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jpg (28.98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2022-7-12 10:45 上傳
精餾實驗歸納 一、目的及任務 ①熟悉精餾的工藝流程,掌握精餾實驗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結構,觀察塔板上汽-液接觸狀況。 ③測定全回流時的全塔效率及單塔效率。 ④測定部分回流時的全塔效率。 ⑤測定全塔的濃度(或溫度)分布。 ⑥測定塔釜再沸器的沸騰給熱系數。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餾塔中,由塔釜產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與來自塔頂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實現多次接觸,進行傳熱與傳質,使混合液達到一定程度的分離。 回流是精餾操作得以實現的基礎。塔頂的回流量與采出量之比,稱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餾操作的重要參數之一,其大小影響著精餾操作的分離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兩種極限情況: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離任務,則需要無窮多塔板的精餾塔。當然,這不符合工業實際,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個操作限度。若操作處于全回流時,既無任何產品采出,也無原料加入,塔頂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這在生產中午實際意義。但是由于此時所需理論板數最少,又易于達到穩定,故常在工業裝置的開停車、排除故障及科學研究時采用。 實際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餾操作中,若回流系統出現故障,操作情況會急劇惡化,分離效果也將變壞。 板效率是體現塔板性能及操作狀況的主要參數,有以下兩種定義方法。 總板效率E E=N/Ne 式中 E——總板效率;N——理論板數(不包括塔釜); Ne——實際板數。 (2)單板效率Eml Eml=(xn-1-xn)/(xn-1-xn*) 式中 Eml——以液相濃度表示的單板效率; xn ,xn-1——第n塊板和第n-1塊板的液相濃度; xn*——與第n塊板氣相濃度相平衡的液相濃度。 總板效率與單板效率的數值通常由實驗測定。單板效率是評價塔板性能優劣的重要數據。物系性質、板型及操作負荷是影響單板效率的重要因數。當物系與板型確定后,可通過改變氣液負荷達到最高板效率;對于不同的板型,可以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條件下,測定其單板效率,以評價其性能的優劣。總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離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設計中。 若改變塔釜再沸器中加熱器的電壓,塔內上升蒸汽量將會改變,同時,塔釜再沸器電加熱器表面的溫度將發生變化,其沸騰給熱系數也將發生變化,從而可以得到沸騰給熱系數與加熱量的關系。由牛頓冷卻定律,可知 Q=αA△tm 式中 Q——加熱量,kw; α——沸騰給熱系數,kw/(m2*K); A——傳熱面積,m2; △tm——加熱器表面與主體溫度之差,℃。 若加熱器的壁面溫度為ts ,塔釜內液體的主體溫度為tw ,則上式可改寫為 Q=aA(ts-tw) 由于塔釜再沸器為直接電加熱,則加熱量Q為 Q=U2/R 式中 U——電加熱的加熱電壓,V; R——電加熱器的電阻,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