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標題: 川大348文博專碩,400+高分經驗貼 [打印本頁]

作者: policemanman    時間: 2021-8-23 01:36
標題: 川大348文博專碩,400+高分經驗貼
本帖最后由 魂淡昊 于 2021-12-15 00:00 編輯

本科某211管理類專業,跨考上岸川大文博,總分400+,專業課254,復試92。

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上半年一直在家,六月份確定報考川大并正式投入專業課復習,其中九月到十一月在博物館實習(學校安排)。整個備考周期相對緊湊,但最終專業課還是取得了較高的分數,所以認為我的備考方法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在這里把我的備考經驗分享給大家。附上成績單~

英語
我的英語水平屬實一般,四級考了三次,六級考了兩次,都是擦線過。所以在英語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從三月份開始每天雷打不動堅持背1小時左右單詞,一直持續到十二月初。六月份到九月份集中做閱讀,雖然文博專業考的是英二,但英一和英二閱讀都要刷。后來英一做了三遍,英二反而只做了兩遍。十月和十一月實習期間,時間不足,三個小題型(完形填空、七選五、翻譯)就沒有系統復習了。十二月份集中精力準備作文,一定要動手寫范文,這樣才能有手感,考場上不慌張。

政治
政治是七月份開始復習的,基本上是每天白天學累了,晚上看一節書或者視頻,同時把對應的1000題部分刷完,兩個月剛好刷完一遍。也是實習的原因,九月到十一月就沒碰過政治了,第一遍的錯題也沒有好好回顧總結,這也是分數政治分數不是很理想的原因。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要盡可能地刷兩遍1000題,同時好好總結錯題。十二月份直接背肖八肖四就行了,懂得都懂。

專業課
參考書目
川大文博基本參考書目和絕大多數文博院校一樣,分別是張之恒《中國考古通論》、李曉東《文物學》、馬工程《博物館學概論》。此外,馬工程《考古學概論》一些章節也要重點關注。
王宏均《中國博物館學基礎》我個人認為可看可不看,因為馬工程的《博物館學概論》幾乎涵蓋了它的內容,版本也比較新。最重要的是,川大也開始從馬工程《博物館學概論》中出題了。2020年考的簡述日本學藝員制度,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點,其實就在馬工程版教材“博物館人事管理”那里出現過。

復習經驗
1.mooc課程
由于跨考的原因,一開始面對這個專業也是不知所措,嘗試過一些辦法去了解這個專業,比如看紀錄片、MOOC課程等等。如果準備較早,備考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把感興趣的課程刷一遍,在聽課的時候做一些筆記效果會更好。這里推薦一些認為質量還不錯的課程~
①浙江大學《史前考古學導論》
②河南大學《田野考古學》
③河南大學《秦漢考古》
④浙江大學《漢唐考古十五講》
⑤首都師范大學《博物館學概論》

2. 搜集真題
搜集真題是三到五月的重點工作。首先在各種文博考研公眾號上瀏覽各個學校的真題,按照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的順序將它們匯總到一起。前前后后至少三十余所文博高校的真題一網打盡,其中名詞解釋2000多個,簡答題1000多個,論述題600多個。做完這個大項目,對文博專業的考察內容以及重難點就有了充足的把握了。

其次是將所有真題根據教材的編排方式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比如考古學可以分為考古學史、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文物學可以分為各種專題,如陶瓷器、青銅器、簡牘、錢幣、城址、墓葬……博物館可以分成博物館史、博物館藏品、博物館展覽、博物館管理等。此外還有一些大專題,如文物保護、文化遺產、書畫、建筑等等。觀察真題可以發現,許多真題很大程度上只是設問方式和提問角度不同,他們考察的知識點是一樣的。

3.出題規律
梳理完真題以后,就是根據考試難度和自身情況確定報考院校了。由于大多數院校都沒有給出官方指定的復習參考書目,而這類信息最準確的來源就是歷年真題,所以對出題規律的掌握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了前期真題梳理的大量工作基礎,這一步做起來不算太難。川大文博題型為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分值大同小異,名詞解釋為10分或15分,簡答題為25分或40分,論述題為35分到50分不等,有的可以選做。
此外,川大真題還涉及到一部分文化遺產、川蜀文化和中國書畫的內容,以及一些列舉題,如列舉十大考古發現、文博考古著作、博物館陳列等,大家可以自行總結。
真題搜集整理和出題規律總結一共花了兩個月時間,但所幸磨刀不誤砍柴工,盡管備考途中難免會遇上一些突發事件,比如考六級,學校實習,畢業論文開題……但起碼有了從容應對的底氣,不至于手忙腳亂。

4.背記技巧
前期準備再完美再充分,最后還是要回到扎扎實實的背誦記憶當中來。背記知識點的過程中,也嘗試過許多方法,比如讀記、抄記、艾賓浩斯記憶表等,但不是犯困就是堅持不下來。這里總結了一些我認為還不錯背記方法,供大家參考。

①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快速熟悉知識點以及建立知識體系。拿到教材后,先以章為單元通讀一遍,然后蓋上書回憶本章內容的知識框架,盡量不要抄書,做成紙質或電子的思維導圖。我當時是用X-Mind做的電子檔。思維導圖還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迅速定位知識點,二是在日后接觸到比較細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快速將其歸類。

②輔助圖表
對于某類特定的知識點,相較于文字來說,以圖表的形式將其呈現,會更加直觀與具體,還能把握此類文博知識的時空框架。比如漢代的各類等級或形制的墓葬,持續時間不一,分布于全國各地。此時就可以在中國輪廓圖上對應位置標出,便能一目了然;各類窯口,其窯址位置、主要品種、產品特色等,也可以通過地圖的形式做到整體把握。再比如漢唐城址、墓葬等,可以自己根據書本對其形制的描述,將其轉化為簡圖。這樣做,答題時就能有清晰的條理,也不容易遺漏關鍵知識點。

③模板總結
同類知識點是可以總結一套通用的答題模板的。根據教材語言與邏輯習慣,從內容和形式上對知識點加以把握,很容易提煉出同類知識點的共同點,這樣做能夠很大程度上減輕記憶負擔。如【古錢幣=釋名+流通+形制+錢文+意義】、【考古學文化=(年代+分布)+(石器+陶器+房屋+墓葬)+考古學意義】等。當然,一味地依賴模板,可能會漏掉某些采分點,所以對于同類知識點中比較特殊的細節,需要格外把握。如古錢幣中的五銖錢,需要點出它我國是流通時間最長的錢幣;考古學文化中的紅山文化,則需要指出其“之”字形紋和龍鳳玉器等。總而言之,就是做到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④投入適當
考研不是要拿滿分,需要追求的是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盡可能拿到最多的分數。所以對于不同知識點,需要根據其難度和重要程度合理分配時間。以四川大學為例,考古學文化是川大的必考點,但也僅限于名詞解釋,分值10或15分。然而教材上舊、新石器考古學文化的內容接近整本書的一半,內容十分繁瑣,區系復雜。所以在冥思苦想近二十天還是沒有背記的頭緒的時候,我放棄死磕這部分知識點,提煉完模板之后,重點復習了一下歷年考過的真題就完事了,省下來的時間趕緊投入到其他知識點的復習中。當然,這需要建立在對真題規律的準確把握之上。

⑤反復記憶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不管背記方法有多少、多獨特,希望大家還是要扎扎實實地復習,反復記憶才是王道。由于九月到十一月實習的緣故,我提前將總結好的知識點存在手機里,在單位實習時也沒別的事干,把手機放在一旁,一邊摸魚一遍復習。在這種情況下ANKI(暗記)APP很好地滿足了我的需求,所以有類似經歷的同學也可以嘗試。但備考期間還是建議大家少碰手機,盡量減少與手機接觸的機會!

以上就是川大文博上岸400+的經驗分享了~雖然說來遲了點,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也希望能夠為備考的同學帶來參考和幫助。祝大家研途愉快,一戰成碩!

作者: 子房呀    時間: 2021-8-26 17:16
ke  yi  jia   V  bu
作者: 考古文博考研組    時間: 2021-9-22 10:28
子房呀 發表于 2021-8-26 17:16
ke  yi  jia   V  bu

你好,你也是考川大文博
作者: 嗷嗚嗚嗷嗚嗚嗚    時間: 2021-9-28 07:11
非常感謝!
作者: 榴蓮炮彈98    時間: 2021-10-30 05:22
本科是財經類專業,是不是不太建議跨考文博
作者: Gql要去哪    時間: 2021-11-16 23:37
榴蓮炮彈98 發表于 2021-10-30 05:22
本科是財經類專業,是不是不太建議跨考文博

蹲一個回復[害羞]
作者: Gql要去哪    時間: 2021-11-16 23:59
這個專業除了推免外,招了多少個呢?請問跨考上岸同學與本科專業相關的比例如何呢?
作者: 幸運的牛肉干呀    時間: 2023-3-16 11:09
您好,請問可以帶輔導嘛?
作者: 尼納米基里    時間: 2023-5-16 14:50
怎么艾特你呢?




歡迎光臨 考研論壇 (http://m.0313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