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26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化工] 考情分析|中國海洋大學23考研[619+815化學]招生變動詳解

[復制鏈接]

968

主題

1001

帖子

4887

積分

入駐機構

精華
0
威望
2
K幣
4885 元
注冊時間
2021-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2-9-22 15: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院介紹
學院概況
化學化工學院下設海洋化學系、化學系、化學工程系、海洋材料與防護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物理化學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海洋化學研究所、海水綜合利用技術工程中心、海洋精細化工青島市重點實驗室。化學化工學院及海洋化學理論與工程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目前共有教職員工177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9人。博士生導師(含兼職博導)38人。工程和實驗技術系列40人,其中教授級高工5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11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占教職工總數的53.7%。
師資力量
本學科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7人(其中,“攀登計劃”特聘教授1人,特聘專家2人,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0人,中國海洋大學“筑峰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特聘教授5人。一支由高水平的海洋化學專家和國內外知名學者領銜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較為合理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已經形成。
招生信息
2023招生專業目錄
23招生計劃有所變動。
歷年分數線
歷年統招人數
注:以上以上招生人數不包含推免人數。
考試科目
2023初試科目大綱
619 分析化學
一、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分析化學是化學專業、分析專業與海洋化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屬我校命題的考試。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錄取者具有較扎實的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考試對象為報考中國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考查目標
分析化學可分為定量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兩部分。要求考生了解分析化學在科研及生產實際中的重要意義;能系統理解分析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定量處理水溶液中離子平衡關系的能力,準確樹立“量”的概念;掌握常用儀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儀器構造和分析應用;能夠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儀器分析方法。正確掌握分析化學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具有解決某些實際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試卷結構:選擇 20-30%,填空 20-30%,簡答 20-30%,計算 20-30%。
四、考試內容
《分析化學》部分:(40%)
第一章 概論
1. 分析化學的定義、任務、作用和分析方法的分類;分析化學發展簡史和現代分析化學學科發展趨勢及特點;
2. 定量分析過程和分析方法;
3. 滴定分析的方法;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及分類;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
4. 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計算,濃度換算。
第二章 分析試樣的采集與制備
1. 定量分析的基本過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標;
2. 試樣采集、制備、分解及預處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 分析化學中的誤差與數據處理
1. 總體和樣本的統計學計算;
2. 隨機誤差的正態分布的特點及區間概率的概念;
3. t 分布曲線,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區間;顯著性檢驗:t 檢驗和 F 檢驗;異常值的取舍方法;
4. 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傳遞計算;
5. 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第五章 酸堿滴定法
1. 活度的概念及計算,酸堿質子理論;
2. 酸堿的離解平衡,酸堿水溶液酸度、質子平衡方程;
3. 酸堿平衡體系中各型體的分布分數的計算和用質子理論即PBE方程式處理酸堿平衡的基本方法;
4. 酸堿平衡中溶液酸堿度的計算方法,包括強酸(堿)溶液、一元和多元弱酸(堿);酸混合溶液;兩性物質溶液;酸堿緩沖溶液的 pH 計算;
5. 緩沖溶液的作用原理及種類,緩沖容量的計算;有效緩沖范圍;幾種常用的緩沖溶液的配制和應用;
6. 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及選擇原則;常用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及終點變化情況;
7. 酸堿滴定過程中氫離子濃度的變化規律,化學計量點、滴定突躍、滴定終點的含義、指示劑的選擇;酸堿直接準確滴定、多元酸分步滴定的判別式;酸堿滴定中二氧化碳的影響;酸堿滴定的終點誤差;
8. 酸堿滴定分析結果的計算及酸堿滴定法的應用。
第六章 絡合滴定法
1. 分析化學中的絡合物:簡單絡合物與螯合物;EDTA 及其絡合物;絡合物溶液中的離解平衡。絡合物的穩定常數:絡合物的逐級平衡常數和積累穩定常數;溶液中各級絡合物的分布;平均配位數;
2. 絡合平衡中的副反應系數和條件穩定常數的計算;
3. 絡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線討論;化學計量點 pM 計算;影響滴定突躍大小的因素;終點誤差;準確滴定與分步滴定判別式;金屬離子指示劑的作用原理及選擇原則;常用的指示劑;指示劑的封閉與僵化;
4. 絡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單一離子滴定的適宜酸度范圍;分別滴定的酸度控制;
5. 提高絡合滴定的選擇性的方法;選擇滴定的可能性;酸度控制;掩蔽與解蔽;絡合滴定終點誤差的計算;
6. 掌握絡合滴定的方式及其應用和結果的計算;EDTA 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第七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1. 氧化還原平衡:能斯特方程;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常數;條件電位;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次序和程度;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及其影響因素;催化反應和誘導反應;
2.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可逆對稱氧化還原滴定曲線;不可逆體系的滴定曲線;等當點電位的計算;氧化還原滴定指示劑;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用物質的量的關系處理比較復雜的氧化還原測定的計算問題,包括多組分體系和有機物的測定計算;終點誤差;
3. 氧化還原常用的預處理方法;
4.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應用: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碘量法、溴酸鉀法和鈰量法的原理和應用;不同氧化還原滴定法標準溶液在配制、標定及滴定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八/九章 重量分析法與沉淀滴定法
1. 重量分析的基本概念;沉淀的溶解度的計算及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 沉淀滴定法:莫爾法,佛爾哈德法和法揚司法;各種方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條件、指示劑及其應用;
3. 沉淀的類型、形成過程及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沉淀條件的選擇;均勻沉淀法;
4. 掌握重量分析結果計算;掌握沉淀滴定法。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1.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光的基本性質;吸收光譜的產生;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離的原因;吸光度的加和性;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儀器;
2. 光度分析法的設計:對顯色反應的要求;顯色條件的選擇;測量波長和吸光度范圍的選擇;參比溶液的選擇;
3. 光度分析法的誤差:吸光度測量的誤差;儀器測量誤差,測量條件的選擇;
4. 其它吸光光度法和光度分析法的應用:示差光度法;雙波長分光光度法;多組分分析;弱酸弱堿條件常數的測定;絡合物的組成測定;穩定常數的測定;光度滴定法。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
1. 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富集分離方法:沉淀分離與共沉淀分離、溶劑萃取分離、離子交換分離、液相色譜分離的基本原理;
2. 萃取條件的選擇及主要的萃取體系,掌握液液萃取分離的基本參數及有關計算。
《儀器分析》部分(60%)
第一章 緒論
1. 儀器分析與化學分析的區別、關系;
2. 儀器分析方法概述及分類;
3. 儀器分析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4. 儀器性能及其表征參數。
第二章 光分析法導論
1. 光的波動性;
2. 光的粒子性:普朗克公式;
3. 電磁輻射;
4. 光譜儀器的構造:光源、波長選擇器(類型、棱鏡和光柵的分光原理和光學特性)、檢測器。
第三章 原子光譜法導論
1. 原子光譜:產生和分類;
2. 譜線輪廓及變寬;
3. 溫度對原子光譜的影響;
4. 試樣原子化和導入方法。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1. AAS 基本原理:原子吸收測量方法;
2. AAS 儀器:基本結構、各部分的作用。空心陰極燈;原子化器:火焰、無火焰原子化器的原理、特點、比較;分光系統:光譜通帶;
3. AAS 干擾及消除:光譜干擾:譜線干擾、背景干擾;非光譜干擾:物理干擾、化學干擾、電離干擾;
4. 背景吸收及校正方法;
5. AAS 定量分析:分析方法、靈敏度、檢測限;應用;
6. 原子熒光(AFS):AFS 產生、儀器基本結構及特點;應用。
第五章 原子發射光譜法(AES)
1. AES 的產生;
2. AES 儀器:基本結構、各部分的作用;常用的激發光源的原理和特點;
3. 光譜定性分析:基本原理、常用方法;
4. 光譜定量分析:賽伯?羅馬金公式、內標法的原理、常用光譜定量分析方法。
第六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譜法
1. 分子吸收光譜概述:分子光譜的產生、有機分子中的電子躍遷類型、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本結構及各部分作用;
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應用:定量分析、溶劑效應、紫外光譜的解析及應用。
第七章 分子發光光譜法
1. 熒光及磷光光譜法:熒光及磷光的產生過程、能量傳遞方式;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影響 If、Ip 的因素;儀器構造及其特點;分析應用;
2. 化學發光光譜法:化學發光產生的原理;儀器:流動注射式、流動注射分析法(FIA)。
第八章 紅外吸收光譜法
1. 紅外吸收光譜法基本原理、紅外光譜儀;
2. 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吸收光譜;
3. 影響紅外光譜吸收的因素;
4. 紅外光譜的解析及應用
第九章 核磁共振波譜法
1. 核磁共振波譜法的基本原理
2. 核磁共振波譜儀
3. 化學位移和核磁共振譜、簡單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復雜圖譜的簡化方法
4. 核磁共振譜的解析及應用
第十章 電位分析法
1. 電分析化學基本概念;
2. 離子選擇電極的作用原理:離子選擇性電極膜電位的產生、電位表達式;
3. 離子選擇電極的類型、結構、原理和特點:晶體膜電極、pH 玻璃電極;
4. 離子選擇電極的性能參數;
5. 電位分析法的分析應用:電位選擇性系數及其應用;pA 的測定原理、測定方法;電位法誤差的計算;應用。
第十一章 電解和庫侖分析法
1. 基本原理:分解電壓、析出電位;極化現象、過電位;電解時離子的析出次序及完全程度;法拉第定律;
2. 電解分析:控制電位電解、恒電流電解、汞陰極電解分離法的特點及應用;
3. 庫侖分析法:恒電位庫侖分析法、庫侖滴定法的特點及應用。
第十二章 極譜和伏安分析法
1. 普通極譜法基本原理;
2. 極譜定量分析及應用:擴散電流方程式;干擾電流及其消除:充電電流、遷移電流、極譜極大電流、氧波;
3. 極譜波方程式:簡單金屬離子、絡合物的極譜波方程式;
4. 極譜分析新技術的原理、特點及應用:單掃描極譜法、循環伏安法、脈沖極譜法、溶出伏安法、催化極譜波。
第十三章 色譜法導論
1. 色譜法概述:色譜法常用術語;
2. 色譜分類方法;
3. 色譜法基本理論:塔板理論、速率理論;
4. 色譜分離度及色譜分離方程;
5. 定性、定量方法:校正因子;常用定量方法:歸一化法、內標法、外標法。
第十四章 氣相色譜法
1. 氣相色譜儀:基本構造、各部分作用;常用檢測器的原理、應用范圍、性能參數、特點;
2. 色譜分離條件的選擇;
3. 氣相色譜法固定相及其選擇;
4. 氣相色譜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保留值、保留指數、經驗規律定性;應用;
5. 毛細管色譜法。
第十五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1. 概述:HPLC 特點、分類、原理及應用;
2. 高效液相色譜儀:基本結構、各部分作用;
3. 分配色譜法、吸附色譜法、離子交換色譜法和離子色譜法、尺寸排阻色譜法:原理;特點;應用。
第十六章 質譜法
1. 質譜的基本原理;
2. 質譜儀簡介;
3. 質譜的離子類型、裂解規律的基本概念、開裂類型及規律;
4. 各類有機物的質譜;
5. 質譜的解析及應用
儀器分析實驗:各種儀器的基本操作;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815 物理化學 A
一、考試性質
物理化學是理、工科化學、化工等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物理化學中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物理化學中基本原理,熟練掌握物理化學中的計算技能和實驗操作技能,具備應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技能解釋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試卷結構:
基礎知識題(填空、選擇、判斷等):40%~50%;
基本技能題(計算、證明、實驗等):50%~60%。
四、考試內容
0、緒論
物理化學的發展史、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物理量的表示及運算。
1、氣體
氣體分子動理論、速率分布、能量分布、碰撞頻率與平均自由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摩爾氣體常數;實際氣體的范德華方程;對比狀態原理、壓縮因子圖。
2、熱力學第一定律
基本概念(系統與環境、強度性質與容量性質、狀態、狀態函數、狀態方程、過程、途徑、過程量、熱、功、內能、焓、熱容、反應進度、熱效應、標準生熱、標準燃燒熱、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過程方向與限度等);熱力學第一定律;卡諾循環與熱機效率的計算;Hess 定律與基爾霍夫定律;化學反應焓的計算;簡單狀態變化過程、相變過程和化學變化過程中 Q、W、△U、 △H 等熱力學量的計算;節流膨脹和焦耳-湯姆遜效應。
3、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卡諾定理、克勞修斯不等式、熵增加原理、熱溫商和熵的概念;熵變的計算;熱力學第三定律;Helmholtz 自由能和 Gibbs 自由能(Helmholtz函數和 Gibbs 函數)的概念和計算;熱力學基本方程、麥克斯韋方程、熱力學函數間的關系;克拉佩龍方程、克-克方程。
4、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偏摩爾量與化學勢;Gibbs-Duhem 方程;理想氣體和理想稀溶液中組分的化學勢;實際氣體中和實際溶液中組分的化學勢;Raoult 定律和 Henry 定律;稀溶液的依數性及計算;理想液態混合物的定義和性質;化學勢的應用。
5、相平衡
相律;單組分體系的相圖;二組分體系的相圖;杠桿規則;三組分體系的液-液相圖;蒸餾和精餾的原理、相圖分析、二元相圖的繪制及其應用。
6、化學平衡
化學反應的方向和平衡條件;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和等溫方程式;△rGmθ 和 Kθ的計算;溫度、壓力和其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和范特霍夫公式;平衡組成和平衡產率的計算;同時反應化學平衡和復相反應化學平衡。
7、統計熱力學基礎
基本概念:定位、非定位粒子系統、獨立、相依粒子系統、統計熱力學的基本假定、系統的微觀狀態數Ω、最概然分布和平衡分布、熵的統計意義等;玻爾茲曼分布律、粒子配分函數與熱力學函數的關系、平動、轉動、振動配分函數的計算;用配分函數計算理想氣體反應的平衡常數。
8、電解質溶液
Faraday 定律應用;電導、電導率、摩爾電導率、離子淌度、離子遷移數、離子摩爾電導率、電解質活度、離子平均活度、平均質量摩爾濃度、平均活度因子和離子強度的概念及其求算;電導的測定及應用;Debye-Hückel 離子互吸理論和離子氛模型。
9、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及其應用
可逆電池和可逆電極;電動勢的測定;可逆電池的書寫方法及電動勢的取號;根據化學反應設計電池,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的計算;可逆電池熱力學和能斯特方程;熱力函數和平衡常數的計算;電動勢產生的機理;電極電勢和電池的電動勢;電動勢測定的其它應用如 pH 測定、活度因子測定、難溶鹽溶度積測定等。
10、電解與極化作用
分解電壓和電極的極化;極化曲線和超電勢;超電勢測定方法、電化學極化塔菲爾公式、實際析出電勢的計算及由電極反應析出物質先后順序的判斷,金屬腐蝕的原因和各種防腐的方法。
11、化學動力學基礎(一)
化學動力學的任務和目的;化學反應速率表示方法;化學反應速率方程;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幾種典型的復雜反應;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鏈反應;擬定反應歷程的一般方法。
12、化學動力學基礎(二)
碰撞理論;過渡態理論;單分子反應理論;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光化學反應;催化反應動力學。
13、表面物理化學
表面張力及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Young-Laplace 公式和 Kelvin 公式;溶液表面吸附和吉布斯吸附等溫式;固體表面吸附、弗蘭德里希吸附等溫式、朗格繆爾吸附理論、BET 多分子層吸附理論;固-液界面吸附、接觸角與楊氏方程、粘濕、潤濕、鋪展;表面活性劑。
14、膠體分散系統和大分子溶液
分散系統的分類;溶膠的制備與凈化;溶膠的基本特征與膠團結構;溶膠的動力學性質、布朗運動、擴散和沉降;溶膠的光學性質、丁鐸爾效應和瑞利公式;溶膠的電學性質、電動現象、擴散雙電層理論和電動電位;膠體的穩定性與聚沉規律;乳狀液;懸浮液;凝膠;泡沫;大分子溶液。
15、物化實驗部分
(一)基礎知識
實驗數據的測量和處理;物理化學實驗安全知識;
(二)常用儀器的知識與操作
測溫系統、真空系統;壓力系統;酸度計、分光光度計等;
(三)重要的物理化學實驗
燃燒熱和溶解熱的測定;液體飽和蒸汽壓的測定;液相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雙液系的平衡相圖;離子遷移數的測定;電導的測定及應用、電動勢的測定及應用;極化曲線的測定及應用;蔗糖的轉化、乙酸乙酯皂化反應、溶液表面張力的測定;固液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粘度的測定及應用;差熱分析等。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2023復試科目
F0301 綜合化學
一、考試性質
綜合化學考試是中國海洋大學化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由“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兩部分組成。
二、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近代無機化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其新興領域;牢固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反應及其應用。重點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結構理論、四大化學平衡、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基本原理、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認識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關系,熟悉各類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及其規律。要求考生對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內容應有比較系統全面的了解,考察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
無機部分:選擇 20%;填空 20%;問答 30%;計算 30%。
有機部分:基礎知識題(命名、綜合、機理、簡答、完成反應等題型) 60-70%
基本技能題(合成、推斷、實驗等題型)30-40%
四、考試內容
無機化學部分:
1、化學基礎知識
氣體定律及其應用;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關系;稀溶液依數性的定量關系及其應用。
2、化學熱力學初步
各種狀態函數的定義,熱力學第一定律;化學反應熱效應、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熵變的計算,化學反應的方向的判斷及溫度影響;反應熱的測量。
3、化學反應速度
反應速率定義及表示方法;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質量作用定律,反應級數,阿侖尼烏斯經驗公式。
4、化學平衡
可逆化學反應的特性;標準態,經驗和標準平衡常數表示方法,平衡移動原理和計算。
5、酸堿解離平衡
一元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水的解離平衡和溶液的 pH、多元弱酸的解離平衡、緩沖溶液;鹽的水解平衡常數、水解度和水解平衡的計算;酸堿質子理論、酸堿溶劑體系理論、酸堿電子理論。
6、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定義、溶度積原理、鹽效應對溶解度的影響、溶度積對溶解度的影響、同離子效應對溶解度的影響;沉淀生成、溶解和轉化。
7、氧化還原平衡
基本概念,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原電池,標準電極電勢,能斯特方程,電極電勢的應用;原電池
8、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量子數的意義和取值規則;多電子原子的能級,核外電子的排布原則;核外電子的排布與周期性,元素基本性質的周期性。
9、分子結構和化學鍵理論
離子鍵的形成,特點;現代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分子軌道理論,鍵參數;分子的極性,分子間作用力 氫鍵。
10、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命名,類型,空間結構;配合物的價鍵理論,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配位平衡常數,影響配位平衡的因素,配位平衡的移動及有關計算。
11、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和制備;氧化物的種類和性質;鹽的溶解性、含氧酸鹽的熱穩定性、重要鹽類、鋰的特殊性。
12、硼族元素
硼族元素的通性;硼族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惰性電子對效應和周期表中的斜線關系。
13、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水,過氧化氫;硫及其化合物;無機酸強度的變化規律。
14、鹵素
鹵素單質、鹵化氫和氫鹵酸的化學性質及制備;鹵素的含氧酸及其鹽的性質。
15、ds 區元素
銅、鋅副族單質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Cu(Ⅰ)和 Cu(Ⅱ)、Hg(Ⅰ) 和 Hg(Ⅱ)的相互轉化,貴金屬的提取;ⅠA 族與ⅠB 族,ⅡA 族與ⅡB 族金屬性質之比較。
16、d 區元素
d 區元素的電子構型;V,Cr,Mn,Fe,Ni,Co 等元素單質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有機化學部分:
一、緒論
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有機化合物的特性。化學鍵與雜化軌道理論,化學鍵與分子性質的關系。分子間作用力。Bronsted 酸堿理論與 Lewis 酸堿理論。電子效應:誘導效應、共軛效應及超共軛效應。
二、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象
同分異構體的分類。構象異構、構型異構、順反異構、旋光異構。偏振光、比旋光度、旋光異構體、對映體、非對映體、內消旋體、外消旋體與外消旋化、差向異構體。分子的對稱因素。含一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異構,含兩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異構。構型的確定、標記和表示方法。外消旋體的拆分。非對映體過量、對映體過量。
三、烷烴
結構與命名,構造異構,碳原子和氫原子類型,乙烷與丁烷的構象,透視式,Newman 投影式,烷烴的物理性質,烷烴的來源。化學性質:
(一)鹵化反應及其自由基取代反應歷程、自由基穩定性和自由基的結構;
(二)氧化反應。
四、烯烴
烯烴的結構(SP2雜化和π鍵),命名,構造異構,順反異構與表示方法。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一)加成反應:
1、親電加成:加鹵素(親電試劑、親電加成、親電加成反應歷程),加鹵化氫(加成反應規則,誘導效應,碳正離子結構、穩定性和碳正離子的重排),加次鹵酸,加硫酸,加水,硼氫化反應(選擇性);
2、催化氫化及烯烴的穩定性;
3、自由基加成:HBr 過氧化物效應,自由基加成反應歷程;
(二)雙鍵的氧化反應;
(三)α-氫原子的反應:鹵代(烯丙基自由基及 p-π共軛效應)、氧化。烯烴的來源、制法和鑒別。
五、炔烴和二烯烴
(一)炔烴:SP 雜化,命名,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1、加成反應:加氫、親電加成(加鹵素、加鹵化素,加水)親核加成(加氰化氫,加醇);
2、氧化反應;
3、末端炔烴的酸性及活潑氫反應。炔烴的制備與鑒別。
(二)二烯烴:分類和命名,鍵的離域,1,3-丁二烯的分子軌道與共軛效應(π-π、P-π、σ-π),共振論。共軛二烯烴的性質:
1、加成反應(1,4 加成和 1,2 加成) 2、雙烯合成(Diels-Alder 反應)。共軛二烯的制備。
六、脂環烴
脂環烴的分類、命名。環烷烴的結構與穩定性。環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構象(椅式,船式,a 鍵,e 鍵,一元及多元取代環已烷的穩定構象)。環烷烴的化學性質: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環烯烴和環二烯烴的反應。
七、芳香烴
苯的結構、命名,芳烴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一)親電取代反應:鹵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氯甲基化;
(二)加成反應:加氫、加氯;
(三)氧化反應:側鏈氧化、苯環氧化;
(四)側鏈取代;
(五)親電取代反應歷程,定位規則及活化作用,理論解釋(電子效應空間效應共振論與分子軌道理論),雙取代基定位規則及理論解釋,定位規則的應用。聯苯、稠環芳烴。萘的結構及化學性質。芳烴的來源、制法、鑒別。芳香結構(休克爾規則、非苯芳烴、富勒烯)。常見親電試劑的分類。
八、鹵代烴
鹵代烴的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鹵代烷的化學性質:
(一)親核取代反應(水解、氰解、氨解、醇解、和硝酸銀作用等),親核取代反應歷程(SN1 和 SN2)及特點;
(二)消除反應:β-消除反應歷程(E1 和 E2),消除方向及其立體化學特點,取代與消除的競爭;
(三)鹵代烷與金屬作用(與鎂、鋰、鈉、鋁作用)格氏試劑、烷基鋰等金屬有機化合物與鹵代烴的反應、武慈反應等。鹵代烯的分類及雙鍵位置對鹵素原子活潑性的影響。鹵代芳烴的反應。鹵代烴的制備與鑒別。常見親核試劑的分類,親核試劑的親核性和堿性。
九、醇、酚、醚
(一)醇:結構、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氫鍵。化學性質:
1、與活潑金屬的反應;
2、羥基的反應:鹵烴的生成、與無機酸的反應、脫水反應(分子內脫水和分子間脫水);3、氧化與脫氫。醇的制備與鑒別。
(二)酚:結構、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分子內氫鍵與分子間氫鍵)。化學性質:
1、酚羥基的反應:酸性、成酯、成醚;
2、芳環上的反應:鹵代、硝化、磺化、烷基化;
3、與三氯化鐵的顯色反應;
4、氧化與還原、酚的制備與鑒別。
(三)醚與環氧化合物:結構和命名。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佯鹽的生成和醚鍵
的斷裂,過氧化物的生成,環醚的開環反應與反應機理(與水、醇、氨、格氏試劑等作用)。醚的制備與鑒別。
十、醛和酮
結構、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一)親核加成反應:加氫氰酸及親核加成反應歷程、加亞硫酸氫鈉、加醇、加格氏試劑、與氨衍生物縮合;
(二)α-氫原子的反應:鹵代反應、羥醛縮合反應;
(三)氧化反應:弱氧化劑(Fehling 試劑、Tollens 試劑)、強氧化劑;
(四)還原反應:催化加氫、用氫化鋁鋰還原、用硼氫化鈉還原、異丙醇鋁還原、C=O 還原成 CH2、金屬還原;
(五)歧化反應;
(六)α,β-不飽和醛酮的化學性質;醛酮的制備與鑒別。
十一、波譜分析
(一)紅外光譜:基本原理。官能團的特征吸收。譜圖分析。
(二)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屏蔽效應和化學位移及影響因素,自旋偶合-裂分。
HNMR 圖譜分析。
十二、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羧酸:結構和命名。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1、酸性;
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親核加成-消除反應機理;
3、還原反應;
4、脫羧反應;
5、α-氫原子的取代反應。二元羧酸及α-羥基酸。羧酸的制備與鑒別。
(二)羧酸衍生物:結構和命名。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1、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轉化;
2、與有機金屬的反應;
3、還原;
4. Claisen 酯縮合反應
5、酰胺的 Hofmann 降級反應。
(三)碳負離子的反應及在合成上的應用: 1、碳負離子:結構、形成、穩定性和反應;2、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及類似化合物的α-氫反應在合成中的應用:與鹵代烴的親核取代、與羧酸衍生物的親核加成-消除、與羰基的親核加成。
十三、含氮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分類、結構和命名。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1、與堿作用;
2、還原反應;
3、硝基對苯環上其它取代基的影響。制備與鑒別。
(二)胺:分類、結構和命名。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1、堿性;
2、烴基化;
3、酰基化;
4、興斯堡反應
5、與亞硝酸反應;6、與醛酮反應;
7、芳胺的特殊反應(與亞硝酸作用、氧化、芳環上的取代反應)。季銨鹽、季銨堿及霍夫曼消除。胺的制備與鑒別。
(三)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反應,重氮鹽的化學性質及其在合成中的應用。
偶合反應。
十四、雜環化合物
分類、命名、結構和芳香性。五元單雜環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親電取代、加成、特殊反應)。六元單雜環化合物(吡啶):物性、化性(取代、弱堿性、氧化與還原)。
十五、碳水化合物
糖類化合物的分類。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的結構和化學性質。二糖:蔗糖、麥芽糖的結構和化學性質多糖、淀粉和纖維素及其衍生物簡介
十六、氨基酸、蛋白質、核酸
(一)氨基酸:分類和命名。兩性、等電點。反應、合成。
(二)多肽、蛋白質、核酸簡介。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參考書目
物理化學參考書目
推薦沈文霞編的《物理化學學習及考研指導》這本書,相對來說它的資料比較全,一個人復習最好的辦法就是結合這本資料,然后整理自己的知識點框架及學習筆記,這本參考資料知識點整理的比較全,拿來刷題比較合適。知識點都復習完進入一個純刷題的階段時,我推薦物理化學試題集上冊,其實它就是一整本書上下冊的各種習題,題量非常大。這兩本資料是一定要有的。
分析化學參考書目
分析化學的參考書目是武漢大學的《分析化學》參考書,包括上下兩冊,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手里還沒有儀器分析書就不要買了,這本書你根本就看不完。直接復習海大的ppt課件就行了。《分析化學》上冊主要以四大定義為主,課后題必須要做,因為在真題中出現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分析化學我比較推薦的兩本參考資料是《答疑解析》上冊第六版,還有一本是《分析化學學習與考研指津》 。一般來說這些資料整理的比較好,很新穎,知識點也比較全,里面的題也都非常的不錯。《分析化學學習與考研指津》最大的特點就是題很多,質量也都非常好,但是這本書上面題目的答案有點小問題。
備考經驗
分析化學
三月開始復習,一邊看海大的課件(課本內容太多,而且沒有條理)每學完一章做一章的課后題,以及樊行雪分析化學相應的習題,暑假之前把課本內容全部復習一遍。因為分析化學公式比較復雜,雖然已經復習了一遍,但是再做題會發現,好多公式仍然混淆,記不清。
暑假開始看網課,再做了一遍課后題和樊行雪。并且把每一章的重點公式梳理,這樣就可以對每一章內容有個大體掌握。我更建議暑假在學校,因為同學在一起,更有學習氛圍。
九月份開始做真題,其實剛開始做起來很費勁,因為儀器分析還沒背,好多題不會。海大有分析化學題庫,繼續做分析化學題目,題庫題目很多,題目很全,一共做了兩遍,我再做真題,發現好多題目都很相似,給了我很大信心。
后期做真題就開始掐時間,算分數。估算自己可以考多少分,考前一周把真題再做一遍,分析化學章節是比較清晰的,而且大題容易出,只要掌握了公式,多做題,明白他的套路,就完全可以不丟分。
儀器分析
海大儀器分析占比越來越重,從九月開始背海大的儀器分析課件,每天上午都背,剛開始背誦應該很費勁,雖然本科學過,但是都忘記了,而且背下一章上一章就忘了,所以整個課件需要背三四遍,最后已經非常熟了。除此之外,還需要背誦儀器分析一些習題冊,(選擇、填空、簡答)特別是簡答,因為海大簡答題很容易重復考,所以最好把標準答案背過。因為儀器分析計算題不太出,所以可以不做,但是課件中常見的公式,還是需要掌握的。海大有個將近20分的譜圖題,首先需要學會四大譜的一些看譜方法,記住各個數值對應的官能團。然后就一直做譜圖題,差不多每天一道,也不會花費很多時間。一定要搞懂如何從多個譜圖推出這個物質,而且不會的譜圖,可以自己多做幾遍。
物理化學
物化比較難,知識點多。剛開始需要自己順了一遍課本,有可能課后題仍然好多做不出來的,第一遍可以對著答案做。因為課本內容很多,好多其實都是公式推導,完全沒必要看,可以看重要公式或者對應海大的課件進行復習,并且做相應練習題,強推沈文霞。
暑假之后看網課,做相應練習,再做一遍沈文霞,有能力可以做物理化學考研重點熱點導引與訓練這本書。
九月之后,開始做真題(兩遍)以及暑假的一些錯題。其實中海洋的物化題目是比較難的,剛開始做的時候,特別是填空題和判斷題,大多都是理論知識(考的點比較細、偏),可以重新看課件,以及沈文霞前邊的知識點。因為中海洋會考熱力學、動力學題目,因為這塊知識比較復雜,需要花點功夫。
①政治大題可以最后一個月準備,但選擇題部分一定要提前準備。最后多做模擬卷。
②英語一定要每天背單詞,不要停,后期以看閱讀的方式背單詞,做真題即可,模擬題水平都很有限。閱讀推薦張劍黃皮書,風格和真題比較像,但是很難。
③專業課第一輪復習一定要做課后題,課后題有可能會在真題中考到,把課后題都做會了(有些可以不做)再去做其他的資料
④專業課真題,主要利用物理化學10到22年題,分析化學11到22年,建議20年的題留到最后做。
⑤專業課真題不要留到最后階段再做,暑假期間就可以做了。最多留兩套,做測試就夠。
⑥不要把大量時間留在看網課上,大部分時間一定是背書和做題。
⑦專業課書寫要規范,比如:物理化學的符號、分析化學的有效數字等。
⑧不必糾結于過難題和怪題。
⑨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及學習習慣。
⑩考研期間學會取舍,適當放棄某些東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8 00:27 , Processed in 0.098905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