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心有夢】 于 2014-4-24 09:57 編輯
本人二戰,聽說好考就報了這邊。藥學細分了好多方向,每年藥劑的人最多,競爭最激烈,面試時間最長,這個當然是因為人多。其他專業也很不錯的,有許多好的導師,不一定非的選這個專業。他們的競爭就比較小了,基本年年招不夠的,最后都是藥劑調過去的。現在我雖然被錄取的,可是還是有點小后悔了,其實我發現自己并不十分熱愛這個專業。好了,言歸正傳。 一、初試
1.專業課
藥學初試是藥學綜合,包括《有機化學》(第二版)(吉卯祉 ,彭松,葛正華主編);《無機化學》(何國光主編);《中藥學》(張廷模主編);《中醫學基礎》(第二版張登本主編)就這四本書。當然了中藥學無機化學都可以用自己學校的書,內容都是差不多的。關于學習方法,就是倆個字:用心。
對于學習怎么安排,個人自有個法。我就是看書,得看三遍以上,當然是得用心看了,打醬油磨時間是不可取的。基本看完后有大概輪廓然后可以做題了,這時候做題是比較有成就感的,不是什么都不會,打擊自信了。有機化學內容比較規整,可是考試的時候出題不是那么規整了。很多東西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大概是我孤陋寡聞,慚愧慚愧。這時候基本就是臨場發揮,自己推理了。無機化學和中醫學基礎都屬于送分科目,這二科各占50分,總占100分。都是基礎知識,多讀幾遍,多看幾遍就沒問題了。當然前提是接觸過這些東西,不然中醫學基礎還是很深奧難記憶的。有機化學和中藥學各100分,共200分。中藥學真的沒有捷徑,也許最大的捷徑就是記憶好了。就是得背。對于我這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來說,真是折磨。真心花費了一個月左右,死記硬背。當然一個章節內很多功效主治是有規律可循的,這樣可以減輕一些負擔。建議急功近利的同學不要背的太早了,考試的時候忘的就差不多了,現在我就忘的差不多了……一些理解性的科目要先行準備,記憶的放在后邊,當然可以每天看一點,積少成多,反正我是做不到……就得集中火力主攻。對了,中藥學網上有張廷模老師的公開課程,講的很好,百度一下就可以觀看了。專業課就這些吧。
2.公共課 英語和政治,許多同學都跟風報班,我沒有報班,我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報班可能只是獲得一種方法,一種思路。當然了,獲得這種方法的途徑是很多的,免費的講座足矣。這個真沒什么經驗,要說的話,英語必須背單詞,這個就需要堅持,不管記沒記住,熟悉也是很不錯的,當然記住了更好了。別的就需要自己的語感什么的了。這倆個科目全是憑感覺考的,沒有經驗可言。 二、復試 趁著現在還沒忘記,就一吐為快。復試沒有想象的那么復雜,就是筆試面試。 1.筆試是自己所選專業考試科目,關于題型跟平日期中期末是差不多的。當然我見的只有藥劑的題,就是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簡答,計算,論述等等。對于簡答題,憑我的感覺來說,答案是比較開放的。不管你知不知道正確的答案,只要你有自己的思路,只要寫上去都是有分數的。 2.面試包括三大部分:英語自我介紹(3分鐘足矣),專業題目問答,還有就是實驗操作部分(只是藥劑專業,別的專業好像沒有這部分)。每年都有一些小的變動,但是大體就這些。面試流程:先去網上通知的地點等候,老師會安排接下來的任務。首先填報你心中想要報的導師,建議大家坐在后排,可以看到你心儀的導師有哪些人報考。然后交表后抽簽,確定面試入場順序。然后到外面等候。專業課是每個人在進場前幾分鐘,老師會給一個小條,上面是問題,可以翻書,可以討論,自己整理好思路然后去作答。基本是前一個人進場后一個人拿到小條準備。時間很充足,根本不需要緊張。最后的實驗操作,每年考查方式不同,今年就是寫實驗報告,給你一個處方制劑,寫出操作流程。面試每個人相差分數不是太大,基本是初試的成績先入為主,當然了你表現的好會另有加分。 三、生活 j僅僅局限于面試的時候去成都以后的生活哦,成都中醫藥大學有十二橋校區和溫江校區,當然還有一個,藥學專業不會去那邊的,所以不做介紹。十二橋有圖書館可以去學校,餐廳可以現金打票就餐,好吃不貴,很實惠。如果有同學在這里那是最好不過了,可以擠擠宿舍,住宿費就可以省好多。十二橋的缺點就是周圍住宿實在太貴了。十二橋的后門有校車,半個小時一趟,直達溫江校區,如果去西南財大也可以坐這趟校車的。交通還是很方便的。溫江校區呢,是藥學研究生的老巢,以后生活就在這里了,環境是比較好的,只是沒有圖書館,這點不是很好。但是周圍有一條后街,吃飯住宿很便宜的。如果來的比較早的話,建議在這邊居住,房價不高,房間又大,很不錯。 就這些吧,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師兄師姐都很好的哦,只是大家都比較低調,嘿嘿。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我會盡力回答的,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