力充沛。 優點:這種導師一般會有很多時間,可以為你在學習和生活上提供各方面的幫助。特別是他一般都會有很多在研項目,可能會給你分一些。這樣一來,掛著項目,發著論文,拿著經費,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關于川師各導師的介紹,部分可以在(http://hist.sicnu.edu.cn/p/2/)看到。 3、專業(方向)優劣。原則上各專業并無明顯優劣,但如果單純從師資、政策傾斜、資金、學校重視程度幾個方面而言,首選還是中國近代史專業。中國近代史是川師歷史學院的重點專業,師資力量強大,政策傾斜明顯。以獎學金為例,14年中國近代史專業最高獎學金1.1萬,而專門史最高才7200。
★★★★★★★★★★★★★★★【特別推薦】★★★★★★★★★★★★★★★
上面提到,我就是沖著我導師才來報考川師的。所以,在這里我首先要特別推薦我的導師:段渝教授。 簡介: 段渝,男,漢族,1953年8月4日生于重慶,1983年畢業于四川大學歷史系先秦史專業?,F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師范大學首席特聘教授,碩導、博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同時,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民族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史、巴蜀歷史文化、長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絲綢之路與歐亞古代文明。 主要著作: 《酋邦與國家起源:長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較研究》 《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 《四川通史·卷一》 《成都通史:古蜀時期》 《西南酋邦社會與中國早期文明:西南夷政治與文化的演進》 此外,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考古》《文物》《史學理論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社會科學戰線》《考古與文物》《史學月刊》《史學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國內以及海外學術期刊等發表論文近300篇。
目前段老師在歷史學院帶中國史-專門史-巴蜀文化史的碩士生。說實話,說段老師是川師歷史學院乃至全校目前在任的最好的學者也不為過。但是由于巴蜀文化史是一個很偏的小方向,招生規模也很小,一般也就一兩人,所以大多數同學都并不了解段老師。2015年,由于各種原因段老師沒有招到學生,作為段老師的學生,也是段老師的助教,在這里向各位有意報考川師的同學特別推薦。巴蜀文化史專業是中國史-專門史的一個方向,主要研究先秦時期的巴蜀文化和歷史,涉及考古學、人類學、訓詁學和先秦史等有關學科內容。倘若你是真心想搞學術,也對先秦史、古巴蜀史、長江流域文明起源、古南方絲綢之路等方面有興趣的話,歡迎報考巴蜀文化史。同時,也歡迎大家找我咨詢有關巴蜀文化史方面的問題,對于潛在的師弟師妹提供有關考研的全面輔助指導。報考初試通過后,我還可以幫你推薦,你懂的。
除此之外,在近代史方面,我也有一個很不錯的老師可以推薦給大家。 汪洪亮,男,1976年生,四川峨眉人,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在站博士后。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中國近代史和專門史碩士生導師,第十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學校“251重點人才工程”首批入選人員,創新團隊“近代中國西南區域研究”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和邊疆學術史。
主要著作有:《民國時期邊疆政治與邊政學》、《民國時期邊疆教育文選》等。
汪老師精力充沛,學識淵博,不拘泥于教條,為人隨和親切,對學生熱心關注。在學術帶動方面,更是無微不至,可以為你提供學術上最大程度的幫助。特別推薦給有意報考川師近代史,并有志于近代史學術研究,對邊疆與邊政、李安宅等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同上,推薦你懂的。(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四、備考(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川師的歷史專業考試只考三門:政治、英語、歷史學基礎637。其中,歷史學基礎637是自2013年起川師自主出題的。下面就著重說明一下歷史學基礎637。 1、大家要放松心情。因為這個歷史學基礎637真的非常簡單,一般而言分數不會低于200,高中水平完全足夠我會到處亂說? 2、時間尚早多補基礎。雖然歷史學基礎637非常簡單,但是我個人認為,利用這個機會把歷史的基礎補起來很有必要,特別是跨考的同學們。我覺得考研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有機會和動力去把我以前不可能看的這些通史課本認認真真的看了幾遍。 推薦書目: 必看: ①《中國古代史》兩冊,朱紹侯、齊濤、王育濟,福建人民出版社 ②《中國近代史:1840-1919》,李侃、李時岳、李德等,中華書局 ③《世界史》六冊,吳于廑、齊世榮,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中國歷史文選》兩冊,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選看: ①《中國史綱要》兩冊,翦伯贊,北京大學出版社 ②《新編中國通史》四冊,范毓周等,福建人民出版社 ③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當代史》 ④《中國古代文化史》兩冊,陰法魯、許樹安、劉玉才,北京大學出版 另外,我還看了許威漢的《訓詁學導論》、馬利清的《考古學概論》、白壽彝的《中國史學史》、黃愛平的《中國歷史文獻學》、人民出版社的《中國民俗史》。
★★★應試必備★★★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復習,或者已經到了最后1-3個月,建議只看下列書目,多看熟記)
★★★巴蜀文化史提前預習推薦★★★
買書經驗:買新書的話首推亞馬遜、京東和當當。但對于比較偏的書,或年代久遠停售的書,前述網站很難買到。這里推薦孔夫子舊書網,其次淘寶。 3、歷年真題。先說說題型,只有名詞解釋和簡答兩種,題量大約在10-12道。 川師的所有專業的歷年真題(統考除外)都可以在(http://yjs.sicnu.edu.cn/xzzx/down.asp?classid=7)下載,但下載下來的壓縮包需要解壓縮密碼,讓詳詢研招辦(我本來也是這么照做的,但是研招辦給了我一個錯誤的密碼@#¥%…&×)。不過論壇里有戰友已經上傳過了,點(http://m.0313v.com/t5122381p1)可以下載。這是針對所有專業而言。 上面提到,研招辦給了我一個錯誤密碼,于是我費盡周折在川師圖書館某一個角落找到了傳說中賣資料的大媽,花了105大洋拿到了隱藏道具,臨走還讓我不要聲張。其實也就是歷年的歷史真題,不過由于川師在07-12年是統考,所以只有00-06和13年的真題。加上我參加的14年考試的真題。也就是一共有00-06加13-14年真題,免費奉送,想要可以聯系我。 為方面各位同學復習,現在這里貼出13-15年的歷史學637真題,供大家參考。 -------------------------------------------------------------------------------------------------- 201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歷史學637)
201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歷史學637)
2015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歷史學637) -------------------------------------------------------------------------------------------------- 4、學習日程。就歷史一科而言,建議總復習時間6個月,其中3個月用來看上述必看和選看書籍,1個月用來再看一遍必看書籍,最后2個月反復看應試必備書籍,注意勾畫和總結。 5、學好英語。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川師給歷史學基礎637這一門的分數普遍在200分以上,而政治低于50和高于70的難度是一致的,所以決定你是否能上線的重中之重其實是英語,而大多數人都是因為英語而被刷。 所以,很有必要跟大家分析一下考研英語。第一,考研英語不考聽力。第二,考研英語總分100分,每年的全國平均分在50左右。第三,歷史專業考英語一。第 四,試卷結構:完形填空(0.5×20=10分);閱讀理解(2×20=40分);新題型(2×5=10分);翻譯(2×5=10分);作文 (10+20=30分)。 顯而易見,閱讀是靠詞匯、新題型靠詞匯,這一共就是50分,應該說詞匯是所有英語考試的重點。同理,應試英語對詞匯的考察也有這樣一個特點,既只需要你看見英語單詞知道什么意思或者知道可能是什么意思,而不需要你看見中文想到英語意思。所以,應付應試英語時的技巧就是:多背單詞,達到知道其中文意思或可能的中文意思即可。我這樣花了一個多月大概背了2000個單詞,應試足夠了。(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五、復試(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1、復試一般安排在四月份。考完了以后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準備,因此不必著急。但是,切記不要松懈!復試的準備要輕松得多,招生目錄上說參考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史》,其實完全用不著這本書。只需要把我上面提到的應試必備神器《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考試大綱解析》拿出來看兩遍,再抽空通讀歷史文選即可。 2、不必緊張。川師的面試基本不會刷人。13年刷了一個,據說是因為那個人面試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14年復試也沒有刷人,僅僅是專業內調劑。15年因為報的人太多刷了幾個。但是復試最重要的是關乎獎學金的多少,所以還是需要重視。 3、流程。15年進行了微調,具體到時候研究生院網會出通知。15年的情況大體是:第一天體檢;第二天早上英語口試,下午專業面試;第二天筆試;第三天跨專業加試和同等學力加試。 4、先是面試。整個面試過程還是比較輕松的。英語口試的面試只有一個老師,會讓你自我介紹,然后根據你自我介紹的內容來隨意提問,或者有一些專業的問題。比如會給你一篇從國外學術期刊上摘下的文章,先朗讀,再翻譯,最后提問。專業面試是在一個很小的辦公室里進行,大概有5個老師。根據經驗,他們一般會問你一些常識性的歷史問題,以及你家鄉的歷史,一定要事先準備。 5、然后筆試。筆試的題型和內容會區分方向。中國近現代史考一套題、中國古代史和專門史的旅游文化史方向考一套題、學科教學(歷史)考一套題,課程與教學論(歷史)和專門史的教育史、巴蜀文化史方向考一套題。中國古代史這組的題型是簡答和劃句讀,其中會涉及文獻學和文選的知識;課程與教學論(歷史)這組的題型全為簡答題,一半和初試的簡答題差不多,一半是開放式題??缈嫉耐瑢W還會有跨考加試,加試的題型總體上和初試復試一致,但是和專業(方向)的結合更加緊密,比如專門史的巴蜀文化史方向就會考你巴蜀文化研究的學術動向,應該注意。(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六、學費和獎助學金(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1、學費。自2014年起所謂的“自費”政策實行以后,川師的歷史專業每年的學費為7200元,住宿費1200元(四人間),保險費90元,總計8490元。 2、研究生國家助學金。這個助學金和大學時候跟狗搶屎一樣的助學金有所區別。只要滿足:1、是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2、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3、沒有收入來源;4、擁護。就可以領到本助學金,標準為: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發放方式是每學期一次性發放3000元。 3、獎學金。 這里簡要介紹一下獎學金的種類和金額,具體的評定和申報,由學校每年成立專門的委員會進行。 4、其他可獲得收入。 a.有機會參加高考閱卷。 b.申報學校項目,參加有獎比賽。 c.擔任辦公室助理,或其他三助崗位,每月工資500元左右。(轉載請注明作者@先秦tufeik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